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麗燕
摘 要:學校教育對人的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班主任和年級組都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環節,是學校對學生進行管理的基層單位。本文從班主任工作案例對年級管理的意義出發,探討了如何在年級管理中對其進行正確運用。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案例;年級管理;學校教育
一、班主任工作案例對年級管理的意義
班主任和年級組都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環節,是學校對學生進行管理的基層單位。其中,班主任是與學生直接接觸最多的基層單位,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年級組是建立學校與班級之間聯系的橋梁,是校級管理決策、校級管理任務和年級教學工作的執行者、完成者和協調者,也是年級管理的核心。因此,與各班班主任建立良好的聯系,做好班級管理和年級管理的協調工作,處理好與學校其他部門間的關系,激發班主任的積極性和責任感,是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年級管理的效率和質量,推動年級管理向前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
利用班主任工作案例來指引年級管理工作,對真正的夯實基礎,并在基礎上獲得進一步提升有重要意義。經過實踐驗證的優秀班主任工作案例,對其他班級的管理和年級管理都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有助于通過學習和借鑒,探索出更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身心發展階段,更能彰顯年級管理模式的功能和優越性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
二、如何在年級管理中正確運用班主任工作案例
(一)加強重視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案例在年級管理中的運用,充分發揮工作案例的積極作用,首先就必須從思想上真正予以重視,正視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給予班主任足夠的尊重和地位,不越過班主任對學生進行管理。同時,還應當制定合理的獎懲措施,調動班主任的主觀能動性,提升班主任的責任感,促使班主任能夠不斷地提供優秀的班主任工作案例。
(二)慎重選擇典型案例
在學校教育中,不同年級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身心發展特點,特別是高中階段,隨著生理發育的成熟,學生在學習能力增強的同時,開始逐步樹立自我意識,表現出日趨明顯的獨立性。那么高中針對不同年級的不同情況,年級管理和班級管理也必須采取不同的方法來篩選典型案例,不能用同一種條框來限制,這具體表現為:
1、高中一年級的典型案例
高一是高中的初始年級,升入高一,意味著學生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學習階段,所面臨的學習任務和生活作息安排都可能與其初中時已經習慣的模式有所區別。這是養成科學、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規范的最佳時機,也是部分學生因一時難以適應而出現“水土不服”問題的高發時期。因此,在進行高一的年級管理和經典工作案例篩選時,應當特別關注在引導學生快速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活、培養符合新學習階段需求的行為習慣等方面具有良好反饋的案例。
2、高中二年級的典型案例
高二年級,是過度年級,也是學生最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的年級。經過了高一一年的學習和生活,絕大部分學生都已經適應了高中階段的節奏。此時如果不加以督促,學生很容易產生懈怠心理,對許多日常規范和學習考核任務感到“麻木”,不再時刻提高警惕,而是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因此,對于年級管理而言,在進行高二年級的代表性班主任工作案例篩選時,應當選取在引導學生享受成長,激發學生的學習內動力,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的案例。
3、高中三年級的典型案例
在我國,高三往往意味著學生馬上就要迎來重要的升學考試:高考。高考是學生完成自我跨越,實現自我理想的起點,對學生的未來人生道路有著十分巨大的影響。高三年級的學生們往往需要在背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來自各界的期望的情況下,完成高強度的學科復習。因此,高三年級的學生們非常容易出現焦慮、敏感、不自信甚至自我否定等問題,在篩選此階段的經典班主任案例時,除了各種復習方法外,應當特別關注強化學生自信,進行科學有效的心理溝通與疏導,幫助學生應對壓力與挑戰等方面。
(三)科學的應用案例
典型的班主任工作案例往往是在某些方面收獲了良好成效,能夠作為榜樣為年級管理和其他班級的管理工作提供參考的案例。但由于各個班級的學生構成等具體情況不同,因此不能夠簡單的照搬案例或盲目推廣案例。而是應當通過分析典型案例,透過現象看實質,找出其成功的原因和條件,總結其中所蘊含的教育規律,再根據其他班級的實際需求,因地制宜的制定出適合各自班級的教育方法。
比如說在后進生轉化方面,經典案例是某班級教師通過對某體育生特長成績的鼓勵,幫助體育生找回了對自我學習能力的自信,從而促使其主動的謀求文化課進步,并通過補全知識的薄弱環節等方面確實提高了成績,在名次上取得了百位數的進步。
這在個案例中,之所以教師的鼓勵能夠生效,很重要的因素是該體育生在其特長方面確有成績,而其文化課成績的不足也是因為從小被灌輸的“體育生不會學習、不用學習”等錯誤思想影響了其對自我學習能力的正確導致的。透過典型案例的具體現象,其成功本質在于對學生心理因素、教育因素等方面的改善。
心理因素方面:改變后進生因為成績長期落后而獲得的自卑感,通過找出學生的優點并進行適當的鼓勵和強化,來幫助其走出心理上的習得性無助陷阱,提高其對自己的評價,擺脫越覺得自己笨越學不會。越學不會越不想學的惡性循環。
教育因素方面:找出真正導致后進生成績落后的因素,比如過去的基礎知識過于薄弱,以至于課堂上完全聽不懂、跟不上;因為與某個科目的某個具體教師曾經產生過矛盾,而干脆放棄該科目等。并對這些真正的落后因素進行針對性改善,比如加強基礎訓練、補全知識盲區。再比如,調和師生矛盾,讓學生明白學習成績的好壞最終影響的是他自己的人生,學習應當為自己而學等。
只有通過這種具體的分析,其他班主任才能了解典型案例的真正原理,才能真正在班級管理中借鑒運用,達到理想的班級管理和年級管理效果。
(四)加強交流
班主任工作案例在年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加強各班的交流,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具體分析,各班班主任和年級管理者可以充分發表自身的意見,交流最近的工作經驗,取長補短,進行教育信息與資源的共享。
這樣的協作既有利于各班班主任之間的交流,也有利于讓年級管理人員了解班主任日常工作時的視角,從而充分發揮了年級管理的橋梁作用,在年級組內形成教育合力,最終促進管理效率和教育質量的提升。
三、結語
慎重選擇、科學分析和充分交流后的班主任工作案例有助于提升年級管理的效率,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日后的道路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陶紅玲.潤物無聲——班主任工作案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01):25-26.
[2]李春輝.班主任工作案例在年級管理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6(10):142-143.
[3]王慧英.學生管理中的“真誠與細心”——班主任工作案例[J].學周刊,2013(28):194.
[4]馬貴云,劉桂紅.用“分數”來管理班級——班主任工作管理案例[J].教書育人,2007(S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