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 崔晉江 馬琴
摘要:目前,為了滿足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的需求,環境空氣質量預報工作必須做到最好,環保部門首先在一些地方進行了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報工作。根據現階段學到的預報技術和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相關研究,得出一些相關方法對環境空氣質量進行預報,仔細研究了客觀訂正過程當中大氣擴散所需要的條件、污染氣體排放、物理化學過程和空氣質量變化規律的分析方法及系統建立、結果確定、天氣控制形勢分析和信息表述等基本原則,希望可以給進行環境空氣質量預報工作帶來一些具有意義的技術參考。
關鍵詞:環境空氣質量預報;區域;大氣污染;方法;基本原則
中圖分類號:X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7-0-01
Abstract: At present, in order to meet peoples living needs, the work of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prediction must be the best.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first carried out regional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prediction work in some places.According to the forecasting technology learned at this stage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som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is field,some relevant methods are obtained to forecast air quality well.The conditions required for air diffusion,emission of polluted gase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and the law of air quality change in the objective correction process are carefully studied,and the analysis methods and system establishment, result determination,and days are also discussed. It is hoped that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gas control situation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expression can bring some meaningful technical references to the prediction of ambient air quality in various places.
Key words: Ambient air quality forecast; Area; Air pollution; Method; Basic principle
近年來,我國空氣污染現象呈現加重的趨勢,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不利影響,對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帶來威脅。因此,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把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工作做到更好,很好地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監測部門運用了相關預測方法來對空氣質量做出很好的預報預警測試。在預報測試的過程中,得到可以對空氣質量做出很好預報的方法。本文著重說明了空氣質量預報的基本方法,希望可以給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工作帶來一些的幫助。
1 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
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工作在我國開始的比較晚,這方面的工作比較滯后,僅僅是對城市里邊的空氣質量做出了監測。地方環保部門做過一個短時間的空氣質量預報,并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系統預報。要想預報得準確,就要建立一個有效預報系統,很好的預測區域范圍內未來一段時間的環境空氣質量,把握區域空氣質量總體變化趨勢,而且要對污染比較嚴重的地方做出預報預警,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視,在第一時間做出應急決策。另外環境空氣污染會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進行擴散,因此只對一個地方的空氣質量做出預報預警已經不夠。所以,進行區域性的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通過對這些地方的大氣質量做出及時的預報,采取一些措施來處理嚴重污染問題。為了能夠更好地對空氣污染做出處理,使得人們的健康要求得到很好的滿足,在預報以后的一段時間可能發生重污染情況的時候,相關部門必須在第一時間把預報情況發布出來,而且還要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應急措施來對空氣污染做出處理,而這樣的解決措施必須根據污染情況來進行研究。
2 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報一般方法
2.1 數值預報模式
現階段環境空氣質量預報模式采用中科院大氣物理所自主研發的區域空氣質量數值預報模式系統,能夠很好地完成一些區域環境空氣中PM2.5、PM10、SO2、NO2、O3和CO等一些污染物在未來幾天的空氣質量預報。
2.2 客觀訂正
如果氣象場和污染源清單等輸入數據不夠精確,就會造成數值模式的預報情況不夠準確。在這個時候對天氣污染狀況做出預報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按照天氣變化情況、污染物的處理狀況,憑借自身的經驗對得到的結論做出比較合理的訂正,同時還應該主動找氣象部門進行商討。
2.3 預報信息發布
為了使得人們可以在第一時間知道空氣污染狀況,需要對空氣質量作出預報。相關預報信息一定要將圖片和文字結合起來發布,這樣就可以使得人們對空氣質量情況更加了解。目前信息化技術發展非常迅速,空氣質量預報也可以運用信息化技術,使得人們獲取空氣質量狀況的信息更加方便。
3 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報基本原則
3.1 預報系統建立原則
預報定位在于科學預測。業務預報是執行符合科學預測的預報程序,不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主觀猜測,是以最接近準確水平的預報模式為依據,以區域空氣質量數值預報模式為主要模式,結合氣象預報、污染物源和匯集大氣化學反應以及物理傳輸等領域最高水平的認知,基于全方位的統籌考慮和綜合分析,是在現有條件下能夠達到的最接近準確水平的空氣質量客觀預測,是業務預報的基礎依據。
3.2 預報結果確定原則
主要以模式預報得到的結果來進行判斷,客觀訂正來進行幫助。一般運用這樣的方式得到的結果還是比較準確的。然而沒有做好的氣象預報和排放清單等初始場依然可能會造成空氣質量預報不準確。所以,一定要對空氣質量狀況、大氣出現的化學反應情況、污染物傳播情況和沉降情況有足夠的了解,對模式預報得到的結論做出合理的客觀訂正。
3.3 天氣控制形勢分析原則
一定要對區域整個控制形勢完全有把握。對于空氣質量預報工作來說,它主要是對接下來的天氣做一個預報,主要判斷接下來的空氣質量變化將會是什么樣的,這樣就給相關地方進行精細化空氣質量預報帶來一些參考。按照一些特別的天氣情況,可以把以后的空氣形勢分成好轉、維持和變差這幾種,這樣就使得空氣質量預測變得更加準確。
4 改善空氣質量的模式與經驗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空氣受到了嚴重的污染,越來越多的環境空氣質量問題開始出現了。有些問題不太容易解決,需要學習西方國家先進的技術方法。
針對環境空氣污染問題,國家做出了一系列努力,通過對相關環境管理制度問題做出改善,建立起與我國實際發展情況相匹配的“凝聚合力、調整結構、突破重點、健全法治、精細管理”的空氣質量改進方法。一定要嚴格遵循“大氣十條”制定的對策措施,根據現階段我國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關責任制度,使得相關部門都可以把各自負責的工作做到最好。
參考文獻
[1]趙仲蓮,戚登臣,楊德保等.蘭州市三種主要空氣污染物(SO2、NO2、PM10)的統計預報方法[J].甘肅科技,2006,22(12):102-104.
[2]陸濤.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警聯動系統及其在上海世博會的應用[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1,23(5):68-73.
[3]王茜,伏晴艷,王自發,等.集合數值預報系統在上海市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的應用研究[J].環境監控與預警,2010,2(4):1-11.
[4]任萬輝,蘇樅樅,趙宏德.城市環境空氣污染預報研究進展[J].環境保護科學,2010,36(3):9-11.
[5]王自發,謝付瑩,王喜全,等.嵌套網格空氣質量預報模式系統的發展與應用[J].大氣科學,2006,30(5):778-790.
收稿日期:2019-06-20
作者簡介:楊海(1968-),男,漢族,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