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
乳腺癌是目前發病率僅次于肺癌的惡性腫瘤之一,本病的發病機制復雜,且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同時本病也是女性患者最為常見的惡性病變,嚴重威脅著女性人群的健康與生命安全,而在男性人群中,乳腺癌的發病率極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范圍內乳腺癌的發病率均呈現顯著的上升趨勢,且趨于年輕化,而經濟發達地區的發病率要顯著高于經濟欠發達或落后地區。目前診療中針對乳腺癌,因本病的惡性程度高,加之尚無有效治愈手段,要改善預后的主要手段是提升早期發現率,近年來伴隨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對預防醫學的重視度也在不斷提升,現階段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公立醫療機構、社區均在定期開展適齡女性乳腺癌早期篩查的工作,這在很大程度提升了乳腺癌的早期發現率。而與此同時,乳腺癌的治療方式也趨于多元化,但手術仍是臨床診療中最為常用的治療手段。術后上肢水腫是目前診療中針對乳腺癌手術患者最為常見的問題,而結合近年來相關的研究文獻資料發現,中西醫結合在改善乳腺癌術后上肢水腫方面的價值突出,本文主要由此進行介紹分析。
1 乳腺癌術后上肢水腫的病理或病機
1.1 西醫病理:西醫認為乳腺癌術后上肢水腫的發生主要與患者年齡、腫瘤分期、機體肥胖程度、術后功能鍛煉與手術等因素相關,中晚期、年齡較大者發生上肢水腫的風險較高。手術因腋窩淋巴結清掃,會累積局部淋巴管,導致引流不暢繼而誘發水腫。而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術后需要接受功能鍛煉,而淋巴水腫會影響功能鍛煉的開展,同時導致肩關節活動受限,而會加重淋巴水腫情況,出現惡性循環。
1.2 中醫病機:在中醫學中,乳腺癌屬于“乳巖”范疇,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與六淫內侵、稟賦不足導致的肝氣瘀滯、氣滯血瘀,繼而邪毒、痰凝于乳絡聚集而發病。術后上肢水腫,屬于“水腫”、“脈痹”等范疇,與手術導致脈絡損傷、氣血損耗相關,氣虛血瘀,脈絡瘀阻加重,血不利而為水,溢于肌膚則生水腫。
2 乳腺癌術后上肢水腫的中西醫治療
2.1 西醫治療:①藥物干預:西醫藥物干預以香豆素類、七葉皂苷鈉、愛脈朗等常用,其中香豆素類可提升巨噬細胞功能,促進蛋白酶的降解,給藥后起效較為緩慢,臨床給藥后發生惡心嘔吐等消化系統不適的風險較高。七葉皂苷鈉能夠促進前列腺素-α的分泌,同時降低血管及細胞的通透性,促進靜脈回流。愛脈朗能夠通過提升靜脈張力,促進淋巴回流,從而改善水腫情況。②物理治療:利用壓力、熱能等改善局部微循環,達到促進淋巴回流的目的。③手術治療:適用于中重度上肢水腫患者中,以生理性淋巴引流術、病變組織清除術等為主。
2.2 中醫治療:①中藥內治法:乳腺癌患者多合并血瘀證,中醫診療中須在辨證分型的基礎上,開展針對性治療,常見證型有氣血兩虛型、肝郁氣滯型、瘀毒型、脾虛痰濕型等,結合患者具體辨證分型針對性治療,《內經》中記載中醫相關治則,“結者散之”、“留者攻之”、“堅者削之”、“血實宜決之”等,故而中醫診療中針對乳腺癌術后上肢水腫,以活血化瘀為基本治則。血不利而為水,血利則水去。診療中針對氣血兩虛型患者的主要治則為補氣活血,采用有補陽還武湯、八珍湯等,均具有較好的益氣補血的效果;肝郁氣滯型患者的主要治則為疏肝理氣,診療中常用逍遙散給藥,疏肝養血、行氣和中等方面的效果較好;瘀毒型患者的主要治則為清熱解毒,診療中以五味消毒飲、獨活寄生湯等常,具有顯著的清熱解毒、活血消炎的效果;脾虛痰濕型患者主要治則為健脾利水,診療中以六君子湯、五苓散等常用,具有較好的化痰燥濕、健脾益氣等效果。
②中藥外治法:除卻中醫內治法外,中醫外治法如中藥外敷、針灸、推拿等在術后上肢水腫患者中也具有突出的價值。吳師機醫家認為“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內治之藥。”通過患處中藥外敷,能夠直接于病變區域發揮作用,如雙柏散外敷,以黃柏、側柏葉、大黃等為主要組分,藥力通過皮膚直達病患區域,能夠發揮較好的活血消炎、止痛散結等功效,從而有效緩解水腫情況。相較于中藥內服治療,中藥外敷更易為患者接受與認可,且用藥安全性更高,患者的依從性也更高。針灸可以通過腧穴針刺,調動機體經絡系統,達到活血化瘀、行氣通絡、溫經止痛等功效,常用腧穴有合谷、肩髃、肩貞、肩髎、外觀、曲池、足三里、太沖、陽陵泉、神闕、氣海、關元,針灸治療一般每次留針20~30min左右,每周開展5次左右的治療,連續治療1~2個月,即可獲得較為顯著的效果,針灸治療的禁忌癥較少,適用于大部分乳腺癌術后患者。扣刺拔罐,即在上肢水腫區域,用梅花針進行皮下結節的扣刺,后拔罐處理,也能夠獲得較為顯著的效果。有大量的臨床研究證實,推拿可以有效改善上肢水腫情況,同時促進上肢功能的恢復,推拿即通過各類推拿手法,作用于經絡、腧穴,常用腧穴有肩井、合谷、云門、肩髎、曲池、曲澤等,對相應腧穴進行按壓,可有效緩解水腫情況。淋巴按摩在乳腺癌術后上肢水腫患者中也較為常見,如通過乳根、合谷、內關、中府等腧穴的按摩,能夠緩解水腫,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
3 乳腺癌術后上肢水腫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西醫結合治療即將西醫與中醫治療聯合開展,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多的選擇,聯合治療方案是目前診療中最為常用的手段,適用范圍廣,能夠發揮較好的協同作用,促進患者的康復。如西藥與中藥聯合內服給藥、中藥聯合淋巴引流、物理療法聯合中藥外敷等,在臨床診療中的應用均較為廣泛,同時均獲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