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楠
摘? 要:目的:對T淋巴細胞活化指標檢測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應用價值進行分析。方法:納入我院收治的5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31例為緩解期,23例為發病期,同時納入27名健康體檢者作為參照組,均給予T淋巴細胞活化指標檢測,對不同時期自身免疫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T淋巴細胞活化指標檢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緩解期患者的CD25+、CD38+、CD3+HLA-DR+、CD8+CD38+、CD8+HLA-DR+及HLA-DR+均低于發病期患者,CD4+CD25+高于健康組,比較發現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發病期CD4+CD25+低于健康組,CD25+、CD38+、CD8+CD38+、HLA-DR+、CD3+HLA-DR+及CD8+HLA-DR+高于健康組,比較發現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通過檢測T淋巴細胞活化指標來評估病情發展情況,判斷患者病情輕重,可作為臨床診斷的重要指標。此外,免疫抑制是當前臨床治療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主要方式,且隨著近兩年免疫抑制藥物的發展和改良,使得該療法越來越成熟,在臨床上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因此對患者的T淋巴細胞活化指標進行檢測分析,不僅可作為臨床治療效果評估指標,還可幫助臨床醫學拓展自身免疫性肝炎細胞治療的新方向和新思路。
關鍵詞:自身免疫性肝炎;T淋巴細胞活化指標;發病期;緩解期;健康體檢者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192-02
前言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臨床較為常見肝臟疾病,是一組免疫介導的肝臟慢性進展性炎性疾病,病理特征以血清自身抗體陽性、肝組織內T淋巴細胞浸潤為主,且患者可并發其他免疫性疾病,可導致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1]。目前臨床上尚未明確該疾病發病機制,認為可能與遺傳、感染、免疫及藥物等因素相關,其中最密切相關的因素就是患者自身免疫介導引起的肝細胞損傷,但具體機制尚未并且,認為與患者的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密切相關,因此認為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與自身免疫性肝炎密切相關[2-3]。基于此,本文就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T淋巴細胞活化指標檢測的價值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納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和27名健康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最小的18歲,年齡最大的64歲,均值(43.61±5.21)歲。其中,5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有31例為緩解期(19例男,12例女),23例為發病期(16例男,7例女)。27例健康體檢者設為參照組,其中男性19例,女性8例。對比緩解期、發病期及參照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研究已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同意,經醫學倫理委員審核批準。
1.2方法:抽取患者3ml全血將其保存在EDTA-K2抗凝試管中,然后在抽取100μl的全血均分到3支BD管中,每支BD管分別加入25μl的混合標記熒光抗體(CD25-PE/CD4-PC5/CD3-FITC、HLA-DR-PC5/CD8-PE/CD3-FITC、CD8-PE/CD38-FITC)進行混勻,然后在室溫避光環境下進行10分鐘的孵育;孵育結束后進行溶血固定處理,然后加入5毫升的PBS溶液進行洗滌,共洗滌2次;洗滌結束后以每分鐘1500轉的速率進行5分鐘的離心處理,然后分離出沉淀細胞,將0.5ml的PBS溶液加進去后進行混合;血樣處理完成后將其放在流式細胞儀上進行檢測,依據光散射性質對淋巴細胞區進行設定,并根據各分子圈門對細胞百分率進行檢測。
1.3觀察指標:觀察 5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和27名健康體檢者的T 淋巴細胞免疫活化指標檢測結果,主要對其CD25+、CD38+、CD3+CD25+、CD4+CD25+、CD8+CD38+、HLA-DR+、CD3+HLA-DR+及CD8+HLA-DR+等指標進行觀察分析,對比緩解期、發病期及健康體檢者上述指標間差異。
1.4統計學處理:本研究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研究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
)表示,t檢驗,當P<0.05,表示差異顯著且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5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和27名健康體檢者的T 淋巴細胞免疫活化指標檢測結果觀察發現,緩解期患者的CD25+、CD38+、CD3+HLA-DR+、CD8+CD38+、CD8+HLA-DR+及HLA-DR+均低于發病期患者,CD4+CD25+高于健康組,比較發現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發病期CD4+CD25+低于健康組,CD25+、CD38+、CD8+CD38+、HLA-DR+、CD3+HLA-DR+及CD8+HLA-DR+高于健康組,比較發現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自身免疫性肝炎病理特點以自身免疫細胞對肝細胞進行攻擊為主,因此會出現免疫球蛋白、血清自身抗體及氨基轉移酶等指標升高的情況,從肝組織學方面可觀察到界面性的肝炎[4]。但是由于不同患者的發病特點、病情發展過程、并發疾病等因素,會使得臨床診斷方面存在較大的異質性,研究發現緩解期的癥狀盡管較于發病期要輕,免疫細胞活性活化也較低,大使體液免疫依然活躍[5-6]。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緩解期、發病期及健康體檢者的T 淋巴細胞免疫活化指標檢測結果觀察發現,CD25+是T細胞早中期活化的指標,一般在T淋巴細胞活化15小時后表達;CD38+一般在活化中期表達,且常與CD8+搭配,可對具有殺傷性的T細胞活化狀態進行反應;CD3+CD25+、CD4+CD25+在發病期表達降低,HLA-DR+表達增加,由此可見在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情發展過程中和發生時免疫細胞活化的作用十分重要[7]。此外,CD4+CD25+可直接對Treg細胞的狀態進行直接反應,對患者體內細胞免疫調節的功能和狀態進行準確的反應。
由上得出結論,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通過檢測T淋巴細胞活化指標來評估病情發展情況,判斷患者病情輕重,可作為臨床診斷的重要指標。此外,免疫抑制是當前臨床治療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主要方式,且隨著近兩年免疫抑制藥物的發展和改良,使得該療法越來越成熟,在臨床上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因此對患者的T淋巴細胞活化指標進行檢測分析,不僅可作為臨床治療效果評估指標,還可幫助臨床醫學拓展自身免疫性肝炎細胞治療的新方向和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熊克宮,柯坤宇,孔金峰,等.1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PD-L1的表達情況及其與肝臟炎癥活動度的相關性分析[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8,34(06):1248-1252.
[2] 熊武芳,劉友迎,黃雪梅,等.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外周血PBMC中FGL2表達及其與外周血Th17、Treg細胞及相關因子的關系[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9,26(12):2109-2114.
[3] 李巧利,徐蕓,保潔,等.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65例外周血T細胞、Th1/Th2比值及肝功能檢測分析[J].醫藥論壇雜志,2019,40(10):89-92.
[4] 肖倩,譚善忠,趙天慧,等.抗核抗體及肝組織病理對男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診斷意義分析[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9,35(05):1070-1073.
[5] 古麗努爾·賽提汗,哈尼帕·司馬義.兒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臨床病理特征與治療[J].肝臟,2019,24(12):1396-1398.
[6] 王維釗,向曉星.Treg/Th17、Th1/Th2平衡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免疫學機制及診療新靶點[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9,35(08):1874-1877.
[7] 葛寬雪,高偉華,向曉星.輔助性T淋巴細胞17和調節性T淋巴細胞及其平衡改變與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關系[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8,34(07):1573-1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