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 李娜
摘要:目的:對重癥顱腦損傷病人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原因進行分析,希望可以制訂合理的護理措施;方法:自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來我院治療的重癥顱腦損傷中任意抽取74人進行分析;結果:重癥顱腦損傷病人中有22人發生了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現手術、臥床時間、年齡、靜脈血栓病史等是觸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主要原因;結論:重癥顱腦損傷病人要加強護理,爭取提前制訂合理的護理方法,防止發生各類并發癥。
關鍵詞:重癥顱腦損傷;下肢;深靜脈血栓;原因及護理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123-01
對于重癥顱腦損傷病人來說,發生靜脈血栓的病人并不少見,其中表現尤其突出的當屬下肢深靜脈血栓,大約占到了靜脈血栓病人的90%以上[1]。因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具有較為明顯的不良影響,甚至會進一步引發肺栓塞,使病人出現生命危險,所以必須要高度關注此類病癥的預防與治療。為了對重癥顱腦損傷病人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原因與護理對策進行分析,筆者自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來我院治療的重癥顱腦損傷中任意抽取74人進行分析,希望可以制訂最為合理的護理措施。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自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來我院治療的重癥顱腦損傷中任意抽取74人進行分析,其中男性30人,女性44人,年齡處于15-76歲之間,33人應用了手術治療方法。
1.2方法:研究小組自行制訂了調查表,主要內容有病人基本資料、是否手術、臥床時間、靜脈血栓史等,配備了專業人員進行調查,回收問卷后及時進行了數據分析。
2結果
2.1重癥顱腦損傷病人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情況:重癥顱腦損傷病人74人,22人發生了下肢深靜脈血栓。其中應用手術治療的病人15人,22人全部出現過靜脈血栓,臥床時間均在半個月以上,年齡均在56歲以上。
2.2手術與下肢深靜脈血栓:應用手術治療的病人15人,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情況有10人,表明重癥顱腦損傷病人應用手術治療極易引發下肢深靜脈血栓。
2.3臥床時間與下肢深靜脈血栓:長期靜養病人極易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在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22名病人中,全部臥床時間超過了半個月。表明長期臥床也是觸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主要原因之一。
2.4年齡與下肢深靜脈血栓:年齡與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也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年齡越大,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可能性就越大,在22名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病人中,其年齡均在56歲以上。
3討論
專家提出,引發靜脈血栓的主要原因包括破壞靜脈壁、血流速度較慢、血液處于塊狀時間較長。對于重癥顱腦損傷病人來說,手術后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主要原因包括下面這些:第一,使用脫水劑時間過長,血容量不充足,導致血液粘性上升;第二,患病一側肢體肌肉力量下降,不能有效支撐血管,導致血管壓力增大,血液不能順利回流;第三,臥床時間較長,其四肢活動受阻,引發血液流動變慢;第四,以前出現過靜脈血栓病,其血管內壁不完整,極易再次形成血栓[2]。
針對上述觸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原因,可以采取下面這些護理措施:第一,做好預防工作。重癥顱腦損傷病人臥床一段時間后,要在護理人員或家屬的幫助下改變體位,每間隔1小時變換一次,并按摩患病一側肢體。需要長期輸入液體的病人不得在同側肢體反復穿刺。甘露醇是神經外科應用較為普遍的藥物之一,對靜脈血管具有較強的刺激性,使用過程中要做好觀察工作。護理人員要隨時關注病人雙下肢是否出現了腫脹、顏色變化、淺靜脈曲張等問題。可以通過定時測量病人二側下肢相同部位周長的方法,掌握病人下肢腫脹情況,一旦發現二側下肢相同部位周長差超過了半厘米,要立即與醫生聯系[3]。第二,針對性護理。由于靜脈血液流動不暢,不能完成回流,在引發肢體腫脹的情況下導致血管壓力上升,會進一步出現肢體缺血性壞死,應用方法:(1)在病人臥床的情況下,將患病一側下肢抬高,可以刺激血液回流,防止靜脈內壓力上升。(2)針對患病一側肢體進行熱敷。(3)每間隔4小時觀察病人患病一側下肢的顏色、腫脹、彈性、動脈搏動等現象一次。(4)每天定時測量病人二側下肢相同部位的周長,為制訂合理的治療措施提供有效依據[4]。第三,病人血管內發生炎癥后,會使病人出現脹痛感,進一步引發不良情緒,(1)觀察病人情緒變化,為其創建安全穩定的休息氛圍。(2)治療活動、護理操作、各項檢查等最好在相同時間段完成,防止對病人多次刺激而引發不良情緒。(3)在病人臥床休息時,將其患病一側肢體提舉,使其居于心臟高度以上,有利于加快血液回流,防止靜脈內壓力上升,緩解病人疼痛。(4)依據醫生要求為病人提供鎮靜、催眠等藥物,并做好觀察工作[5]。第四,病人在出現靜脈壁損傷、炎癥等情況后,會引發體溫升高問題,(1)每天定時清理病人口腔2-3次,一般情況下使用生理鹽水清洗病人口腔,有利于防止病人出現口腔感染。(2)及時給予病人營養充足的食物。(3)發現病人口唇干裂時,及時為其涂抹石蠟油。(4)在病人體溫居于39度以上時,應用物理法降溫,如溫水擦拭全身、冰塊敷等。(5)依據醫生要求給予抗生素。第五,病人在下肢腫脹與長期臥床的情況下,會使皮膚壓力增大,影響血液流動,進一步造成皮膚壞死,(1)為其提供氣墊床或海綿墊。(2)使用樟腦酒精或紅花酒精涂抹其受壓部位,可以刺激血液循環。(3)早起與晚間要加強護理,為病人清潔皮膚。(4)每天為病人定時更換床上用品,并定時清掃,防止污染物刺激皮膚。(5)幫助病人定時改變姿式,如翻身,防止某一部位受壓時間較久。
4小結
由于重癥顱腦損傷病人處于意識不清醒的時間較長,其下肢不能主動運動,因此不利于病癥治療,極易引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甚至出現更為嚴重的后果,所以針對重癥顱腦損傷病人的護理工作務必要高度重視,通過制訂完善的護理方法防止各種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劉青青,李楊,夏志偉,陳劍銘.北京某大型綜合醫院術后靜脈血栓栓塞癥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 2019(16)
[2] 陳臣.骨外科患者術后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相關影響因素及預防[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09)
[3] 孟叢叢.腦卒中病人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J]. 家庭生活指南. 2019(01)
[4] 藍莎利,姚瀚勛,孫言花,閻仁福.集束化護理在預防腦出血術后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癥中的作用[J]. 現代實用醫學. 2018(12)
[5] 朱鳴鏑,張磊.骨科創傷患者圍手術期下肢靜脈血栓的成因與防治[J]. 交通醫學.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