摘 要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概論”(下簡稱“概論”)課教學是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新理論成果及時“三進”工作的需要,完成高等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涵的基礎上,通過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協同配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相互配合,促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概論”課教學,用新思想鑄魂育人。
關鍵詞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概論”課 融入
基金項目:本文系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思政專項)“黨的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路徑研究”(hnsz2018- 12)、海南大學“學習貫徹研究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項課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理和‘路研究”(19DZX1802)、海南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項目“思想政治理論課‘一主三輔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研究”的階段性成果(hdjy1857)。
作者簡介:傅若云,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328
促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案耪摗闭n作為“05方案”確定的四門課程中的重中之重,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關聯度、切合點最高,要做好融入的“急先鋒”和“排頭兵”。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概論”課教學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將其融入“概論”課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實現黨的創新理論成果“三進”工作的需要
“概論”課的教學目的重在講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創新理論成果,以歷史演進的脈絡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樹牢“四個意識”,踐行“兩個維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鑄魂育人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國各高校學生新增的精神營養品,是思政課教學的核心內容,必須切實推動新思想的“三進”工作,結合生活實際將新思想轉化成通俗易懂的教學話語體系。通過將新思想融入“概論”課,創造積極熱情的學習氛圍,實現推進黨的創新理論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把黨的聲音傳送到全國各地高校,幫助高校青年們明辨意識形態界限,使他們懂得學習什么,反對什么,以提升高校大學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責任感,激勵他們堅定理想信念,奮發向上,勇當新時代新青年,自覺地把個人理想融入到實現共同理想中去。只有切實有效推進“三進”工作,打通高校思想理論教育“最后一公里”,引導高校學生深入學習、深刻理解、正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用新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
(二)完成高等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
立德樹人關鍵在立德,良好的德行是人才的首要標簽。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完成高?!傲⒌聵淙恕钡母救蝿?,關鍵在于把握住正確政治方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學時期正值“拔節孕穗期”,如果政治方向不堅定,就會受到西方價值觀的侵擾,造成高校學生思想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最鮮明的旗幟,必須用新思想立德樹人,為社會主義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進行了深刻闡述,必須抓好新思想的教育引導工作,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科學理論基礎。
(三)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眱H具備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遠遠不夠的,如果精神缺少指引,靈魂就沒有韌性,容易導致精神迷茫,走彎路碰釘子,那么就不可能有長遠的發展,所以就像金子塔一樣,要打好德育底子,支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德育抓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八枷胝嗡刭|是人才最重要的素質,也是優秀人才最顯著的特征。”社會主義高校要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協調統一,把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落實在教學全過程。社會主義高校的教育目的不是培養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是要引導廣大青年立志做大事,實現人生價值。因此,高校必須以新思想指導大學生全面發展,引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善于學習善于創造,主動促進自身全面發展,成為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容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其基本內容由基本內涵和基本方略構成,分別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長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根本性問題。高?!案耪摗闭n教學需要準確把握新思想的理論內涵、邏輯關系和時代價值,以便更好融入“概論”課,抓好意識形態教育。
“基本內涵”闡釋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理論上闡釋“是什么樣”?;緝群畜w現為“八個明確”,即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目標和總任務;明確社會主要矛盾以及以人民為中心的解決方向;明確戰略布局和總體布局的內涵;明確全面深化改革作為發展動力;明確全面依法治國的社會秩序;明確黨領導下的強軍目標;明確新時代大國外交方向;明確黨的領導地位和優勢?!鞍藗€明確”內容上層層遞進,邏輯關系嚴密,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明確了最根本最核心的問題。“基本方略”回答了“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實踐上指導“該怎么做”。基本方略集中體現為“十四個堅持”,即堅持黨領導一切的實踐保證;堅持貫徹“五位一體”的具體實踐方向;堅持貫徹“四個全面”的具體實踐內容;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保障條件?!笆膫€堅持”的基本方略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科學社會主義的政治保證、基本遵循、行動綱領,與“八個明確”的基本內涵聯系緊密、相輔相成,二者理論與實踐辨證統一,邏輯清晰地回應了“時代之問”。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概論”課教學的基本路徑
新思想融入“概論”課教學需要遵循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創新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從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的課程設置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教學模式上,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方式上發力,使三者協同發力,同向而行,發揮出最大的效率。
(一)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協同配合
新思想融入“概論”課教學需要遵循教學規律,科學設置教學課程,發揮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協同配合的二重優勢。隱性課程是指將受教育者置于不可預期的教育影響中,潛移默化地提高理論修養、思想情感、政治覺悟和責任意識的教學課程設置。隱性課程另辟蹊徑,通過影響學生情、意、信等非理性因素,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引導學生啟發自覺、激發情感、堅定自信、強化意志,促進智力因素的開啟。隱性課程可以從校園文化層面、校紀學風層面、師生關系交往層面進行設置,發揮其滲透性、長期性的隱形教育優勢。顯性課程相對于隱性課程有明確的教學內容和形式,是高校理論學習進而增長知識的主要渠道,主導著大學生思想理論水平的發展,隱性課程作為高校理論知識熏陶的微路徑,著重調整著大學生理論學習動機。實現新思想融入“概論”課的良好教學效果,要以顯性課程為主,隱形課程為輔,實現顯性課程和隱形課程的有機結合、雙管齊下。只有充分利用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各自優勢,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德服人,才能貫徹黨的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育人方針。
(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
新思想融入“概論”課教學還需要遵循學生成長成才的規律,注意理論聯系實踐,以實踐促進理論的學習,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讓高校學生在學思悟踐中把握精神實質和實踐要點,做到知行合一。理論教學是理論灌輸的主要途徑,主要靠教育者的教學傳導把黨的創新理論成果傾注到課堂。理論教學通常比較抽象,不能從感悟體驗上使受教育者心悅誠服,可以輔之以實踐教學來加深高校學生對“概論”課的理解,進而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論價值。學習理論需要反復實踐,通過實踐強化認知,豐富感性認識,才能掌握得更準確,領會得更深刻。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只有通過實踐徹底掌握理論,理論才能武裝頭腦。因此高校要結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以實現雙重育人,增加實踐教學渠道,創建貫通網上網下、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的實踐平臺,注重實踐教學的理念創新、模式創新、內容創新,使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相融合,著力提升新思想融入“概論”課的教學實效性。
(三)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相互配合
新思想融入“概論”課教學也需要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相互配合,利用這兩種教學模式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將新思想入腦入心。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各有優勢和不足,我們要注意揚長避短,新思想才能很好地融入“概論”課教學。傳統教學主要通過老師的學識優勢和言傳身教以及人格魅力的影響使學生獲得系統全面的理論知識,是理論傳導的主要路徑,但是傳統教學是固定化了的教學模式,不能根據學生需求和教學需要創新理論教學。網絡教學是指運用網絡技術以及新媒體技術創造出超時空的教學互動關系以及全新的知識傳導體驗的教學方式。網絡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固定化模式,建立了新的教學互動關系,知識的傳導除了文字還有語音、圖片、視頻、動畫等,理論信息傳導的多元化和生動立體性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以更好地解釋傳導新思想。大學生有較強的自覺性和自控力,能夠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強化理論學習。網絡教學目前成為傳統教學的一種重要的輔助教學方式。網絡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時空的限制,可以給學生提供靈活的理論學習形式,做到時時可學、處處可學、人人可學,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網絡教學還可以實現全國優秀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充分利用國家級精品課程,讓不同地方的學生同樣學習到金牌課程,縮小城鄉差距,促進教學公平,提高教育質量,讓城鄉學子都能深刻學習領會到新思想。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馮剛.進一步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應注意的三個問題[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6).
[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1-5).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