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
主持人:本周指數比較強,盤面賺錢效應也有所好轉。
袁月:上周說了2950點附近是壓力,指數想向上突破必須要靠金融等權重的配合,需要放量到2500億以上,通過觀察本周的市場可以看到,也是符合這個邏輯的。就目前而言,只要滬指維持相對高的量能,如3000億左右,盤面活躍度就會有保障,板塊間還會有序輪動,個股的賺錢效應也會顯現,所以核心還是觀察量能的變化。
如果不能持續穩定的放量,指數出現震蕩回調也是很正常的,如果符合選股邏輯的個股跟隨指數回調,也許又是再次低吸的機會。主要的方向還是科技和消費,如5G、云計算、白酒和不受醫保控費的醫藥等。同時,近期類似軍工、豬肉等概念也會輪動。
?主持人:近期有關豬肉的消息依然很多,但對于二級市場的邏輯會不會發生變化?
袁月:豬肉板塊之前的文章也說過了,要關注基本面正宗的個股,重點留意出欄和存欄的數據情況。從技術上來說,不要在股價創新高的時候去追買,而是要等連續調整到重要支撐位,配合縮量更安全。
隨著時間的推移,炒作的方向也會進行延伸。比如疫苗和飼料。由于短期內很難研制出有效針對非洲豬瘟的疫苗,所以也就不存在基本面可能爆發的企業,但從炒作的邏輯上來說,對于上市的幾家動物疫苗公司,更多的預期在于,如果疫情得到控制,豬的數量就會逐步增加,外加政策和防范意識的提升,無論從心理上還是實際上對于疫苗的需求也會有增加,對于接下來相關公司的業績改善,市場有所預期。
而對于飼料的催化劑,也和豬的數量增多有關。不過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疫苗還是飼料,炒作邏輯都是豬肉概念的延伸,一旦豬的數量增速不及預期甚至是減少,這二者的炒作邏輯和走勢也會變弱。
??主持人:臨近白酒的消費旺季,近期板塊在創新高后也出現調整,請再梳理一下板塊邏輯。
?袁月:通過中報可以看到,三家高端酒企的業績增速還是最穩定的,并且也算是高增長,這個方向也是我一直強調的,接下來依舊要重視。之所以高端白酒的業績能維持穩定增長,主要受供求關系影響,還有就是其特有的屬性。
高端白酒可謂非標準化產品,不以成本定價,而是消費認知定價,可以滿足一些特殊場景,所以高端白酒的意義已經超出酒本身,多存在附加值。而且競爭格局很穩定,茅臺帶頭,五瀘跟隨。雖然其他品牌也在逐步涉足這個價格區間,但也不是說誰想出高端都可以,這需要歷史的積淀、品牌的塑造,是需要時間的,新品牌推出高端酒的不是沒有,但市場認可度會很低,消費者更多是獵奇的心理,并不具備普遍性和持續性。
導致高端白酒供不應求的原因主要是產能。因為高端白酒需要更多的老酒,這對于老窖池的數量和建造時間都是有要求的,不是簡單的擴產就能實現的。綜合以上這些因素,高端白酒未來景氣度和確定性在白酒板塊還是最高的。
主持人:除了高端白酒,其他價格區間的白酒是什么投資邏輯?
袁月:與高端相對應的就是低端酒,二者的邏輯或者說生存法則完全不同。生產成本是這類酒企首先要考慮的,主要拼的就是價格和渠道,這種邏輯類似飲料等快消品,更多是滿足人們日常飲用,不具備所謂的“附加值”。
雖然價格低,理論上毛利率也會低,但這并不代表沒市場,反而這種酒的市場需求才是最廣的。相關酒企需要做的除了控制成本,更多是要在渠道上下功夫。一二線城市要有,三四線城市也得有,最重要的是鄉鎮農村市場更要有。再舉個例子,在某省某市某縣某鎮某村的小賣部里,可以沒有茅五瀘,但必須有你的產品,這就算是成功,畢竟消費群體不一樣。
對于中高端酒來說邏輯又不同,更多看酒質和擴產能力。這也是目前競爭比較激烈的領域,非高端廠商轉型高端比較困難,但進入次高端是比較現實的,主要區間在300-600元。這個區間很多酒企都有自己的主銷產品,但縱觀全國市場又很難找出極具代表性的產品,所以誰能率先突圍誰就能搶占發展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