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睿
摘要:獨立學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創新產物。新時期,國家把高校的安全穩定工作視為影響社會和諧安定的關鍵,如何在新時期與時俱進創新安全教育模式成為影響獨立學院發展的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分析7新時期獨立學院在校生的特征,獨立學院安全教育的現狀,探究完善獨立學院安全教育工作的新途徑,從學校、教師、學生全方位,精準抓,是保障大學生安全,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確保獨立學院安全管理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新時期獨立學院安全教育
1新時期獨立學院學生的特征
獨立學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創新產物。從新時代獨立學院的發展趨勢來看,其在擴大高效教育規模、資源對高等教育需求等均有著積極的發展態勢。但由于起步晚以及自身弊端(基礎薄弱,體制不完善,經費不足)給獨立院校的安全教育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獨立學院學生在知識層次自身素質,學習能力,家庭經濟、生活習慣、行為方式等與普通高校存在著差異。獨立院校的招生層次介于普通本科與專科之間,造成學生在知識層次,自身素質,學習能力存在差距。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差,學習紀律松弛,很多學生的學習不具有計劃性,學習的主動和探索性不夠。
生活方面:獨立院校的大部分學生家庭經濟比較富裕,學費相當于普通本科院校2-3倍。殷實的家庭條件造成了學生優越感較強,依賴性強、抗挫折能力比較差,生活自理能力不強,缺乏艱苦奮斗精神和必要的職業規劃意識。
心理方面:由于高中成績不理想,有些學生自卑感強、自我效能感低。思想包袱沉重,對現實的不知所措。對未來既有向往滿懷信心的同時又迷惘困惑擔優。
文體方面:由于家境優越,學生大多有文藝特長。學生普遍熱衷娛樂性的校園文化活動,表現欲很強。對學生組織、社團等學生干部的競選表現出極大的參與熱情,在客觀上促進了校園文化的發展進而助推了學校的整體的發展。
2新時期獨立學院安全教育的現狀
近年來各國政府也在為應對校園安全問題威脅也開展了相應研究。而對于校園安全問題展開研究較權威的有美國Lerner教授著作的《校園危機反應實戰指南》。還有日本以法律規定了該國消防署及眾多社團組織形成的高校保險網絡系統將日本高校納入保護體系之下。
2.1教育難于適應生活,新時期獨立學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重視思政教師培養,雖然對學生進行了不少愛國、愛黨的培訓,但脫離了聯系學生思想的實際背景。僅僅從理論方面灌輸相當具有局限性,很難做到適應學生實際生活的思想教育。學生的安全意識普遍較差,不懂得自我保護,缺乏社會責任感。
2.2學生的惰性給安全教育帶來阻力。指導學習安全理論知識,是開展一切安全教育活動的基礎。新時期獨立學院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且家庭條件優越,家人寵愛甚至溺愛使得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喜歡依賴他人并且產生惰性,自主學習的能力差,安全知識吸收率低。
2.3心理安全隱患較難預防。在校園安全隱患防治工作中,一些顯性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通過事前排查、及時消除的不安全因素而避免的例如設備老化問題等'但心理問題引發的安全事故是比較難預防的。獨立學院心理師資配備不足,不能做到對每位學生進行長期跟蹤,發現問題困難,因此心理安全隱患較難預防。
2.4安全教育是高校深化改革的需要,獨立學院為新時代發展的需要,正在從封閉走向開放,大學生社會的接觸更加密切。特別是由于互聯網的發展,大學生接受廣泛的信息,潛在著多種安全隱患,這些隱患阻礙著高校的發展。此時,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提升大學生安全意識恰逢其時,是高校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證。
3新時期獨立學院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途徑
新時期大學生安全問題主要涉及:消防安全、財產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宿舍安全、網絡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等。“海恩法則”認為,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1000起事故隱患。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突出抓重點、抓基礎、抓工作到位、抓制度落實。
3.1提高安全防范工作地位。安全意識放在高校各項工作首位,安全防范宣傳教育常抓不懈,高校在保障大學生安全方面要按職責嚴格分工,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各部門明確責任,齊抓共管,各部門責任人盡職盡責、以崗定人、人盡其才、事事責任明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安全工作格局。抓重點,以點帶面,教育引導與嚴格管理相結合,高校各部門在新形勢下針對社會治安出現的新問題和高校治安防范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要將安全防范工作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管理、防范為基點,逐步展開。
3.2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和安全防范能力,確保校園的安全穩定。安全教育的根本目標在于通過教育使學生能夠產生安全行為。然而,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安全教育體系還很不完善。要增強大學生安全意識,必須首先普及安全知識。各高校應以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與法律為依據,以全面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目標,加強安全教育教師隊伍建設。高校保衛干部和輔導員是安全教育教師隊伍的主體。
3.3提升高校安全教育課程地位。第一,將安全教育課作為必修課,敦促學生認真對待安全教育課,用外因強制學生學習。第二,以大學生在校期及社會實踐期間面臨的安全問題為主要內容,以案例為主要形式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育。第三,在安全教育課堂上應重視安全逃生、消防演練、社會實踐等實戰演練。
3.4加大安全文化宣傳力度,在校園中營造安全文化的氛圍,以安全文化輔助安全課堂的教育,多渠道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大學生安全教育在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的同時,還應發揮第一課堂的作用,采取生動活潑、多種形式的教育方法通過采取各種形式,如通過各種會議進行安全教育,召開安全學術研討會、舉辦安全知識競賽與安全知識講座等,還可以利用學校傳媒如校刊、校報、網絡、廣播等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大學生的認識水平、防范能力以及行為準則。
3.5加強政治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建設。政治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的建設,關系到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和學校的穩定與發展。因此要特別重視提高政治輔導員和班主任理論素養和工作能力并提升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在心理學方面的深造。通過理論學習、外出參觀、等形式組織他們認真學習班主任工作經驗,掌握管理知識和規律,教育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有了集體榮譽感,學生因熱愛班集體而不斷進取。強化社會責任感的教育和宣傳。所謂責任是指行為主體在特定的社會關系中對其應盡職責的確認和履行,以及對其行為所產生后果的的承擔。重視家庭的安全教育,家庭安全教育具有強大的心理撫慰功能以及社會教化功能。提升學生的自我安全素養,塑造良好的安全行為素質,培養良好的求知欲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目標,切實增強大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行為能力,才能使他們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才能從本質上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以至于減少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
4結語
高校是培養高層次、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陣地。獨立學院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我們與時俱進,根據不同時期的安全工作特點,科學分析,秉承以學生為本的原則,來完善安全制度,創新安全教育管理的方式。學校師生要發揮主人翁意識,自覺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大學生則是明天的勞動者和建設者。新時期大學生更要珍惜生命,科學地保護自己,自律品德,規范行為,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符合時代要求。
參考文獻
[1]張建喜.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構建研究[D]湘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2]李碧媛,國外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經驗與啟示[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9.
[3]章成斌,“海恩法則”對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的啟示[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1.(4).
[4]張勤,呂濤,王海燕,高校共青團組織參與公共服務研究 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研究對象[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