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凱
摘 要:在現今消化內鏡得以不斷的應用、普及于臨床之中,消化內鏡已經成為消化系統疾病、消化系統微創治療的主要手段。雖然電子胃鏡本身的性能佳、操作方便、柔韌性佳,但是因器械生產工藝精密、價格昂貴、結構復雜,因此容易出現故障。消化內鏡需要及時發現故障,并且按照故障發生原因進行處理,才可保障工作得以順利展開,避免內鏡造成的損害。對消化內鏡展開科學、有效的管理和維護,保障消化內鏡在臨床之中可以正常的發揮出其功能,才可更好的保障醫院的治療。醫院消化內鏡需要進行科學的管理、維護,但需按照出現的相關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針,這樣才可保障醫療服務得以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醫院;常見故障;消化內鏡;維護;設備
中圖分類號:R197.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3-0200-02
因為醫療技術不斷得以完善,設備管理問題也變得尤為重要。現今,消化內鏡已經廣泛的應用在各級醫院之中,消化內鏡在近些年來變得越加精密,價格也變得越加昂貴。對醫院的消化內鏡展開科學的管理,可保障設備在未來的應用價值和使用壽命得以提升。且消化內鏡和醫療服務質量緊密相關,在展開治療、診斷時消化內鏡功能可直接影響其診斷、治療效果。按照現今的狀況,臨床對于消化內鏡應用并未及時掌握,因此消化內鏡會在應用的時候容易出現損壞[1]。若損壞之后并未及時進行修正,設備應用的效果就開始弱化,其價值無法充分利用。需要按照實際狀況采取相應的措施,這樣可降低醫療器械成本的投入。
1 消化內鏡常見的故障以及處理對策
1.1 送水和送氣不順暢
出現故障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在水瓶接口中的O型環出現破損、老化以及遺失,因此水灌到送氣管之中。二是,水瓶蓋中的O型環因為遺失或者破損,致使氣體從水平中流出。除此之外,水太滿或者水瓶并未擰緊。三是,并未將主機氣泵打開,內鏡和主機并未按照相應的要求進行連接穩固,因此導致氣無法輸送到內鏡的管道之中。四是,內鏡應用之后無法及時在床旁進行清洗,或者是在消毒之前并未及時將內鏡進行徹底清洗,因此蛋白質凝固。五是,不合理的清洗和保養,致使送水和送氣的按鈕造成損壞。處理方法:對水瓶接口、水瓶蓋中的O型環進行檢查,了解是否出現破損和遺失,若出現了相應的問題則需要及時進行更換。及時擰緊好水瓶,避免出現漏氣,保持水瓶之中的水不可過滿,需要存有適量空氣。打開氣泵,內鏡和主機連接處需要保持穩固,如果送氣按鈕和送水按鈕出現損壞,需要及時進行更換[2]。在應用內鏡之后需要在床旁進行立即清洗,清洗的時候與應用送水和送氣管道清洗轉換器,反復進行15秒的送氣和送水至管道,在床旁進行清洗結束之后,需要立即將設備送至洗消室之中進行洗消。
1.2 噴嘴出現阻塞
在對鏡面進行擦拭的時候方向錯誤是常見因素,除此之外在應用內鏡之后并未及時立即進行清洗進而導致贓物凝固在送氣管之中,在消毒之前并未應用消毒劑對內鏡進行徹底清洗,消毒液致使蛋白質凝固,進而噴嘴出現阻塞[3]。噴嘴出現堵塞之后,應用針挑或者拆除更容易出現阻塞。處理方法:在進行鏡面擦拭的時候需要順著噴嘴進行輕拭,噴嘴出現堵塞,需要在水氣道之中應用較高濃度的酶液進行注滿,濃度需要比正常濃度高出2倍以上,在40攝氏度的酶液之中將內鏡進行2-3小時的浸泡,之后對全管道進行加壓沖洗。需要進行反復進行嘗試,若無法保障故障得以排除時,需要請專業的維修人員進行維修,不可自行對設備進行拆解。
1.3 吸引無法保持順暢
在消化內鏡之中吸引器出現故障,吸引按鈕出現損壞,加上患者在檢查的時候體內黏稠食物、血凝塊以及糞便均會造成通道的阻塞。除此之外,在進行管道的刷洗時,因為毛刷磨損按鈕安裝座,會致使吸引按鈕安裝座出現損壞,進而出現漏水,吸引無法保持順暢。處理方法:在進行操作之前,吸引器需要進行檢查,了解功能是否可以在檢查中得以進行正常應用。若出現損壞,則需要及時進行吸引按鈕的更換,應用50毫升注射器對吸引管道進行注氣或注水(加壓脈沖式)。為了避免吸引器的按鈕安裝座出現磨損,在進行刷洗的時候需要保持清潔刷平直,避免和按鈕安裝座造成摩擦。需要注意的是,消化道內出現鈦架脫落,需要盡早應用鉗將異物取出,之后需要對消化道液體進行再吸引,避免吸引管道出現阻塞[3]。
1.4 光電耦合器出現損壞
內鏡光電耦合器為內鏡的主要部位,作為微型的攝像系統,對水汽十分敏感。內鏡進行診療以及消毒、清洗的時均時在液體環境之下展開,在每一個環節之中內管道和外表皮若出現破損,則會缺失其密封性,液體進入之后容易致使光電耦合器出現損壞。處理方法:在插入部的前端主要是由橡皮(約10厘米)進行包裹,為了減少堅硬物體、器械進行碰撞,避免出現磨損,則在進鏡和退鏡的時候需要減少內鏡、口墊之間出現摩擦。內鏡的先端部因由精密的結構,在進行鋒利異物取出的時候,異物不可和鏡面之間過分的緊貼,避免刺破和劃傷了內鏡。內鏡的鏡身主要是合成物脂保護層,和內部、外界隔絕,若出現漏氣,則水、分泌物和黏液會進入內部,會對內窺鏡結構造成腐蝕。因此若內鏡損壞可以盡早發現,則需要每日對其進行檢查,及時進行側漏,若出現漏氣需要及時取出內鏡吹干,并且及時進行維修。
1.5 內管道和內鏡外表皮出現漏水和破損
在消化內鏡常見故障之中,需從柜中將內鏡取出,柜子四周和內鏡之間出現碰撞。在應用內鏡的時候并未按照操作要求置于運輸車內盆中,內鏡打圈過小,需要先端部被壓,加上在運鏡的時候因顛簸會導致其損壞。將內鏡掛于主機之上進行備用的時候,插入部在劇烈擺動的時候,會和主機出現碰撞。在手術之中若未應用口墊,患者會因緊張導致口墊出現滑脫咬住插入部,內鏡和尖銳附件置于一起會致使橡皮出現彎曲、劃破,進而導致漏水?;颊哌M行無痛胃鏡在操作的時候忽然蘇醒,若無法及時將口墊護住,則會導致內鏡被咬傷。在進行內鏡消洗的過程之中破舊刷子進行內管道刷洗時容易劃破,不正確應用黏膜注射針和治療性附件的時候,插入的時候因阻力會致使附件強行插入,進而導致管道漏水。處理方法:在鏡柜之中將懸掛內鏡取出的時候,需要一手握住設備的操作部,另一只手握住兩根軟管部,減少軟管呈現銳角彎曲。激光共聚焦等內鏡需要兩人一起共同配合取出和放置,內鏡放置于運鏡車的時候,操作部和導光插頭部位不可對軟管進行壓迫,特別是先端部。運鏡車需要一層放置內鏡,另一側放置其他尖銳器械,不可將內鏡、尖銳器械一起混放,在運輸的時候需要將較厚的治療巾放置在運輸下面,避免在運輸的而過程之中因為顛簸造成內鏡的損壞。在內鏡懸掛之后,插入部位需要保持靜止下垂,避免其出現擺動,本科室的內鏡主機和插入部接觸部位需安裝泡沫,進而可有效的緩沖撞擊[4]。在進行操作之前,醫護人員需要向患者進行耐心的解釋,盡量讓患者保持放松。在為患者進行操作的時候,醫護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密切觀察,了解口墊的固定狀況,若出現緊急狀況需要提醒其退出內鏡,等待患者的狀況穩定之后,需要再將內鏡插入。經過長時間橡皮部應用會出現相應的磨損,操作人員在進鏡和退鏡的時候需要盡量避免牙墊和橡皮之間的接觸。內鏡不可和尖銳器械一起放置于一個槽內進行消毒和清洗。為了減少內鏡內管道出現損傷,需要遵循科室的操作原則,在操作之前需要對附件性能進行認真檢查,在進行附件插送的時候需要在順滑的狀況之下進行進行,不可用力過猛,若遇到相應的阻力時需要將松開角度后再扭,應用內鏡插入部的時候需要取直,之后再通過,減少在管道中打開,在損壞之后不可再次應用。
2 消化內鏡維護采取的相關策略
2.1 科室制度需要加強進一步構建、完善
科室關于維修制度需要加強管理、維護責任展開劃分,按照實際狀況展開分析,醫院的科室需按照實際狀況進行管理責任制度的確立,細化其管理權限以及工作責任,減少管理遺漏問題的發生。管理、維護需要展開統一體系的完善,在區分管理責任制度上需要對責任體系展開統籌規劃,保障責任落實變得更為顯著[5]。對監督制度展開管理,加強個人責任的完善、構建,保障責任可進一步落實。加強執行制度的構建,才可保障管理、維護的進一步完善,其中主要是對具體步驟以及細節展開進一步確定,保障消化內鏡管理的有效性。
2.2 強化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和職責
組長需要對該區域質量評價、質量監測體系進行制定和完善,對每日工作流程展開相應的監督和檢查,對工作流程展開相應的評估,記錄好檢查結果,對工作之中存有的漏洞及時提出相應的整改意見。每周定期將檢查和監測結果展開整理和歸檔,在質量報告會上對記錄展開評估。責任組長主要是負責每周工作的檢查,對消化內鏡存有的故障展開排查工作,將及時發現的問題進行整理并告知組長,一起商討故障維護方案,對質量改進措施的落實狀況、操作規范、質量體系健全以及監測體系合理與否展開評估。在日常需要展開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教育,接受專業培訓。理論培訓主要是經過講解、講述、應用多媒體等方法展開,操作培訓主要是操作者演示,制成流程圖貼于科室工作墻上,保障受訓對象熟知操作流程。全科護士加強業務素質提升,高年資護理人員需要指導年輕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及時學習新技術,定期展開業務的授課,總結臨床經驗。
2.3 內鏡應用前后的檢查和清洗
為了保障診療可以順利的進行,在診療之前需要及時且認真進行檢查。送水、送氣以及吸引需要保持通暢,大小的旋鈕需要保持自由的狀態,光線的亮度需要調節至適宜的狀態。為了保持圖像的清晰,應用乙醇紗布對鏡面展開順著噴嘴方向進行擦拭。送氣和送水按鈕以及吸引按鈕在經過消毒干燥之后,需要涂抹硅油后再按于內鏡之上,將醫用硅油涂抹于活檢的鉗關節處,進而保障按鈕應用時可以更為靈活,避免按鈕無法正常彈出。在應用之后需要在床側進行清洗,應用酶液紗布對彎曲部和插入部進行擦拭,并且需要反復的吸引、送氣和送水,減少先端部和硬物之間出現碰撞。在包裝的時候精細部位需要應用保護套,鏡面需單獨應用鏡盒進行包裝,減少碰撞和翻滾。
參考文獻
[1] 張繼東.消化內鏡技術在膽道疾病應用現狀及發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30):105+107.
[2] 房琦,仇保躍,蔣勇,等.軟式內鏡常見故障分析與日常維護[J].中國醫學裝備,2019,16(02):144-145.
[3] 陳宏文,廖偉光,王婷婷,等.品管圈在降低消化內鏡漏水故障發生率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器械雜志,2018,42(05):384-387.
[4] 梁宇遠.預防性護理管理對消化內鏡故障發生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8,31(17):94-95.
[5] 韋高.內鏡器械設備的維護保養與消毒[J].醫療裝備,2018,31(13):123-124.
[6] 朱奇,馬辰祥,劉佳佳,張哲.新疆某三甲醫院消化內鏡質量控制管理模式的探索及其效果評價[J].中國醫療設備,2017,32(06):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