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經緯 許琦


【摘? 要】目的:探討藥師干預在中藥合理用藥監督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實施藥師干預前,在我院采取中藥治療的4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并且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實施藥師干預后,在我院采取中藥治療的4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不合理用藥率以及呼吸系統反應、消化系統反應、循環系統反應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的方式不當、劑量不當、患者自身原因和炮制不當等不合理用藥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呼吸系統反應、消化系統反應、循環系統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藥師干預在中藥合理用藥監督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藥師干預;中藥;合理用藥監督
【中圖分類號】R2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153-01
中醫藥作為我國的傳統醫學文化,大大促進了我國醫藥事業的發展。人們往往會認為中藥屬于內調的藥物,對身體僅有好處而不會造成損害,但不合理使用中藥,輕則延誤臨床治療,重則會加重患者的病情[1]。本研究對藥師干預在中藥合理用藥監督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實施藥師干預前,在我院采取中藥治療的4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并且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實施藥師干預后,在我院采取中藥治療的4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觀察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22~79歲,平均(42.13±11.79)歲;體重37~89kg,平均(63.72±14.26) kg。對照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22~79歲,平均(41.75±12.38)歲;體重38~89kg,平均(63.54±15.92) kg。兩組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藥師干預的方法為:(1)控制源頭:每周組織我院的中藥房工作人員和藥劑師進行一次中藥合理應用相關的學習培訓,嚴格遵守中藥藥品的貯藏規范;在審核處方時需要嚴格審查,注意各種中藥之間的配伍禁忌,及時糾正不合理的處方和不明確的配伍組方;加強藥師、臨床醫師與患者之間的有效交流,在發放藥品之前,藥師需要詳細、認真地進行規范的用藥指導。(2)中藥注射劑的合理使用:嚴格按照藥物說明書上所注明的濃度調配中藥注射劑,嚴格遵照規定的加藥方法、配制順序、藥物劑量,調配過程中,認真觀察藥液是否存在漏氣以及是否出現混濁變色等異常的情況;應當單獨使用中藥注射劑,禁止應配伍使用;藥師需要注意配制藥物時出現的劑量疊加反應。(3)辨證應用:按照每一位患者的病情給予辨證論治,采取合理的中藥劑型和劑量,規范中藥的使用方法,在開具處方之前,需要詳細詢問患者的過敏史和用藥史等情況,注意區分患者個體之間的差異,詳細地標注每種中藥的用藥劑量、用藥時機、用藥途徑,聯用中藥時必須把握藥物的禁忌證以及適應證。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的不合理用藥率,包括:方式不當、劑量不當、患者自身原因和炮制不當。并比較兩組的呼吸系統反應、消化系統反應、神經系統反應、循環系統反應等不良反應。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以 x(_)±s表示,組間對比用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用c2檢驗,以P < 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不合理用藥率比較:觀察組的方式不當、劑量不當、患者自身原因和炮制不當等不合理用藥率12.5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5%(P<0.05),見表1。
2.2不良反應:觀察組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不良反應總發生率17.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00%(P<0.05),見表2。
3 討論
中藥的種類比較繁多,如何在有效發揮中藥治療效果的同時,減少中藥處方的不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意義[2]。在開具中藥處方時,醫師因為缺乏對配伍禁忌和藥品藥性的了解,忽視對患者開展中藥處方教育,會增加個體患者的藥物配伍不合理、藥物規格不合理、用藥與診斷不符、處方書寫不規范、給藥途徑不當等問題的發生[3]。藥師通過分析患者的癥狀特點,對患者進行用藥咨詢,能增加患者對中藥基本知識的了解程度,進而明顯降低患者中藥給藥途徑的不正確率,并且可以詳細了解患者對于中藥使用方法方面的疑惑,認真的進行講解增強治療的依從度[4-5]。藥師對藥物給藥量以及相關藥物配伍的熟悉程度高于臨床醫師,因此通過核對中藥處方有助于提高中藥處方的合理性和規范性。本研究表明,藥師干預不僅能明顯降低方式不當、劑量不當、患者自身原因和炮制不當等不合理用藥率,呼吸系統反應、消化系統反應、循環系統反應的不良反應的總發生率17.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00%,說明藥師干預在中藥合理用藥監督中可以降低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的不良反應的發生。
綜上所述,藥師干預在中藥合理用藥監督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周育蘭,顏向華,王宗貴,等.80例活血祛瘀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事件分析與用藥合理性評價[J].中國藥師,2016,19(1):103-106.
[2]李依潔,魏瑋,蘇曉蘭,等.淺述如何安全合理的使用消化系統疾病相關中成藥[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1(7):896-899.
[3]張倩,居文政,郭建明,等.2013—2014年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丹紅注射液臨床用藥合理性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16,41(4):748-754.
[4]葉超雄,周敏華.臨床藥師干預前后兒童中成藥處方用藥合理性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7,17(12):1717-1719.
[5]鐘旭萍,趙福蘭,王思凱,等.中藥臨床合理用藥監督中藥師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8,18(4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