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眾所周知,口服給藥是住院患者藥物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內三科的住院患者中,更是有絕大多數的患者需要借助于口服藥物的形式來進行治療。口服藥發放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口服藥發放的正確率則是充分體現醫院護理工作中相關制度落實情況的重要標準,同時也是醫院醫療護理質量安全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患者的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因此,在口服藥的發放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其發放流程的標準化,以此來提升患者用藥的安全性。
那么,口服藥發放錯誤將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呢?具體的護理工作中又應該通過怎樣的方式來規范口服藥的發放流程呢?在這里,就讓我們通過一個真實案例來看一看口服藥發放錯誤的嚴重性,并對口服藥發放流程的標準化管理加以探討。
一、用一個真實案例告訴你為什么口服藥發放錯誤的嚴重性
事情發生在2019年11月9日,我院內三科住院患者XX,住院號1907445,女,70歲,該患者在服藥不久后出現心跳加快癥狀,且發現當天服用的口服藥和往日服用的不同,所以就及時告訴了值班護士XXX。經過值班護士XXX的查對發現,該患者的口服藥發藥錯誤,護理人員錯將鹽酸曲美他嗪片當成枸櫞酸噴托維林片發給患者。在發現此情況之后,護士XXX立即通知了值班醫生,并為患者測量了生命體征,經測量發現,患者心率為91次/分,血壓130/86mmhg。接下來,護士XXX立刻按照醫囑來進行緊急處理,并安撫患者的情緒,經過處理之后,患者的病情開始恢復穩定。同時,護士XXX也將此事及時報告給了護士長,護士長到達科室后立即和醫生、藥劑科主任一起給患者和家屬道歉并解釋,以積極誠懇的態度獲得了患者和家屬的諒解。
醫院口服藥發放錯誤的主要原因分析
護士自身因素:包括專科藥理經驗不足、未通過第三方查對等;
醫院管理因素:包括護士查對制度落實不到位、護士長監管不到位等。
藥品方面因素:包括口服藥標簽過大、規格過小等。
其他方面因素:包括口服藥發放流程不完善、未執行頓發制度等。
三、醫院口服藥發放流程的標準化管理策略
1、注重風險意識培訓,加強警示教育
因為醫院里的低年資護士比較多,這些護士在責任心和風險意識方面都有待進一步提升。所以,為實現醫院口服藥發放流程的標準化管理,醫院應通過一些實際案例來進行警示教育,并做好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培訓,以此來加強警示教育效果。在實際的工作中,醫院應該始終將對護士進行風險教育作為每年的重點培訓內容之一,做到常抓不懈。并將其作為新入輪崗、長期休假上崗、定崗人員重點培訓內容之一。這樣才可以全面提升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避免由于風險意識不足而導致的口服藥發放錯誤情況。
2、護士長應加強查對制度落實的督導
經調查發現,在醫院口服藥發放錯誤的主要原因中,護士長沒有落實查對制度或者是督導力度不足的情況是一個主要原因。因此,為避免口服藥發放錯誤事件發生,規范口服藥的發放流程,醫院應該在每周的一、三、五對口服藥物查對制度的坐式情況進行督查,尤其是要將新入職的護理人員和低年資的護理人員作為重點督查對象,并將查對制度的督導納入到醫院的管理常態中,將對查對制度落實的督導作為護士長每周重點工作之一。
3、嚴格執行發藥流程,正確給藥
針對醫院口服藥發放流程不合規定,未雙人核對、未帶執行單的情況,以及口服藥按天發放,未執行分次發放的情況,在具體的管理中,為實現口服藥發放流程的規范化,應該修訂《查對制度》,制定口服藥發放流程,并購買口服藥車。同時也應該注重對護士進行《查對制度》和《口服藥流程》的培訓與考核,由護士長督查《查對制度》和《口服藥流程》的落實情況。這樣才可以實現口服藥發放流程的標準化管理,避免發放錯誤的情況發生。
4、完善專科藥物知識培訓內容并進行培訓學習,收集科室常用藥物說明書制定成冊
因為低年資護士對專科藥物方面的知識存在不足,所以在具體的口服藥發藥流程標準化管理中,醫院需要完善專科藥物知識培訓內容,組織低年資護士進行培訓學習,收集科室常用藥物說明書制定成冊,并不斷收集新藥的藥物說明書供低年資護士學習。在此過程中,醫院應定期進行內三科常用口服藥相關知識的培訓,將專科藥物相關知識作為科室理論考核內容之一,同時也將其作為新進入科護士理論培訓內容之一。這樣才可以實現醫院口服藥發放流程的進一步規范。
總之,醫院口服藥發放錯誤將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同時也是導致醫患矛盾甚至糾紛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為保障住院患者的安全,醫院應該對口服藥的發放流程加以規范。首先應該全面了解口服藥發放錯誤的主要原因,然后針對這些原因來制定合理的解決策略。
針對口服藥發放問題和解決方法,我院修訂了《查對制度》,強調雙人查對,同時主動邀請患者參與查對。護理部于2020年1月制定《口服藥發放流程》并在全院培訓、實施。將口服藥由原來的按天發改為按頓發,并在全院推廣,取得較好的效果,從實施至今未再發生口服藥錯誤不良事件。
標準化(見附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