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
摘 ?要:現代學徒制度指的是將傳統企業老員工帶新員工、師父帶徒弟的形式與中職教師教學生的方式相結合的一種教育制度,是一種企業與學校相結合的教育培育方法,也是一種新興的職業化的人才培養方式。學校與企業相結合,學習與工作相結合,這種結合方式的優點就是,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到了一起,能夠接觸到企業最先進的設備,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適應能力。
關鍵詞:學徒制;中職教學;中職會計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職會計專業成為了當前的一門熱門專業,這門專業的就業方向相當的廣泛,很多行業都需要用到會計專業。除了公司會計以外,其他行業的成本預算、資產管理、投資金融等,可以說與數字或者金錢打交道的行業都會用到會計這門專業。為了更好地實現學生就業,就必須要讓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總結了幾點關于學徒制與中職會計實訓教學的策略。
一、加強校企合作,提升會計實訓方式
中職職院校培養學生的主要目的是滿足市場就業需求,是以職業化為導向的教學。但是市場千變萬化,知識技術和科學設備更新換代很快,學校沒有辦法時刻檢測市場的變化方向,這就導致了在教學當中極容易出現滯后性,不能與時俱進。為了避免這一情況,學校必須與企業相結合,企業是市場生產的前線,是接受市場反饋的第一線,為了提高經濟效益企業不得不尋找更新的知識理論、更優化的組合方式,這就使得企業對市場時刻保持敏銳度和警惕度。中職學校應當積極搭建會計專業的校企合作平臺,一方面要積極聯合企業的會計科研人員來積極的協助學校全面改進和完善教學課程,合理設置課程,淘汰那些不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學學科,積極構建符合國家發展需要、契合區域目標定位的課程,并邀請專業化的會計人才指導教學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要積極和企業進行對接,在企業設置學生參觀學習區域、實習崗位,讓學生可以在理論學習之后進行積極的實踐,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不斷鞏固課堂的學習效果,了解外來的工作環境,進而能夠適應企業的發展。
二、完善學校的設備設施,提升會計實訓的質量
雖然中職學校是面向職業的教學方式,實訓也是最為接近企業要求的一種教學方式。但是會計專業的實訓和企業的真實工作環境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尤其是部分中職會計專業的實訓任務嚴重不符合企業實際,學校的設備也不能滿足實訓的需求,導致實訓質量降低。為了更加接近企業的生產環境,中職學校必須要了解企業會計工作的環境和內容,引進和企業工作相近的設備,提升會計實訓的質量。如果部分中職財力有限,無法引進大量的設備,可以利用場地優勢,吸引合作企業在學校設立小型辦公場所作為人才打造基地,引進企業的部分工作設備,完善學校的教學設施,安排部分員工與教師進行指導。實訓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市場適應能力,因此在實訓教學過程當中,就必須借鑒企業的工作模式,模仿企業的工作環境。可以將企業的部分簡單的會計任務,安排到這所小型辦公場地。,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接觸到真實的企業任務,了解工作內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企業工作效率,彌補企業安排人力來培養學生的負擔,讓會計專業的實訓更具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三、重視學生的實習教學,提升學生的適應能力。
實習是在校學生學習的最后一個環節,本階段是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定型期,同時也是學生接觸企業的第一階段,是學生對企業的第一印象,也是學徒制教學方式可以發揮最大效果的時期。實習是連接企業和學校的橋梁,學校必須重視學生的實習工作,站好教學的最后一班崗。中職可以安排即將畢業的中職會計專業學生去合作企業進行實習,讓學生按照企業的規章制度以及作息方式進行工作,讓學生及早適應工作環境。在企業進行實習,可以促進學生與企業員工進行交流,驗證以前的理論和操作方式,對部分不理解的問題可以相互了解,徹底解開心中的困惑,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工作能力和適應能力,為以后參加工作提供基礎。對于參加實習的學生也要有一定的制度來約束,雖然這一階段的學生更多的屬于企業管轄,但是學生本人更加認可學校而不是企業。因此學??梢詫W生該階段在企業的表現以及企業的評價作為學生畢業的重要考核之一,對于無視企業制度,遭到企業勸退的可以考慮留級,從而讓學生重視企業的實習工作。
綜上所述:中職是面向職業的一種教學方式,學徒制是一種有效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工作適應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學徒制和實訓相結合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想要提升學徒制的效果就必須要加強校企合作,通過學校師生和企業的交流為學校實訓提供精準的方向;同時可以發揮學校的場地優勢,吸引企業的技術和設備,了解企業的任務,提升會計專業的實訓質量;最后學校還要重視會計專業的實習,讓學生能夠快速融入企業,讓學徒制發揮最大價值。
參考文獻:
[1]袁靜.現代學徒制下的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12):224-225.
[2]賀勝軍.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中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商業會計,2019(07):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