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衣、書包、運動鞋……美國圣何塞當地時間4日中午12點,一個學生得不能再學生模樣的小伙子按照約定時間,準時出現在了我們的采訪地點,WWDC19(蘋果全球開發(fā)者大會)媒體下榻酒店。
他就是王梓衡,本屆WWDC學生獎學金獲得者之一,也是27位獲獎的中國開發(fā)者中,年紀倒數第三小的,今年剛滿17歲。大中華區(qū)的WWDC19學生獎學金獲得者共有30人,是歷屆獲獎人數最多的一次。
正如蘋果大中華區(qū)董事總經理葛越所說,中國的開發(fā)者團隊除了參與人數不斷增加之外,還逐漸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蘋果今年面向全球共計發(fā)放了350份獎學金,學生和STEM教育組織成員均可報名參賽。也就是說,這是一項自薦+評選的比賽。獎學金獲得者可以免費獲得參加WWDC19的門票(價值1599美元,且需要抽簽才能獲得資格),并有機會在大會期間與蘋果的工程師進行交流。
“打蚊子”游戲被庫克點名
王梓衡提交的作品是一個用ARKit所做的交互式拍虛擬蚊子的游戲,目的是幫助人們減壓。他問我要不要試試,我說好,于是他掏出iPad,打開應用,屏幕中便呈現出了攝像頭所拍攝的現實場景。而“假蚊子”則一只只飛了出來,我所要做的就是用手中的蒼蠅拍(iPad)打死它們。
這似乎有點無聊?面對我的提問,王梓衡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他告訴我,報名參賽的當天晚上(WWDC學生獎學金類似限時比賽,從開啟報名到提交作品只有一周時間),家里正好停電了,睡覺后蚊子不停地在耳邊嗡嗡叫,又打不到,就當即決定做一個拍蚊子的游戲。
和很多開發(fā)者不同,王梓衡并非科班出身,此前也沒有編寫過任何APP。用他的話來說,參加這次活動更多是為了出來見見世面,編程只是他的愛好。
實際上除了WWDC學生獎學金,蘋果已經連續(xù)4年在中國舉辦高校移動應用創(chuàng)新大賽,吸引了上萬名學生參加。而今年的大賽也已經啟動,報名人數比去年幾乎翻倍,遞交作品的總數也是去年的兩倍,還有很多來自海外的大學生和本地學生一起組隊參賽。
WWDC19主題演講結束幾小時后,蘋果CEO庫克發(fā)了一條微博:“#WWDC2019# 的獎學金得主讓我們印象深刻,等不及看他們如何改變世界了!來自重慶的王梓衡同學 17 歲,通過網上視頻自學了編程。他用 ARKit 做了一個交互的拍虛擬蚊子的游戲,幫助人們減壓。希望你繼續(xù)努力,如愿以償設立一個 iOS Club!”配圖則是王梓衡在為他講解拍蚊子應用。
這是一份屬于王梓衡的榮耀時刻,作為今年WWDC學生獎學金的獲得者之一,他不僅得到了與庫克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更是對其作品的肯定。
這幾年,蘋果對AR是非常重視的,在發(fā)布會上多次展示AR應用,而在2017年推出的ARKit,今年已經升級到ARKit3,還發(fā)布了一個全新的AR框架RealityKit以及新應用Reality Composer。王梓衡告訴我,庫克對他說:“蘋果認為AR(增強現實)將會是未來10年非常重要的技術。”雖然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天,但我仍然可以從他的口中,聽出他當時的激動。
的確,對于一個開發(fā)者,尤其是如此年輕的開發(fā)者來說,自己的第一次WWDC之旅就見到了庫克,這對于任何人來說,都將是一段難忘的人生經歷。
王梓衡選擇做AR應用并非巧合,他告訴我,自己喜歡AR帶來的真實體驗,蘋果開發(fā)工具現在強調的也是機器學習和AR,WWDC19主題演講中所展示的AR版《我的世界》就是最好的例子,未來他也會考慮編寫更多的AR應用。
通過網上的視頻自學編程
蘋果在WWDC19上發(fā)布了新的計算機編程語言框架SwiftUI。蘋果表示,SwiftUI是基于開發(fā)語言Swift建立的框架。全新的SwiftUI可以用于watchOS、tvOS、macOS等蘋果旗下系統(tǒng)。開發(fā)者可以通過命令或拖曳等方式,輕松編輯語言。
具體來說,開發(fā)者可以使用圖形模塊放入代碼中,然后進行隨意擴展和更改,而模擬設備上的預覽會實時更新,簡化整個流程。而在發(fā)布會上,蘋果也演示了如何將原本上百行的代碼簡化成十幾行的過程,自然是換來了開發(fā)者長時間的掌聲。
對于SwiftUI,王梓衡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SwiftUI非常不錯,自己對編程感興趣,選擇蘋果作為開發(fā)平臺,就是因為其界面比較簡單美觀。而現在SwiftUI讓入門變得更容易,所見即所得。
工程師出身的葛越對于編程的門檻問題,也表達過自己的觀點:“我們一直都認為學習編程其實門檻并沒有那么高,就像學一門外語的感覺。就像你看到的,很多獲獎的同學并不是計算機專業(yè)。這些經驗對小朋友來說,也會有各個方面的啟發(fā),可以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們受益匪淺。”
據王梓衡描述,他接觸編程是因為上初中時好友的推薦,一開始是學的C語言,沒多久用上蘋果的產品后,就覺得無論軟件還是硬件,都設計得非常漂亮。再加上Xcode開發(fā)工具和Swift語言的推出,之后就再也沒有接觸過其他開發(fā)平臺。
實際上,自從蘋果2017年推出Swift Playgrounds中文版后,中國已經有200所學校使用Swift教學,并且有超過60所高校提供了iOS開發(fā)課程。
此外,蘋果還推出了《人人能編程》的免費課程,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接觸編程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在較小的年齡,就有機會接觸這種語言,具備這樣的技能將更好地幫助他們順應這個數字時代的要求。
不過,王梓衡并沒有參加過任何課程與培訓,完全是通過網上的視頻自學。
未來會做一名獨立開發(fā)者
現在他還是一名高二的學生,就讀于重慶南開中學國際部,正在準備申請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入學資格。除了偶爾玩玩游戲,吃吃雞之外,他還會每天堅持跑步3km。
王梓衡說,雖然自己只是一名編程愛好者,但依然可以明確感受到中國開發(fā)者和其他國家開發(fā)者的不同,后者更多是獨立開發(fā)者,他們很多都是在做自己想做的應用,如果自己將來走上開發(fā)者這條路,也一定會做一個獨立開發(fā)者。
而對于首次參加WWDC的經歷,王梓衡說,他最大的感受就是現場開發(fā)者的熱情,入場時看到了老人、小孩、殘障人士等各種各樣的人,編程的魅力可以感染每一個人。“我回去會將見聞告訴身邊喜歡編程的朋友,只要有機會,每年都會參加WWDC。”臨走前,王梓衡這樣對我說。
這正像葛越所希望的那樣,獲獎同學能夠利用WWDC這個全球的平臺,與蘋果工程師們交流,和全球各地的其他開發(fā)者們交朋友,相互探討學習。
目前,蘋果在中國擁有220萬開發(fā)者,并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不管是WWDC學生獎學金、高校移動應用創(chuàng)新大賽,還是在Apple Store舉辦的 Today at Apple編程課程,蘋果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接觸到編程,將創(chuàng)意變成現實。
不光降低了年輕開發(fā)者的門檻,大大減少開發(fā)流程之后,對于從業(yè)多年的“碼農”也是非常有利的,讓他們能將更多的精力用在創(chuàng)新上面,而不是疲于代碼編寫,開發(fā)效率自然更高。蘋果也一直在努力打通整個生態(tài),跨系統(tǒng)開發(fā)體驗也會越來越好。
喬布斯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應該學習一門編程語言,它會教你如何思考。王梓衡說自己其實不知道如何理解這句話,因為他學習編程并不是為了幫助學習,也不是為了榜單排名,更不是為了賺錢盈利,而是對編程最純粹的喜歡與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