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彩霞



【摘 要】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n=54)與對照組(n=54)。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治療依從性、生活質量、并發癥及2年內復發率。結果: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治療總依從率更高,并發癥發生率與2年內復發率更低;干預后,研究組SF-36評分高于干預前與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生活質量,并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
【關鍵詞】
健康教育;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護理;治療依從性;生活質量
慢性支氣管炎為呼吸科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等,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以往,臨床對慢性支氣管炎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常輔以常規護理進行干預,但由于很多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不太熟悉,導致患者治療依從性不高,影響患者預后。因此,本研究觀察了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旨在為改善患者預后尋找有效的參考依據。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n=54)與對照組(n=54)。研究組男30例,女24例;年齡38~73歲,平均年齡(62.3±6.8)歲;病程2~19年,平均病程(12.4±3.2)年;文化程度:文盲2例,小學5例,初中18例,高中或中專22例,大專及以上7例。對照組男32例,女22例;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62.0±7.1)歲;病程3~18年,平均病程(12.2±3.6)年;文化程度:文盲1例,小學6例,初中16例,高中或中專23例,大專及以上8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及文化程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環境護理、心理干預及飲食指導等。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健康教育:向患者講解慢性支氣管炎發病原因、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等,讓患者正確認識到疾病進展、排痰及遵醫囑治療的重要性;讓患者知曉其自身存在負性情緒的原因,幫助患者分析此疾病的有利與不利因素,同時指導患者合理調節個人情緒,從而克服不利因素,避免負性情緒影響到治療效果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對于患者提出的疑問,護理人員積極地進行解答,盡可能滿足患者所有合理需求,并妥善處理其不合理需求;指導患者家屬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讓其感受到家人的關愛;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與縮唇式呼吸,并告知患者掌握此類呼吸方法的重要性,并囑咐患者常練習。
1.3 觀察指標
1)治療依從性:應用本院多位高年資醫護人員制定的治療依從性調查表評定,若患者可完全遵醫囑長期堅持規范治療為完全依從;若患者偶爾有不規范治療行為為部分依從;若患者經常不遵醫囑進行治療則不依從,治療總依從率為完全依從率與部分依從率之和。2)生活質量:參考健康調查簡表(SF-36)并結合患者個人情況制定健康調查量表評定,包括生理、心理等4個維度,評分為0~100分,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3)并發癥:肺源性心臟病、肺動脈高壓、阻塞性肺氣腫。4)隨訪2年,觀察兩組患者復發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軟件處理數據,采用(±s)表示SF-36評分,并以t檢驗;采用百分率表示治療依從性、并發癥發生率及復發率,并以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依從性
研究組治療總依從率為96.30%,較對照組68.52%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生活質量
干預后,兩組SF-36評分較干預前高,且研究組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并發癥及2年內復發率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與2年內復發率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具有病情遷延不愈、易反復發作等特點,讓患者機體受累,易引發肺源性心臟病、阻塞性肺氣腫等多種并發癥,嚴重時還會導致患者發生心力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目前,臨床對此疾病主張藥物治療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由于部分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缺乏認識,造成患者無法正確對待臨床治療,常導致病情進展,影響患者預后[2]。因此,如何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成為近年來呼吸科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治療總依從率高,并發癥發生率與2年內復發率低;干預后,研究組SF-36評分高于干預前與對照組。表明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顯著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同時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分析原因:健康教育不僅可讓患者正確地了解自身病情,讓其自主地在改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利于病情康復的不良習慣,從而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3];同時,指導患者合理調節個人情緒,并引導患者家屬多與其進行溝通,可更進一步地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從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重新樹立起治療的信心,進而有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病情復發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4]。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生活質量,并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
參考文獻
[1] 程麗,宋秀娟.健康教育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8,26(z1):452-453.
[2] 楊薇.一體化護理模式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睡眠質量以及負性情緒的影響分析[J].中國急救醫學,2017,37(z1):140-141.
[3] 徐文娟.循證護理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中的應用[J].河北中醫,2016,38(04):609-613.
[4] 王如英.基層醫院中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綜合護理的體會[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5,08(01):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