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雅明
摘 要:通過在火力發電廠和電力研究院多年從事熱控技術監督相關工作經驗,對發電企業熱控技術如何發揮監督職能,盡早發現并有效管控熱控設備隱患,為熱控技術監督工作的提升,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措施及建議,提高熱控設備的可靠性、檢修質量和運行維護水平,確保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
關鍵詞:發電;熱工儀表;控制系統;技術監督;可靠性
中圖分類號:TM6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3-0173-02
0 引言
發電企業機組的安全穩定生產至關重要,先進的管理和專業人員精湛的技術是保證生產安全的兩道法寶,技術監督管理工作將二者有機地融合,它分為多個專業,熱控技術監督作為電力行業主要的技術監督專業之一,長期以來,以安全和質量為中心,以國家標準和行業規程為依據,利用科學的方法對發電企業熱工儀表及控制系統進行系統設計、安裝調試、計量檢定、日常運維、技術改造和計劃檢修等電力生產全過程性能和指標進行過程監督與質量管控,在提高發電廠熱控設備的安全、可靠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熱控技術監督范圍和各階段管理要求
1.1 熱控技術監督范圍
熱控技術監督涵蓋熱工儀表及設備、熱控系統兩大部分。其中熱工儀表監督范圍主要指熱工設備,具體包括如下:工藝過程中壓力、溫度、流量、物位、振動、轉速、煤量、氧量、火焰等一次測量元件,一次門后脈沖管路及閥門,熱工參數監測、記錄及顯示儀表,二次線路、二次儀表及控制設備,保護聯鎖及工藝信號燈音響裝置,順序控制器、電磁閥、氣動裝置及開關信號裝置,分散控制系統、工控機、可編程控制器,熱工計量標準器具及裝置等。
熱控系統技術監督范圍主要包括數據采集監控系統、保護聯鎖及信號系統、模擬量控制系統、順序控制系統、鍋爐燃燒管理系統、汽輪機危急遮斷系統、數字電液調節系統、汽輪機安全監視系統、旁路控制系統、機爐輔機控制系統等。
1.2 熱控技術監督各階段及管理要求
熱控技術監督涵蓋了電力項目的設計-安裝-調試期、試運行期、商業運行期、停運檢修期等階段,還涵蓋了企業級計量檢定機構量值傳遞等方面,可謂是電力生產全過程、各個階段均應實施熱控技術監督。
在設計-安裝-調試期,熱工技術監督的管理要求較多地引用了DL5000、DL/T5004、DL/T5175、DL/T5182、DL/T5227設計技術規程規定和DL/T5190.5、DL/T869、DL/T5031施工安裝驗收技術規范,在調試驗收方面較多地引用了DL/T655、DL/T657、DL/T658、DL/T659等驗收規程的相關要求。
在試運行期,熱工技術監督要求組織進行熱控系統的深化調試,對遺留問題及未完成項做深入的調整試驗工作。熱控專業應根據規定協助其他專業完成各項特性試驗,完成輔機故障減負荷試驗和熱控設備的性能考核試驗。繼續提高模擬量控制系統的投入率,并使調節品質滿足技術監督考核指標的規定。對不達標的熱控系統進一步完善,保證試運行期結束前滿足要求。
在正式商運期,熱工技術監督的管理要求較多地引用了DL/T774規程的相關要求,熱控系統應隨主設備準確可靠地投入運行,若保護裝置故障,應辦理相應手續迅速處理;重要保護裝置嚴禁退出運行,被迫退出的必須24小時內恢復,否則停機停爐處理。定期進行系統巡檢,建立完善的計算機軟件修改制度,需要修改履行相應手續,指定專人操作,執行操作監護制度,經驗收確認后方可投入,并做好記錄。模擬量控制系統應至少半年進行一次定期擾動試驗,當設備大修、控制策略或調節參數有較大變動、控制系統異常等情況時應進行擾動試驗。熱工保護聯鎖系統應定期進行試驗并采用物理方法執行,或在測量元件校驗準確的前提下,在現場信號源點處模擬試驗條件進行。控制系統的電源、網絡、重要卡件等冗余設備均應進行冗余切換試驗。不斷提高機組的控制水平,滿足電網對機組負荷調度和一次調頻的要求,相應的指標滿足要求。
在機組停運檢修期,熱工技術監督的管理要求較多地引用了DL/T774的相關要求,熱控系統的檢修隨主設備同時進行,檢修前制定計劃不缺項、不漏項,檢修調試符合工藝要求,改造項目有設計圖紙和說明,并經技術論證合格后方可列入檢修計劃。檢修結束后,電纜孔洞應嚴密封閉、防塵、防火;對檢修內容和質量進行分級驗收,對主設備的保護與控制裝置,由生產管理部門組織驗收。檢修后的熱工信號、順控系統、保護和聯鎖裝置,必須進行傳動試驗,確認正確可靠后方可投運;檢修結束后及時將相關的檢定、校驗報告和傳動試驗記錄等技術資料整理歸檔。
在量值傳遞方面,熱工技術監督的管理要求較多地引用了《計量標準考核規范》(JJF 1033)、《火力發電廠熱工自動化試驗室設計標準》(DL/T 5004)的相關要求,發電企業計量標準裝置及檢定人員應按照規定進行考核取證;發電企業的最高計量標準裝置必須經上級主管部門考核,取得計量標準合格證;企業設專人管理計量標準試驗室,統一管理標準器、環境條件及檢定記錄、技術檔案,做到物、卡、帳對應;熱工計量室對熱工儀表制定周檢計劃,按規程和計劃檢定;企業應積極主動參加上級機構組織的能力驗證,以確保試驗室的量值準確一致。
2 發電企業提升熱控技術監督工作的措施和建議
2.1 落實責任人、建立健全熱工技術監督管理制度和標準
熱控技術監督工作的第一關鍵要選好專業負責人、落實責任人,按照行業標準和規定建立健全企業內熱控技術監督管理制度和標準,細化監督計劃。能擔當專業負責人重任的必須是工作經驗豐富、技術全面、責任心強的人,同時應既懂發電工藝過程,又懂熱工技術監督,建議由熱工專業經理或主管擔任,結合專業技術管理工作,分解細化監督計劃,具體由各班組實施執行各項監督工作,建議責任人為班組長或技術員。
2.2 完善技術監督臺賬,加強學習培訓
詳細、完善的技術監督設備臺賬是做好熱控技術監督工作的基礎。臺賬應涵蓋設計、建設、調試、運行、檢修等階段。加強人員對技術監督臺賬及技術資料的查詢、學習、使用,深入開展技術技能培訓,將培訓多樣化,如理論講課、觀看課件、教學視頻、現場實操鍛煉、技能考評、比武競賽等,調動熱控人員主動學習、會利用技術監督資料學習。
2.3 重視熱工標準試驗室
發電企業需建立熱工標準試驗室,并設專人負責,定期邀請上級計量檢定機構前來評級指導。加強標準器的管理,并按規定周期送檢;規范試驗檢定記錄和資料存檔;持續提高熱工計量檢定人員取證數量,已考取注冊計量師職業資格證人員應及時注冊,發揮實效。
2.4 加強檢修監督管理
檢修監督管理是設備全過程監督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搞好發電企業的設備檢修,是保證發電設備安全、經濟、持續、清潔運轉的主要措施,可提高熱控可靠性,充分發揮設備潛力[3]。熱工設備檢修包括制定檢修項目計劃、備品備件采購、編制檢修文件包和檢修標準工藝卡、施工調試,竣工傳動、冷熱態驗收、規范檢修記錄、檢修臺賬更新、檢修總結報告等全過程的管理。熱控專業設備檢修項目制定計劃要準確,不能缺項漏項,應按照檢修規程規定的項目并密切結合機組運行缺陷情況來制定;對于重要設備的檢修項目要編制并審批技術方案和三措文件,確定具體的檢修工藝標準,在現場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見證點(W)和停工待檢點(H)。檢修結束后應及時匯總整理修前、修中、修后及試運中發生的所有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形成資料并歸檔。
2.5 多專業聯動,持續開展熱控保護邏輯審查工作
發電企業內部熱控、工藝、電氣等多專業聯動,結合現場,深入持續開展保護邏輯審查工作,充分發揮專業組的優勢,發現機組熱工連鎖保護邏輯及定值不合理、不完善之處。此工作尤為重要,特別是新投產機組及運行達十年以上機組,組態邏輯及定值很可能存在紕漏或日常運維改動錯誤之處,故應持續開展邏輯審查工作。
利用電網公司對單元機組的調停及計劃停機機會,在機組降參數準備停機的時間段進行控制系統的電源、網絡、重要卡件等冗余切換試驗。利用仿真系統進行熱控保護邏輯的無錯驗證和學習,利用檢修后期進行保護邏輯傳動試驗并在線試驗,確保熱控主輔機保護邏輯的正確性,消除單點保護,杜絕保護誤動和拒動的發生。
2.6 重視區域性和集團公司技術監督平臺
邀請區域電網公司、省級電力科學研究院協助發電企業開展熱工技術監督工作。邀請電科院技術專家開展單元機組控制系統的模擬量擾動試驗、RB試驗、一次調頻試驗等,確保機組參數指標滿足電網要求。借助外部專家的力量對運行長達10年以上的控制系統進行卡件老化測試和系統可靠性、壽命評估,對可靠性差的控制系統列入改造計劃。
發電企業多由集團公司管理,集團公司應建立技術監督管理平臺,各發電機組運行參數通過PI系統上傳至平臺,上級公司技術管理部門技術監督人員負責遠程診斷、參數分析,綜合管控;平臺上定期發布相關技術文件,組織熱工技術分析交流,分享事故案例,總結經驗教訓,舉一反三,查擺問題并解決整改,杜絕同類事故再次發生。
2.7 技改及基建項目宜早介入早跟蹤
電廠工藝系統存在技術改造,熱工儀表及控制系統也需增加或擴容,此類項目應從立項、設計之初熱工監督就深度介入、開展工作,避免存在盲區,尤其是工藝過程涉及到溫度、壓力、流量、流速等需要安裝一次測量元件的管道應早查勘,使后續取源安裝滿足熱工儀表施工規范要求。早發現問題可以早協調處理,在問題最容易解決的環節將其解決;若將設計缺陷等問題遺留至試運階段,根治解決帶來很大難度。
3 結語
發電企業熱工技術監督是一項集多專業技術與熱控可靠性等技術于一體的技術管理工作。要做好熱工技術監督工作,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辦法,需要企業內外各級監督管理人員的重視和支持,需要工作人員的不斷努力,一起為熱控系統的可靠性提升做貢獻,為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技術護航。
參考文獻
[1] 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DL/T1056-2007發電廠熱工儀表及控制系統技術監督導則[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2] 孫長生,朱北恒,王建強.提高電廠熱控系統可靠性技術研究[J].中國電力,2009,42(2):56-59.
[3] 段彩麗.熱工技術監督管理工作的探討[J].電力安全技術,201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