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菁菁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設施的進步,CT增強掃描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對于腫瘤患者來說,在對其使用靜脈留置針進行治療期間,CT增強掃描技術還能夠有效的避免造影劑外滲,對患者的血管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更是較好的提高了患者靜脈留置針的穿刺成功率。基于此,本文針對腫瘤患者行CT增強掃描靜脈留置針穿刺成功率的相關內容展開分析,并作以下綜述。
【關鍵詞】CT增強掃描;腫瘤患者;靜脈留置針;穿刺成功率
【中圖分類號】R969.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170-01
CT增強掃描是在平掃的基礎上,靜脈快速注射大劑量對比劑后進行掃描,利用正常組織與病變組織吸收差別,顯示病灶的病理特點的一種檢查技術,可發現平掃不易發現的病灶,提高病灶檢出率,有助于對病灶進行定性和提高腫瘤分期的準確性,并能突出病變器官區域的顯示效果,使病變更為直觀和清晰[1]。為保證CT增強掃描的一次成像成功,靜脈留置針穿刺成功率是關鍵要素之一。腫瘤患者由于疾病特殊性需要反復靜脈輸液治療、化療,引起體質下降、血管彈性差,脆性增加、官腔狹窄,同時老年腫瘤患者占腫瘤患者總人數的61.7%,老年腫瘤患者同時具有皮膚松弛、血管腔不充盈、歪曲等因素,因此,靜脈留置針穿刺一次成功,需要豐富的經驗和一定的技巧。近年來,國內對提高腫瘤患者靜脈留置針一次穿刺成功率進行了較多的臨床研究,包括患者的血管狀況、患者的情緒心理干預、血管的選擇、留置針的選擇和穿刺手法的運用等[2]。現綜述如下。
1? 靜脈留置針穿刺成功的影響因素
1.1腫瘤患者血管特點:由于疾病的影響,長期靜脈輸液或使用對血管有刺激性的藥物,造成血管硬化,充盈度降低、塌陷、官腔狹窄;多次靜脈穿刺也造成血管壁的破壞、修復慢等特點,同時老年腫瘤者同時具備老年患者的血管特點,血管壁增厚硬化、血管歪曲、回血慢、彈性差,極大的增加了穿刺難度。
1.2患者心理因素:腫瘤患者長期輸液治療,對反復穿刺存在害怕心理,精神緊張,同時某些患者存在厭世心理,會產生抵觸的情緒及行為[3]。
1.3護士因素:放射護理團隊年輕化,其臨床工作時間短,穿刺技術不熟練、留置針使用方法不當,如血管選擇不當、進針角度不對等,退針芯的時機不當針都可能導致,穿刺失敗。
1.4環境因素:在寒冷的季節,環境溫度下降導致血管收縮、顯露不明顯克影響穿刺成功率。
2提高腫瘤患者靜脈留置針成功率的措施
2.1預埋留置針前準備
2.1.1患者的準備:告知患者及其家屬CT增強靜脈留置針的目的及必要性,取得其信任與合作[4]。寒冷的季節,調節注射室室溫,暴露需要預埋留置針的肢體,注意保暖。除禁水限水的患者外,可給患者適當飲用溫開水并把暴露的肢體放在熱水袋上,可使患者體溫上升、血管彈性改善、充盈,穿刺回血快,提高寒冷季節靜脈穿刺成功率。
2.2護士的準備:護士態度和藹親切,適當的語言交流可消除患者緊張的情緒,轉移患者注意力。同時,工作中保持穩定的情緒、自信的態度、也是穿刺成功的重要因素。
2.2預埋留置針
2.2.1血管的選擇:CT增強一般采用團注法靜脈注射對比劑。采用高壓注射器以2-5ML/S(120-300MI/MIN)的速度將60-100ML的對比劑注入靜脈,而臨床輸液速度一般為2-15ML/MIN,所以CT增強留置針血管的選擇跟臨床普通靜脈留置針血管的選擇有相同又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宜選擇粗、直、大、彈性好的血管,不宜選術后肢體、存在感染肢體、有分叉、靜脈竇的血管。不同的地方,因為CT增強留置針在檢查完后30分鐘后即可拔除,可選擇肘正中靜脈、頭靜脈、貴要靜脈等肘前三大靜脈,其易觸及、彈性佳、較充盈,穿刺成功率高,一般作為CT增強首選穿刺點;盡量選擇右手血管,因為從左側肢體靜脈注射,由于左側無名靜脈從三根毛血管前經過,會有造影劑濃度過高偽影;不宜選擇6小時內曾經預埋留置針后拔除或者反復穿刺血管的肢體,易因血管壁曾經的破壞或修復性能差,易造成原有穿刺口出現外滲[5]。
2.2.2 留置針的選擇:直型留置針結構相對簡單,相同的型號,流速相對快,同時因Y型留置針有兩個側孔,易發生帽端側漏,所以CT增強首選直型留置針。CT增強常規使用20G、22G留置針。20G管腔較大,2-5.5ML/S高壓注射均可承受,可用于普通增強及CTA增強注射對比劑,但因其官腔大,對血管要求較高、造成痛感較強;22G留置針,官腔較小,2-3.5ML/S高壓注射可承受,穿刺造成的疼痛感低于20G留置針,穿刺成功率更高,但僅可用于普通增強。腫瘤患者預埋留置針應根據檢查需要、靜脈情況選擇合適的留置針為宜。
2.2.3穿刺方法:單人穿刺法左手繃緊皮膚,針尖與皮膚呈15-30°,在靜脈上方進針,見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少許進針,先退針芯再送套管,右手緩慢送套管,左手同時緩慢向后方退針芯,套管需全部送入血管內,以防患者變換體位或因高壓注射造成的后坐力使套管滑出血管外[6]。進針角度的把控,角度偏大容易刺破血管后壁,角度偏小容易加大套管與血管的接觸面,增加滲漏的風險。
雙人穿刺法當天氣寒冷、老年患者皮膚松弛、血管彈性差、充盈狀態差、回血慢等情況時,可使用雙人穿刺法[7]。穿刺者左手繃緊預穿刺部位下方的皮膚,右手持針,穿刺技巧參考單人穿刺法;協助者站在穿刺者左側,左手繃緊預穿刺部位上方的皮膚,固定血管使血管呈一條直線,右手手持留置針外接的注射器,在留置針穿刺入患者皮膚后,輕輕回抽注射器,給予負壓,穿刺者繼續進針時可在針尖一進入血管即可得知[8]。雙人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原因是血管固定不易滑動,送管不易打折,負壓進針回血快,易判斷,避免因未回血或者回血慢繼續進針或誤判穿刺不成功退針造成穿刺失敗[9]。
3小結
綜上所述,臨床對提高靜脈留置針穿刺成功率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許多學者已證實,在臨床工作中,保持自信的態度、給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導、充分評估腫瘤患者的血管情況,并根據其特點及檢查要求,選擇適當的血管,選取合適的留置針、采用合理的穿刺方法,可以提高靜脈留置針穿刺的成功率,減少患者反復穿刺的痛苦,保證檢查有序進行,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李華菊,李文珍,李成云,張桂華,靜脈留置針在多層螺旋CT高壓增強注射中的應用[B].護理學雜志,1001-4152(2006)15-0043-02.
[2]張梅,張菊狹,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改良穿刺方法35例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9):94-95.
[3]李琴,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穿刺失敗原因及對策[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5,10(21):152-153.
[4]鄒連英,彭俊玲,文國英,苗穎,劉運昌,靜脈留置針在嬰幼兒CT增強掃描中的應用[A].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5(03):110-02.
[5]龐程,朱楠,3種不同型號靜脈留置針在CT增強中應用比較[A].中外醫療,2017(05)C,168-03.
[6]汪令生,陳義加,鄒選明,劉超,柯燕,王開華,靜脈穿刺在CT增強掃描中的應用及失敗原因分析[A],海南醫學,2017(07),1033-03.
[7]黃麗琴,兒科低年資護士穿刺技術的學習曲線分析[B],當代護士,2017(08),0165-04.
[8]謝秀玉,沈清玉,小兒靜脈留置針兩種穿刺送管方法比較[B],當代護士,2017(04),0124-03.
[9]張桂華,兩種不同穿刺方法在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中的應用[B],當代護士,2017(04),0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