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鋒
摘要:中國古代《中庸》一書里講,“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在新時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思想的強大引領下,公關和諧思想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是相輔相成的,同時也是統一的。兩者的結合,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必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關鍵詞:公關;和諧理念;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內涵;影響;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中央和國家領導人提出,體現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公關作為內求團結、外求合作的傳播溝通藝術,是和諧發展的藝術。
公關和諧理念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涵義
公關是社會組織在運行中為達到了解和合作關系而采取的傳播和溝通手段的科學與藝術。公關理念是影響和制約組織政策和行為的經營觀念和管理哲學,是一種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 “和諧理念”是傳統文化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社會系統各個部分和要素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是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社會。而且各方面利益關系得到有效協調、社會管理體制不斷創新、健全、穩定和有序的社會,同時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
公關和諧理念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公關誕生伊始就具有維護社會和諧發展的天然屬性。公關注重的是過程而社會和諧關注的是結果,但是兩者最終目標是一致的:追求社會和諧發展。在我國,尤其到當代社會,公關和諧理念貫穿社會始終,提出不僅要重視組織利益,而且要重視公眾利益;還要做到組織信息輸出與輸入的對稱,不僅要把組織信息想法向公眾傳播解釋,同時也要把公眾的想法和信息向組織進行傳播和解釋,使兩者能夠相互適應、互利雙贏,從而達到社會和諧統一。公關作為社會組織解決矛盾,化解沖突的管理機制的具體行為,能夠為社會擺脫社會危機困境,謀求社會新的發展平衡,保持社會和諧統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天然屬性。因此,可以肯定的說,公關的誕生伊始就具有肩負維護社會和諧發展的天然使命。
公關和諧理念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有助實現信息傳播的公平、公正性。應用公關和諧理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實現信息真實、有效、及時的傳播是必然結果,因此,對資源合理分配、可持續發展、和諧社會目標建立、權利公平、機會平等、規則統一和人道主義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機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條主線貫穿信息傳播過程,對消除“信息不對稱”,實現信息公開、暢通傳播,進而促進社會的公平公正具有積極作用。
公關和諧理念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有助協調利益關系和化解矛盾沖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必須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矛盾和沖突,公關正好充當協調溝通的功能。公關和諧理念就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原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項功能是人與人的關系上建立相互尊重、互相信任社會關系。正是公關的協調功能發揮作用,減少摩擦、化解矛盾、增強團結,形成互相信任、相互促進和共同滿足,實現共同合作,通過協調公眾中存在的利益、行為和心理差異,化解矛盾與沖突,促進社會良性循環和繁榮發展作用的時機。
組織全體“公關和諧理念”的貫穿始終,有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組織形象靠大家來體現,需要對組織全體進行公關管理,讓全員高度重視組織形象,自覺創建和維護組織形象,做到組織形同一體,這就達到“和諧公關”的境界。普及“公關和諧理念”在信息傳播、溝通、協調方面的和諧協調意識,使組織全員具有公關和諧理念的協調能力,懂得和諧公關的公關的藝術,在社會中推行公關和諧理念,充分發揮公關和諧理念這一“原則”,減少沖突與矛盾,增強協作,使社會風氣向文明、健康的方向發展,也就達到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的。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公關帶來的“和諧”影響
人與社會和諧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核心,而“核心”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是公關和諧理念及指導下的和諧公關行為。一般來說,和諧社會包括三個方面,即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和諧及人與人和諧。其中,人與社會的和諧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核心。人不但有自然屬性,還具有社會屬性,既有獨立的自我,又是社會的一份子。所以,人與社會和諧就是個體利益與整體利益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都必須建立在人與社會和諧的基礎之上。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公關和諧理念及公關和諧行為的上層建筑,起到主導和上層建筑的作用。社會道德要求個體利益服從整體利益,但在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中,整體利益也要對個體利益進行妥協和讓步。原因在于和諧作為一種關系是具有兩面性的,客觀上從關系的兩面性看待問題才能正確的建立和諧關系。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個體達到心理平衡是公關和諧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平衡是人與社會和諧的內在基礎。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表現,它會形成積極的情緒催人奮進;反之,將會形成消極情緒,使人悲觀失望。因此,公關和諧理念有助于調節心態,形成積極心理,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生活。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精神和諧是公關和諧關鍵組成部分。精神和諧主要是指民族精神普遍得到認同、社會精神普遍得到包容、個人精神道德高尚化得到尊重與理解,三者和諧統一。最重要的是精神和諧成為促進人的完善、推動社會和諧的關鍵“推進器”。
結束語
《周禮》一書講,“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和諧社會的提出自古有之,以和諧統御社會萬象方能四方和睦,萬民歸心,社會與群眾統一思想,才能形成強大的生命力。因此。和諧理念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源泉,自古有之,符合全體人民的期待和為之奮斗。
參考文獻:
[ l ]李平亞.《公關實戰精要》[J].中國經濟出版社, 2016.02·
[ 2 ]董源、劉嘉慧.論公共關系與和諧社會的構建 [J] .熱點關注, 2014·
[ 3 ]熊淑玲.談全員公關與和諧社會[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 .
[ 4 ]陳寧偉.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幾點思考[J].決策參考期刊,2016.8.
[ 5 ]任滿麗.公關意思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 .公關世界期刊,2017.8 .
[ 6 ]崔秀芝.公共關系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大有作為[J] .公關世界期刊,20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