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蕾 黃大平 張宏 梁桂春

【摘 要】 目的:分析對腫瘤患者選擇采用臨終關懷護理所取得的護理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對象為本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腫瘤晚期患者,選擇88例按照隨機方法分為常規護理組和臨終關懷組,每組患者平均為44例,分別對兩組患者配合相對應的護理進行干預,比較兩組不同護理所取得的效果。結果:對兩組患者的SAS、SDS、VAS和生活質量評分進行比較,本文臨終關懷組都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腫瘤醫院進行護理的時候為晚期腫瘤患者選擇臨終關懷護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緩解患者的疼痛,對提升患者的晚期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腫瘤醫院;臨終關懷護理;晚期腫瘤患者
晚期腫瘤患者在臨床上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患者的生命即將走到終點,患者對于自身的病情也有大致認識,再加之較長的病程和昂貴的醫療費用等使得患者面臨著巨大的生理壓力和心理壓力,患者會存在不良的情緒,生活質量大大降低[1]。所以對于醫院的晚期腫瘤患者在進行干預的過程中,應該為患者進行臨終關懷護理,這樣能夠在有生之年為患者實施有價值的干預指導,對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緩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2]。本文基于此分析在腫瘤醫院進行護理時落實臨終關懷對患者的影響,現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的所有研究對象為本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癌癥晚期患者,本研究為方便調查選擇其中的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且采用隨機方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常規護理組和臨終關懷組,平均每組患者均為25例。對于本研究常規護理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的最大年齡為71歲,最小年齡為29歲,平均年齡為(58.4±13.8)歲;本研究的臨終關懷組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最大年齡為74歲,最小年齡為31歲,平均年齡為(59.7±12.1)歲。本研究所有患者的年齡均超過18周歲,經病理學檢驗確診為癌癥晚期,TNM分期為3期或4期,所有患者的預計生存時間超過半年,患者的癌癥批發量表評分均超過18分,本研究所有患者認知正常而且精神正常,能夠配合相關的調查研究,本研究均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采用統計學軟件檢驗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P>0.05,本研究兩組患者之間沒有明顯的差異性,可以進行比較研究。
1.2 方法
本研究常規護理組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案進行護理,在進行護理的時候為患者落實常規護理原則進行護理。而對于本研究的臨終關懷組患者在進行護理時配合臨終關懷進行護理,臨終關懷護理,主要側重患者的疼痛和患者的心理進行干預,采取綜合方案對患者進行鎮痛,以便緩解患者的疼痛,護理的過程中應針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相關指導,有針對性地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對于本研究所有患者的心理狀況評價,選擇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不良情緒越嚴重;采用VAS視覺評分法對患者的疼痛進行評分,滿分為10分,6分為中線,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嚴重;采用SF-36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對于本研究所有研究對象的SAS、SDS、VAS和生活質量評分所涉及到的計量資料進行檢驗的過程中選擇采用t檢驗,兩組數據的差異性采用P<0.05表示差異顯著,說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注:本研究采用統計學軟件的版本為IBM SPSS 25.0。
2 結果
對兩組患者的SAS、SDS、VAS和生活質量評分進行比較,臨終關懷組都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的詳細狀況參見表1所示。
3 討論
本研究主要分析對于腫瘤晚期患者在護理過程中落實臨終關懷所取得的護理效果,通過本研究的結果中能夠得出臨終關懷組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能夠證實臨終關懷護理應用的價值[3]。
本研究在對于患者進行臨終關懷時主要從疼痛和心理等兩個角度加以護理。對于患者進行疼痛干預的時候,因為晚期腫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存在較大的痛苦。為患者進行疼痛護理應根據患者疼痛狀況進行疼痛程度的評估,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的選擇疼痛緩解方案進行干預[4]。結合針灸方案和冷敷等療法,對患者進行疼痛的緩解,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對患者產生緊急性的檢驗,減少相關的檢驗對患者產生的疼痛,保證對患者護理的時候各項動作輕柔,減少對患者產生的不良損害。
而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時針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干預。因患者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絕望恐懼心理,所以對于患者正常生活產生影響,也不利于患者正常的接受治療[5]。配合臨終關懷時應該重點針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相關的調查,保證患者具有輕松的心態,以便提升患者治療時的生活質量。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良好地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對患者內心的真實想法加以了解,針對性地為患者開展心理疏導,滿足患者所提出的各項合理需求。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現狀盡可能地為患者講解相關的治療方案,確保患者具有良好的心理準備。對患者家屬進行必要的指導,使患者家屬能夠多陪患者,提升患者進行治療的依從性。
通過本研究對患者落實臨終關懷,臨終關懷組患者所取得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證實了臨終關懷應用的價值。
綜上所述,在腫瘤醫院進行護理的時候為晚期腫瘤患者選擇臨終關懷護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緩解患者的疼痛,對提升患者的晚期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建兵.在我國推行臨終關懷的必要性及其護理倫理原則[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6,06(11):25-26.
[2] 朱靜,田輝.晚期癌癥120例的臨終關懷[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5,09(26):6482.
[3] 侯學紅.癌癥患者臨終關懷的心理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6,08(08):1865.
[4] 周麗靜,平榮,張翠萍,等.臨終關懷在50例晚期腫瘤患者中的護理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02):323-324.
[5] 邵茹,毛義很.晚期高血壓腫瘤患者的臨終關懷及護理體會[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04(25):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