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趙新剛 李晨光
摘 要:調味品在我國飲食行業中占據十分關鍵的地位,是飯桌上菜品必不可少的東西,而且隨著美食行業的不斷發展,調味品的種類也愈來愈多,調味品市場不斷發展優化,呈現出新的發展格局,調味品制造設備呈自動化發展。筆者根據自身相關從業經驗并結合廣泛的社會實踐調查研究,就調味品市場展現的新格局和設備的自動化發展展開了相關探討,望能為調味品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調味品;自動化發展;調味品市場;新格局
中圖分類號:F426.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3-0241-02
根據我國調味品協會的相關統計可知,我國調味品市場十分廣闊,當前調味品行業的調味品銷售量達1000萬噸,而且需求量每年都在增長,特別是新型的復合型調味品的增長速度非常快。但就當前我國調味品市場發展現狀來看,絕大多數調味品生產企業由于資金、生產技術以及市場銷售的影響,不能實現設備自動化發展,但傳統的手工生產方式嚴重影響著調味品生產效益,制約著調味品的生產發展。本文從調味品市場展現新格局及調味品生產設備自動化發展入手,對調味品生產、銷售展開了相關探討。
1 我國調味品發展的相關概述
1.1 中國調味品行業發展歷程
我國調味品行業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很久以前,我們祖先就發現了五味,并將其應用于食品中,但是由于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生產加工技術水平比較低,所以調味品的加工能力非常低,而且調味品的種類也比較少。在新中國成立前后,我國調味品的生產加工水平仍然比較低,種類很少,僅有少部分私人資本運營的調味品,而大多數的炒菜調味品都來自作坊,生產規模也非常小。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調味品生產和以前的發展差不多,但隨著市場對調味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市場需求大于調味品的供應量,所以出現了調味品的生產質量比較差而且種類非常少的狀況。至1956年后,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實施,我國調味品發展出現了公私合營的情況,并提出了發展生產、保障調味品的供應、穩定調味品價格等相關口號,促進了調味品的發展。當時為了保障調味品的市場需求,提出了以"本地供應為主,外地調劑為輔"的措施,大大的提高了調味品的生產加工水平,調味品的種類也有所增加。1975年,我國商業部舉行了"全國調味品發展"工作會議,對調味品行業發展進行引導。會議提出,要重視實現調味品發展的機械化或半機械化發展,促進調味品行業調味品加工的工業化發展。20世紀90年代,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后,國外的調味品開始進入中國調味品市場,給中國調味品行業發展帶來了一定挑戰的同時,也促進了中國調味品行業的發展,提高了中國調味品生產加工水平。國外調味品進入中國調味品市場,不僅帶來了一定的資金,一定程度上也提供了其比較先進的調味品生產制造管理方式及銷售思路,調味品的種類不斷增多,新型的調味品也不斷出現,推進了我國調味品行業的發展。
就我國調味品行業發展現狀來看,我國調味品發展處于不斷上升的水平。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調味品行業發展在經過產品結構不斷調整、產品生產日益機械化以及國際資本的不斷整合后,我國調味品行業快速發展,如今調味品行業的發展非常規范,有著十分廣闊的市場潛力,而我國調味品的消費區域性不斷被淡化,調味品行業發展欣欣向榮,同時出現了大量的新型調味品,調味品企業也不斷發展,有很大一部分調味品區域品牌向全國市場推廣,出現了很多調味品生產連鎖企業。另外,當前我國居民調味品消費需求日益增長,且呈多樣化發展,調味品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1.2 我國調味品行業發展的特征
1.2.1 市場廣闊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必需品調味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對調味品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的調味品消費需求,我國一些調味品生產企業會根據消費者的烹飪需求,開發新型的調味品,調味品的分類也越來越細致。例如,有的人專門研究了烹飪雞、魚等肉類產品的調料,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調味品產品的附加值,還有利于延長調味品的產業鏈,促進調味品的進一步發展。當前我國調味品發展過程中,新型、復合調味品占據調味品市場80%左右,但絕大部分份額是國際上的調味品,我國的新型、復合調味品其市場份額比較小。我國調味品行業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發展潛力大,所以國內調味品企業要重視提高調味品生產加工水平,促進調味品生產品質不斷提高。
1.2.2 調味品發展存在地域性
我國飲食文化發展歷史悠久,調味品是我國飲食文化中的一部分。因為我國飲食文化存在地域性差異,我國調味品發展也存在地域性,受各地飲食文化的影響,而且受中國地域廣闊運輸成本高、區域消費口味存在差異以及調味品企業受傳統經營管理思想的影響,我國調味品行業目前雖然有些品牌開始發展成為區域性品牌,向全國范圍輻射,但是調味品企業依然以地方品牌為主,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品牌比較少,調味品應該緊跟調味品市場發展,抓住機遇,利用先進的調味品生產技術取代傳統的調味品手工生產。
1.2.3 外資調味品企業占主要地位
我國調味品行業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調味品企業是國有企業轉化而來的,受其比較傳統的經營管理思想制約,其企業經營模式十分單一,造成國內企業在調味品市場競爭過程中處于劣勢地位。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調味品市場涌入大量外資企業,給我國調味品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在調味品的發展過程中,一些比較小的、落后的調味品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也有很大一部分中小型調味品企業被收購,進而造成當前我國調味品市場外資企業占據主要地位,外資企業在我國調味品市場中占據非常大的份額。我國調味品企業要重視調味品生產技術的提升,提高調味品發展科技水平,促進調味品生產加工的自動化的實現,進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2 調味品市場發展呈現新格局
2.1 調味品銷售渠道呈多樣化發展
我國調味品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一直都存在調味品行業市場集中度比較低、品類細分比較多而且分布分散的問題,雖然在經過一定的發展后問題有所改善,調味品行業的集中度有所提高,但仍然有待提高。隨著電商時代的到來,網購調味品逐步成為人們的消費選擇,廣大調味品企業都逐步建立自己的電商銷售平臺,以促進調味品銷售模式的多樣化發展,調味品行業不斷創新發展,有利于提高調味品行業發展水平。
2.2 調味品生產技術研發呈高端化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國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人們對調味品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不僅要求調味品有較高的品質,還關注調味品的味覺感受以及健康營養。我國傳統的調味品主要根據其功能性來劃分,而當前我國調味品主要是按照其專業性劃分的,不同的美食烹飪有不同的且專業的烹飪調料,在保障食物營養的前提下,還提高了食物的味覺享受。隨著調味品的不斷發展,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調味品有了更多樣的選擇,通過細致、專業的調味品加工技術,將各類調料原料生產成調味品,流入調味品消費市場,在這過程中,調味品生產加工技術不斷提高,很多化學技術以及生物技術被應用到調味品生產加工中,比如調味品生產利用生物技術或化學技術從風味物質里分離以及提取,產品的科學技術含量愈來愈高,調味品的品質也越來越高。
2.3 調味產品呈綠色化發展
調味品生產過程中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尤其是調味品生產對能源、糧食以及水資源耗費大,而且會產生大量的生產垃圾,嚴重影響著生產場所周圍的生態環境。因此,在調味品的生產過程中,要重視調味品產品的綠色發展,盡可能的降低能源損耗,盡量減輕廢水、廢渣的排放。近年來,我國調味品企業越來越重視調味品產品的綠色生產研究,積極引進先進的調味品生產技術,而且有很多調味品生產企業通過技術及管理的改進,實現了調味品生產零污染排放,我國調味品生產呈綠色化生產新格局。
2.4 調味品行業的調節
目前我國調味品行業發展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但是區域性調味品企業卻呈現大躍進擴張生產模式,這不利于調味品市場供需平衡發展,會造成調味品市場的供需矛盾增長,進而影響整個調味品市場發展。而調味品由于競爭造成整體價格下降,會導致中小型調味品生產企業被迫退出調味品生產市場,若是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出現較大的盈虧波動,甚至可能會影響我國經濟發展。所以我國調味品行業要重視平衡調味品企業、調味品市場以及調味品產能的關系,放棄比較粗放的增長模式,研發新型調味品以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如果調味品市場出現無法依靠自身調節的問題,政府應該適當干預,引導調味品市場健康良好發展,進而保障調味品市場的平穩運行。
3 我國調味品設備自動化發展
調味品行業要不斷發展,必然離不開調味品優質的加工以及包裝,所以要重視調味品的生產加工以及包裝設備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國工業逐步呈自動化發展,調味品行業的生產加工自動化水平也不斷提高,調味品設備日益實現自動化,就調味品設備自動化發展而言,當前調味品機械行業中,德國、日本以及意大利等國家調味品自動化水平比較高,我國在引進先進的調味品生產設備的同時,也重視根據我國調味品生產行業發展現狀以及我國調味品企業發展實際,研發調味品生產加工設備,力求提高我國調味品生產加工水平。另外,很多調味品生產企業根據調味品新產品的出現,以及機械設備和全自動包裝設備的發展,研發出了自動化的調味品生產包裝設備以及罐裝設備,大大的提高了調味品的生產效益。
4 結語
總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我國調味品行業獲得了一定的發展,調味品的品質提高,提高了其市場競爭力。而我國調味品機械化水平也有所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增強。
參考文獻
[1] 統.調味品市場展現新格局設備實現自動化[J].福建輕紡,2016(2):29-30.
[2] 斯波.雞精復合調味料生產技術的發展新動向[J].中國調味品,2010(2):109-112.
[3] 曹利亞,王寶金,沈毅,等.熱磨機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現狀與趨勢[J].木材加工機械,2014,25(6):50-53.
[4] 白露露,胡文忠,姜愛麗,etal.辣椒加工工藝及其設備的應用現狀[J].食品工業科技,2014,35(15):73.
[5] CFE視點:調味品機械設備向自動化發展[J].中國調味品,2010,35(7):123-123.
[6] 鄒東恢,鄒豐謙,郭宏文.食醋的加工特點與設備選型及展望[J].中國調味品,2017,42(8):67-70.
[7] 沈志遠,余永建,錢學青,etal.自動化液態深層發酵釀造米醋新技術[J].中國調味品,2006(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