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冬


【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腦外傷的臨床治療中采用納洛酮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52例急性腦外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奇偶數分組法將其分為兩組,即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6例。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納洛酮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后GCS評分、NIHSS評分。結果:兩組治療前,GCS評分、NIHS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GCS評分均有所升高,觀察組的高于對照組,兩組的NIHSS評分均有所下降,觀察組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急性腦外傷的臨床治療中,采用納洛酮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和昏迷指數,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納洛酮;急性;腦外傷;神經功能;昏迷
【中圖分類號】R651.1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069-02
隨著交通運輸業的飛速發展,各類建筑工程的開展,發生高能量創傷的人越來越多,急性腦外傷的患者也呈逐年上漲趨勢,急性腦外傷后,患者多表現為呼吸波動、意識模糊等神經功能障礙,嚴重的會導致死亡。臨床上,主要采取對癥治療,降顱內壓、改善腦水腫、擴血管、神經營養、抗炎、保護腦細胞等,幫助患者恢復生活能力。納洛酮具有很好的降顱內壓作用,增強神經興奮性,促進腦功能快速恢復的作用[1]。本文就納洛酮應用在急性腦外傷患者中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腦外傷患者參與本次研究,采用奇偶數分組法將上述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6例。觀察組: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齡28~62歲、平均(37.45±5.32)歲,車禍致傷:18例、跌落致傷8例;對照組: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齡29~63歲、平均(37.54±5.49)歲,車禍致傷19例、跌落致傷7例,分析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入院即送往重癥監護室,保持呼吸道通暢,進行擴血管、解痙、止血、抗炎、降顱內壓、神經營養等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納洛酮治療,鹽酸納洛酮(生產廠家:成都天臺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058290),初次劑量2mg,緩慢靜脈注射,之后將4mg/(kg·d)鹽酸納洛酮+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稀釋后實施全天微泵輸入治療,持續治療3d后將劑量調整為2-6mg/d,靜脈滴注,1次/d,持續治療10d,之后進行療效評價。
1.3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GCS評分;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NIHSS評分。
1.4評價標準:采用格拉斯哥評分量表(GCS)對兩組患者的意識障礙進行評分,包括睜眼反應、語言反應、運動反應共3個項目,量表總分范圍3-15分,正常為15分;1分表示死亡,2分表示植物生存,3分表示重度殘疾;3-5分為特重型,表示預后很差;6-8分為重型,表示預后不良;9-12分為中型預后良好;13-14分為輕型為預后良好[2]。采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NIHSS)對兩組護理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進行評分,總分42分;輕度缺損:1-4分;中度缺損:5-15分;中-重度缺損:16-20分;重度缺損21-42分,分數越高,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重,反之則越輕[3]。
1.5統計學分析: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處理研究數據,計量資料:“”,檢驗;計數資料:()c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GCS評分對比:治療前,兩組GC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GCS評分均有所上升,觀察組的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兩組NIHSS評分對比:治療前,兩組NIHSS評分相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NIHSS評分均有所下降,觀察組的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急性腦外傷患者通常伴有急性腦出血,且腦部局部血管受到血腫機械壓迫,容易引發腦組織水腫、缺血、變性及壞死,引發顱內高壓。有研究表明,急性腦外患者神經受損后,采用納洛酮治療,可有效逆轉[4]。
納洛酮屬于嗎啡受體拮抗劑,作用是阻止和逆轉阿片類藥物引起的呼吸抑制及中樞抑制,可使機體的內β-內啡肽失活,競爭性的阻斷受體,從而逆轉β-內啡肽損害的中樞神經系統,還可提高患者意識轉清率,逆轉意識障礙,解除呼吸抑制以及抗休克的作用,注射給藥起效非常快,口服雖然可吸收,但廣泛的代謝使其藥物的發揮作用僅為注射給藥的百分之一,此藥常用于阿片類藥物及麻醉性鎮痛藥物中毒的治療中,近年來也常用于急性重型腦梗死、感染性休克、急性昏迷等疾病的治療中[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GCS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提示鹽酸納洛酮可提升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納洛酮應用在急性腦外傷患者的治療中,可有效減少神經損傷,保護中樞神經系統,改善患者的昏迷指數,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忠慶,樸金偉,張衛東,等.大劑量納洛酮治療重型腦外傷的效果研討[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13):135-137.
[2] 段亞楠,張毅,柏魯寧,等.安宮牛黃丸聯合大劑量納洛酮對Ⅲ-Ⅳ級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促醒療效觀察[J].現代中醫藥,2016,36(02):12-16.
[3] 張天慶.納洛酮聯合針刺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的臨床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20):35-36.
[4] 韓非.鹽酸納洛酮治療急性重癥腦外傷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09):44-45.
[5] 張誠,周霞.納洛酮不同劑量、不同給藥方式對急性重型腦傷患者腦功能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50):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