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顯平 劉濤

摘要:目的:分析MRI診斷膽道梗阻性病變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膽道梗阻31例病例資料,分析MRI征象并與手術病理結果比較。結果:MRI診斷和手術病理結果對比,符合率并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MRI對診斷膽道梗阻性病變診斷符合率高,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MRI診斷;膽道梗阻;膽管癌;膽管結石;膽管炎
【中圖分類號】R197.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206-01
膽道梗阻性疾病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常見發病原因有:膽管炎、膽管腫瘤、膽管結石、胰頭癌等,造成膽道梗阻,引起上腹部疼痛、黃疸等臨床表現和體征。MRI作為當代最先進的影像學檢查設備之一,能為膽道梗阻性病變診斷提供有價值的影像學資料,在疾病定位和定性診斷中有極高應用價值[1]。現選取我院收治的膽道梗阻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MRI征象,探討其對膽道梗阻性病變的診斷價值。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31例膽道梗阻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內科學》手術病理或ERCP確診為膽道梗阻[2],②患者基礎數據完整,③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心肺功能疾病患者,②合并聽力障礙和神經疾病患者,③研究過程中失訪患者。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齡20~73歲,平均年齡(53.29±2.06)歲,其中肝內膽管、膽總管結石18例、膽管炎6例、膽管癌3例、胰腺癌2例、十二指腸憩室1例、淋巴結轉移壓迫1例。
1.2 方法:本次研究使用GE SignaCreator1.5TMRI,8通道腹部線圈。在檢查之前需禁食8小時,加呼吸門控。平掃包括橫斷面掃描,范圍:膈頂到腎臟下緣,掃描序列為PROPELLER,T2WI及亞脂T2WI(TR/TE:7058.82ms/112.92ms,視野(FOV):77.4X40.0cm,層厚/間隔:8mm/1mm);T1?DUAL?ECHO同反相位(TR/TE:180ms/4.29ms,TR/TE:180ms/2.05ms,視野(FOV):77.4X40.0cm,層厚/間隔:8mm/1mm);DWI(b=800s?):(TR/TE:8571.43ms/72.10ms,視野(FOV):77.4X40.0cm,層厚/間隔:8mm/1mm),后處理得到ADC值。增強采用GD-DTPA對比劑,高壓注射器肘靜脈注射,劑量0.2mmol/Kg,注射流率2.5ml/s,橫斷、冠狀掃描:LAVA動態增強掃描,蒙片、動脈期(20-25s)、靜脈期(65-75s)、平衡期(120s)及延遲掃描(240-300s)(TR?/TE:3.75ms/1.74ms,層厚/間隔:5mm/0mm)。MRCP:FIESTA序列2D掃描(TR/TE:3.73ms/1.16ms,視野(FOV):77.4X40.0cm,層厚/間隔:7mm/2mm),3D掃描(TR/TE:3750.00ms/795.70ms,視野(FOV):69.6cmX36.0cm,層厚/間隔:1.8mm/0mm),進行最大信號投影,數據傳至工作站處理。
1.3觀察指標:分析MRI診斷和手術病理診斷結果對比符合率。
1.4統計學方法:SPSS23.0處理數據,X2檢驗計數資料(%、n),t檢驗計量資料(`x±s),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MRI診斷和病理性結果對比,符合率并無較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1。
3討論
膽道梗阻性病變為臨床常見、多發疾病,良性病變主要包括膽道炎和膽道結石;惡性病變則為胰頭腫瘤和膽道腫瘤等。早期診斷可幫助手術方案制定,并可評估預后效果。超聲檢查盡管可提供切面圖像,但無法立體性觀察。MRI診斷定位效果佳,影像征象有特異性高的特點,可有效顯示軟組織腫塊、結石等病變。膽管炎多表現為不規則狹窄以及擴張并存,常表現為枯樹枝狀征象;膽管癌患者則主要表現為軟騰狀征;MRI可清晰顯示出結石大小和位置,MRCP檢查對肝內、外膽管結石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CT檢查[3]。MRI檢查不僅可顯示膽系解剖、大體形態,同時也可區分良性和惡性病變,有無創傷、安全、便捷的優勢。由于在膽管系統診斷時可有效展示膽管整體性和延續性,且信號對比效果好、病灶顯示直觀,因此可為疾病診斷提供重要依據[4-6]。在良性和惡性病變鑒定上主要特點為:肝內膽管擴張,良性表現為枯枝樣征象,惡性則呈現為軟藤樣改變;對于膽管梗阻程度,良性則表現為不完全梗阻,惡性病變主要表現為完全性梗阻;同時良性病變一般無腫塊表現,惡性病變則常出現腫塊征象。分析本次診斷結果發現,MRI診斷結果和手術病理結果相比并無顯著差異P>0.05。因此MRI可提高膽道梗阻性疾病診斷符合率,為疾病治療提供有價值的影像學資料,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MRI對膽道梗阻性病變診斷有符合率高的特點,因此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郭麗,晏杰,張忠明,等.多排螺旋CT、MRI在診斷肝外膽道梗阻性病變中價值對比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36):168-181.
[2]王瑞昕.CT和MRCP結合MRI對膽道梗阻性疾病診斷的臨床價值[J].甘肅醫藥,2018, 37(7):616-617.
[3]馬永華,張榮坤,岳都金.膽道CT與MR胰膽管水成像診斷肝內外膽管結石的臨床應用價值[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0,4(4):29-30.
[4]曹芹.低場MRI及MRCP在膽管梗阻疾病中的臨床應用[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8, 27(1):162-163.
[5]李榮生,韓毅.CT與MRI在良惡性膽道梗阻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2018, 28(19):238-238.
[6]阮吉陸,彭宇.膽道梗阻性疾病行MRI檢查的診斷作用分析與研究[J].當代醫學,2019, 25(13):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