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永軍
摘? 要:目的:觀察預成纖維樁和可塑纖維樁在口腔修復治療中的效果。方法:選取50例口腔修復患者,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平均分為參照組和治療組。參照組采用可塑纖維樁治療,治療組采用預成纖維樁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口腔修復效果。結果:治療組有30顆牙齒修復成功,修復成功率為88.2%;參照組有23顆牙齒修復成功,修復成功率為67.6%;治療組的修復成功率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預成纖維樁在口腔修復治療中應用非常理想,能夠明顯提高修復成功率,可以在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預成纖維樁;可塑纖維樁;口腔修復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175-02
口腔修復技術主要包括牙齒畸形及牙齒缺失等,不僅可以提高口腔的健康程度,同時可以改善口腔的美觀度[1,2]。口腔修復技術需要借助先進的修復材料,這是進行口腔修復的前提條件,傳統的口腔修復材料屬于金屬質地,盡管有一定的修復效果,但是由于金屬容易腐蝕的特性,導致修復的牙齒容易出現折斷。近年來,預成纖維樁、可塑纖維樁在臨床廣泛應用,改進了技術修復材料的缺陷,本文將對這兩種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使用效果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在本院接受診治的50例口腔修復患者,男25例,女25例;年齡17~65歲,平均年齡(54.1±3.7)歲。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平均分為參照組和治療組。參照組中,修復牙齒34顆;治療組中,修復牙齒34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參照組患者使用的修復材料為可塑纖維樁,在進行修復之前要對牙齒的整體情況進行詳細檢查,主要包括牙周牙齦的發育以及牙齒的咬合情況等,按照具體情況定制義齒模型,將患者的牙根管部位充分裸露,對牙齒情況進行X線拍照,根據影像情況進行纖維樁標記,調整患者的纖維樁和殘根長度,去掉多余的纖維樁,對剩余纖維樁進行拋光、加固。
1.2.2 治療組患者使用的修復材料為預成纖維樁,進行修復之前要仔細檢查牙齒的具體情況,包括牙齒的咬合、牙周牙齦的發育以及牙體的殘缺情況等,然后利用牙鉆將患者的根管部位擴大,將樁和根尖的距離控制在5mm[1]。將之前準備好的纖維樁放于預備樁道之中,然后采取措施進行固定,隨后將牙本質進行清除,用吸水紙將剩余的液體清理干凈,隨后涂抹粘接劑,通過光照的方式進一步固化,對牙齒的咬合情況進行觀察后,將多余的纖維樁去掉。
1.3 觀察指標: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牙齒修復成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組有30顆牙齒修復成功,修復成功率為88.2%(30/34);參照組有23顆牙齒修復成功,修復成功率為67.6%(23/34);治療組的修復成功率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重視口腔牙齒健康水平,選擇到醫院接受口腔修復治療。口腔修復技術主要用于治療牙齒畸形、牙齒缺損等疾病,能夠達到矯正牙齒咬合關系、修復缺損牙齒的作用效果。口腔修復技術離不開口腔修復材料,近年來修復材料技術也有了明顯改善,早期用的修復材料屬于金屬質地,這種修復方法雖然可以達到一定的修復效果,但是金屬屬于易腐蝕的材料,容易與空氣中的氧產生氧化反應,從而導致在使用過程中發生腐蝕反應,出現易折斷的問題。另外,如果選用了金屬材料進行修復,當進行口腔檢查時,就可能會影響到核磁共振的檢查效果,導致圖像出現偽影,影響口腔疾病的診斷水平。近年來為了改善金屬材料的修復缺點,纖維技術應運而生,主要包括預成纖維樁、可塑纖維樁等,這些新的修復技術的出現解決了金屬材料易折斷、易變色的問題。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纖維樁比例較多的是可塑纖維樁及預成纖維樁,這兩種纖維樁都具有一定的臨床占有率。可塑纖維樁相比傳統的治療方式能夠有效保護牙冠,降低折斷率,其模擬了人體牙本質的工作特點,能夠將牙齒的咬合力均勻地進行傳導,對牙齒的根尖予以有效保護[3],此外可塑纖維樁的粘結力比較強,這是因為外力的傳導更加均勻,所以根尖折損的幾率更小。但是,可塑纖維樁具有較為明顯的生理排斥反應,與預成纖維樁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預成纖維樁是一種新型的修復材料,相對于可塑纖維樁具有更加突出的特點,能夠對牙根強度進一步加固,起到更好的保護牙冠和牙根的作用。預成纖維樁的使用范圍比較廣泛,尤其是適用于大面積牙冠缺損與畸形牙、錯牙等嚴重牙缺損患者。與此同時,預成纖維樁在臨床使用中的折斷率更低,和牙齒之間的貼合更加密切,能夠降低口腔的并發癥發生率。預成纖維樁的美學特點也更加突出,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時可以應用于后牙多壁缺損的根管治療過程中,能夠將多個預成纖維樁打入后牙體中,有助于幫助牙齒完成修復。
預成纖維樁屬于新型口腔修復材料,它具有一定的強度,可以有效加固牙根和保護牙根,適用于修復錯位牙扭曲、牙冠缺損、牙齒畸形等,具有較為廣泛的臨床使用范圍。和其他的修復材料相比,預成纖維樁的彈性模型非常接近于牙本質,所以能夠達到降低根折發生率的作用,而且其重量較輕,具有接近牙齒的顏色,在美觀方面更受到患者歡迎。所以,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口腔醫生一定要對患者牙齒缺損情況進行仔細檢查,做出綜合判斷后再選擇合適的修復方法,要對患者咬合關系、牙體剩余、根管形態、冠根傾斜等進行綜合考量。另外,還要對粘接系統的匹配情況進行判斷,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相關操作。
在利用預成纖維樁進行口腔修復時,一定要注意不同的纖維樁系統具有不同的操作程序,在進行修復之前一定要對預成纖維樁進行全面了解,嚴格按照規范化標準進行操作。另外要通過多種檢查方式對患者的口腔情況進行詳細檢查,了解牙周牙槽等情況,對牙齒之間的磨合關系進行仔細判斷,觀察牙周是否發生了炎癥及感染癥狀,從而提高口腔修復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王鑫.預成纖維樁或可塑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效果觀察.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4(3):243-245.
[2] 溫世博.預成纖維樁或可塑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效果觀察.臨床與實踐,2017,21(22):2941-2942.
[3] 肖言棟,劉偉,王群,等.預成纖維樁或可塑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效果觀察.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 2016, 3(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