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隨著公立醫院內部控制需求的不斷增加,如何加強內部控制是醫院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從會計信息技術的角度分析了會計信息化對內部控制的影響以及加強內部控制的途徑。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影響;途徑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在全球的快速發展,會計的職能已由記賬型向管理型轉變。目前,隨著醫院財務信息技術的發展,內部控制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利用會計信息技術改善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提高醫院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醫院綜合實力,有利于促進醫院健康發展。
一、會計信息化對醫院內部控制的影響
在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標準”中,將內部控制要素歸納為五個方面: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
(一)會計信息化對控制環境的影響
控制環境提供醫院紀律和結構,塑造醫院文化,并影響員工的情緒,這是所有其他內部控制要素的基礎。醫院以醫院信息系統(HIS)電子病歷系統為基礎,以辦公自動化系統(OA)為紐帶,以財務管理系統(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為核心,規范化的系統設置可以減少人為控制的成分,標準化及預警的設置可以及時發現管理存在的問題并且改進,循序漸進的系統運用可以讓組織結構和分工更加合理,崗位職責更加明確,內控環境更加公平。這樣的管理制度可以使每個員工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醫院內部控制形成良性循環。
(二)會計信息化對風險評估的影響
醫院運營將面臨大大小小的風險,風險評估將幫助醫院避免重大惡性事件的影響。必須在風險評估之前確定目標,即識別和分析為實現目標而可能發生的風險。
會計信息化的卓越之處在于為醫院建立龐大的信息數據庫。根據前期的歷史數據,在財務分析系統中引入了整個行業和相關績效,并通過適當的方法確定了目標。比較和分析當前醫院數據與目標之間的差距,并提供主要風險的預警。
(三)會計信息化對內部控制活動的影響
控制活動是保證醫院管理指令實施的政策和程序,它存在于醫院日常事務的各個環節和過程中。作為會計信息系統的用戶之一,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系統及時獲取各工作組的相關業務數據和業務差距分析,并可直接評估和獎勵每個工作組。會計信息化可以對數據進行批量處理,直接讓上級管理者了解各部門各工作組的工作情況,實時查看財務數據,為管理決策提供服務。
(四)會計信息化對信息與溝通的影響
作為現代信息系統的一部分,會計信息系統溝通和共享的功能日益增強。隨著財務共享平臺的迅速發展,它不僅可以連接和擴展項目、采購、施工等業務鏈,使醫院實現財務與業務的有機結合,改善兩個部門之間的溝通,而且可以擴大業務范圍,最終達到為醫院日常工作和重大決策提供數據支持的目的。
(五)會計信息化對內部監督的影響
目前的會計信息化包括會計基礎會計系統,電子報銷系統,網上銀行系統,績效考核與分配系統,成本管理系統,預算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電子計費系統,文檔管理系統,報表分析系統等系統。每個系統相互連接并相互關聯。如果各系統設計合理,使用得當,就能滿足內部監督的要求。例如,在每個系統中,確定每個崗位的操作權限以實現相互遏制的目的,確保內部控制的具體工作能夠有效地與流程相結合;另外,根據各種系統的具體權限,進行有效授權,然后使用審核驗證進入下一步的數據傳輸和處理,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準確性。第三,會計信息系統可以保存操作日志、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等詳細數據。保存這些數據的過程是會計實施監督的過程,數據也是內部監督的重要依據。
二、會計信息化固化醫院內部控制具體途徑
通過會計信息手段,以數據共享為核心,將內部控制理念、控制過程、控制方法等要素整合到會計信息系統中,實現醫院事務的自動化控制,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通過構建包括財務會計,預算管理,成本管理和績效管理在內的綜合財務管理平臺,加強信息溝通,實現內部控制的系統化和規范化,提高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一)堅持依法有據,健全制度機制
從實際出發,醫院結合戰略發展目標,要建立實用的內部控制體系。內部控制制度應明確各部門的工作內容、工作過程和工作方法,并根據制度和規定推進內部控制工作。同時,結合內部控制制度和醫院績效考核,將激勵機制引入醫院內部控制管理。醫院應根據內部控制檢查結果給予各部門相應的獎懲。同時,個人績效關系到內部控制的質量,應根據評價結果給予相應的獎懲。通過激勵機制,有效提高了醫院內部控制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醫院內部控制工作水平。
(二)搭建組織架構,提供全面保障
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系統的順利實施,醫院需要成立專門的項目組,財務部門為主要實施部門,信息部、軟件公司、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參與會計信息項目組,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分工,從項目的規劃、設計和實施,團隊成員參與整個過程。
醫院的管理層應該高度重視,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形成內部控制氣候環境。逐步升級會計信息系統,分階段、分步驟實施,在使用中不斷優化,確保會計信息系統設計合理、簡潔方便。制定會計人才逐級培養計劃,為會計信息化建立一支高素質有能力的高級人才隊伍。
(三)構建共享平臺,形成共振效應
在充分利用醫院現有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采用新技術消除部門之間的“隔閡”,構建辦公一體化系統,各部分雖然獨立運行,但是各部分之間能夠平穩對接,消息傳遞暢通,業務處理快速,實現醫院信息共享,內部控制始終存在,無處不在。
以信息共享為中心,將計算機“事件驅動”的概念引入到系統設計中,實現共振效應:從辦公一體化系統中提取財務數據,形成財務管理數據庫;數據處理后,將數據庫中的原始數據進行集成和編碼,形成標準驅動的事件。這些事件構成了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數據集,最終生成數據客戶端。它極大地提高了會計處理過程中的信息傳遞效率,同時滿足了信息用戶個性化的需求。
(四)科學編制流程,完善評估機制
醫院按照“規范,高效,簡潔,便捷”的原則,對每個交易流程進行優化和再造,逐一準備項目審批流程圖。流程圖分為外部流程圖和內部流程圖。外部流程圖是醫院對外通報工作的過程,內部流程圖是員工內部報銷的過程。該過程簡化為“批準,辦理,審查,批準和結算”的五個主要環節。各行政部門的規章制度,以及各部門的工作流程和方法,應及時上傳醫院辦公系統的公共信息共享模塊,以確保報告信息的完整性,并接受醫院總體職工的監督。同時,建立醫院的內部控制評估機制,要求員工對各種法規、流程、資源分配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合理評價,積極征收來自各方面的建議。
(五)實現整體防控,同步全程監察監控
根據內部控制系統的要求,監事和審計師可以實時跟蹤會計信息系統的動態過程,實現對行政權力行使的全過程監控。
建立項目風險點和環節風險的系統預防和控制措施,并通知違反系統規定的異常情況。操作員、審核員和主管應及時收到系統提示并糾正工作中的錯誤。
結束語
總之,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信息化既是積極有效的技術保障,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醫院采用信息技術,可以建立高度綜合的會計系統,可以實現醫院各種資源的有限分配和使用,醫院的整體管理水平將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與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及解讀[J].期刊,2017.
[2]唐文帥,曹春軍,王生龍.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化運行研究——以江蘇省為例[J].期刊,013.
[3]敖曼.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D].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06.
[4]林奕丹.初探新醫改政策下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問題[J].期刊,2018.
[5]劉桂鳳.試論基于信息化環境下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策略[J].財會研究,2018.
[6]賁慧.公立醫院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研究[J].會計之友,2018.
作者簡介:
段海燕(1984-),安徽省安慶市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在讀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