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嵐
摘要:我國是世界上擁有最大高等教育體系的國家,但是卻面臨著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就業質量低的問題,主要原因是畢業生缺少企業所需相關素質。在機器人教學,這一高新領域表現極為明顯。本文探討了如何培養應用型人才,以及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的方案,并得出結論:工作室教學是一種能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就業質量低問題的一種方案,是培養機電專業應用型人才的一種有效方法。
關鍵詞:機器人人才培養機械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得到快速發展,這使得我國的生產力飛速提高,對解放人力,使用機械自動化工具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對研究機電類專業的應用型人才,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特別是對學生們的創新設計能力、動手實操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高校都在積極尋找一種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們上述能力的方法。機器人,是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它綜合了機械傳感,電子控制等各學科和領域的知識,機器人研發制作是一個科技含量高,創新性強的工作所以更加需要解決上述這些問題的方法經過研究發現,采用工作室的教學方式能夠完成上述目標。
1采用工作室教學,是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一種有效方法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已成為擁有全球最大高等教育體系的國家,培養了大批受過高等教育,擁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較高的技術水準的高質量人才。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社會需求發生了變化,要求來自于高等院校的高技術人才,不是只能夠做一線工人,而是要擁有極強的實踐能力,并能夠完成與他人多方面合作,共同完成某個項目的本領。然而,目前高等教育所采用的仍然是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培養出的人才,在綜合實踐方面嚴重欠缺,創新意識幾乎為零,在高校中進行的實驗,多為教學實驗,主要為驗證性實驗,很難出現創新型實驗;即使出現了創新型實驗,也都是極為簡單的設計,這使得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這就產生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就業質量低的問題。因此,改變教學方式,培養實踐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工作變得尤為重要。
經過研究,科研小組結合過往數據和跟蹤實驗,得出可以采用工作室教學這種方式來改進這一問題。經過對以往多年的實驗調查,科研小組最終決定采用組建機器人創新工作室并運作的方式來進行實驗,根據實驗相關數據和試驗后跟蹤調查得出結論,采用工作室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是培養機電專業應用型人才的一種有效方法。
2工作室教學模式如何培養應用型人才
“工作室教學”是一種替代“傳統課堂講授”教學的教學模式,學生們在工作室中以 “課題”為單位完成教學內容,“工作室教學”它具有將基礎課程與理論知識融入課題,學生們完成實施,在學生們完成多種多樣的教學課題時,達成了既學習了課程內容,又做到了將理論實踐發揮的目的,“工作室教學”能全方位將學生們的創新設計能力、動手實操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加以融合,甚至可以提出更多的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工作室是以多人協作,為了同一個信念、理想、愿望所建立的具有盈利性質的組織,具體形式多種多樣,但它的運行模式與公司的運行模式相似。許多沒有足夠資金完成企業注冊,或成員較少不足以建立公司的團體常選擇以工作室的形式存在。工作室的優點在于它的結構一般較小,成員通常較少,相比于體積龐大的注冊公司比,運作方式靈活多樣,同時它的成本較低,屬于學生可接受范圍。因為工作室運作模式與注冊公司類似,所以接受“工作室教學”的學生有相關的經驗,這有助于高校畢業生迅速調整心態,完成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
3機器人工作室模式
機器人制作研發領域為時下最熱門的領域之一,機器人的制作研發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工作,絕不是憑個人就能獨立完成的,因此機器人研發制作需要團隊通力的合作。這就意味著工作室在建立時將成員就將進行模塊化分工,大致可分為機械、電氣控制兩大模塊,并以參加機器人大賽作為目標。
雖然成員們被模塊化,但我們仍舊不離初衷,將鍛煉成員們的創新設計能力、動手實操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為目標,所以成員只做好自己的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工作室成員很難有個人能將機器人從設計到研發的所有知識都融會貫通,因此,機器人制作需要各模塊內成員相互協作,共同完成創造工作。成員們的區別在于側重點不同,有的成員側重于機械系統設計與模擬仿真模塊,有的成員側重于硬件電路設計模塊,有的成員負責編寫程序和算法模塊;最終,通過各模塊成員交流各自的成果與問題,達成提高全體成員的創新設計能力、動手實操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的目標。并在最終參加機器人大賽時,奪得一個優異的成績
4機器人工作室內涵和功能
科研人員在經過對機器人工作室的議題研究后,總結出機器人工作室教學模式所具備的功能:
(1)機器人工作室能有效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設計能力、動手實操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這些綜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們的個人發展。
(2)機器人工作室有助于高校畢業生迅速調整心態,完成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直接解決了企業招聘時對學生素質的擔憂。
(3)機器人工作室能激發學生們的創造熱情,更好的在相關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4)機器人工作室通過對各種課題的研究,使學生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并對之潛心研究,深入發掘腦海中的各種創意策劃,并逐步形成作品,最終可以讓學生們的個性化得到極大的發揮。
(5)機器人工作室可以教會學生如何獲取獲取知識。在設計研發,動手實操的過程中,難免出現多種問題,這就對學生們能否主動查找資料提出要求,學生們必須通過各種途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機器人工作室體現了以人為本,學為己用的教學理念,并且不同的課題會增加不同的知識寬度,使得學生們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了解所需要的相關知識,這些知識將作為學生們人生閱歷和知識儲備,伴隨學生一生,使學生一生受用。經過機器人工作室的學習研究,這些來自于機器人工作室的成員,將具有使用同樣的資源,卻能找到更為高效,更為適合場景所需的創新方案,從而達成所需目標,并得到更好的結果。
5結束語
本文,是通過對機器人工作室教學方式的論述,提出,采用“工作室教學”能全方位將學生們的創新設計能力、動手實操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加以提高,通過“工作室教學”的使用建設,提高應用型設計創新人才的綜合能力。多年的實踐證明,機器人創新工作室的教學方式為機電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探索了一條有效途徑。所以,我們應該積極的向有利人才培養的方向去探索研究,不斷地深化改革工作室制度,使制度更加合理,更好服務于應用型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王曉磊,李曉丹,黃海龍,etal.基于機器人工作室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6):1OO-1O1+127.
[2]常周林,譚漢洪,基于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科技資訊,2016,14(23):46-47.
[3]胡紅生,王娟,孫江,etal.機器換人產業背景下的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3):186-191.
[4]鄭飛杰,晉芳偉.應用型人才培養視角的機器人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以三明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榆林學院學報,2016(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