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校園的安全與穩定是教育工作有序展開的前提與保障,教育是我國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國家對教育領域,特別是校園平安建設方面的工作極其重視。我們要建設好平安校園,以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來培養人才,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本文以深化平安校園建設的意義為基礎,分析了當前平安校園建設過程中所面臨的難題與挑戰,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與方案,以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安全與保障。
關鍵詞:平安校園;建設;良好教育環境;方案
一、前言
對學生的教育與培養一直以來是我們國家重點發展的內容,所以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不僅是國家和社會對人才培養方面的客觀要求,更是對學生個人發展的保障與基礎。校園的安全與穩定是一個學校展開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與前提,這關系到全體師生的正常學習和工作生活,近年來,隨著校園安全事件頻發,我們意識到平安校園的建設對于一個學校,乃至地區、國家的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深化平安校園建設,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是一項長久且需要我們去堅持的工作,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重要課題。
二、深化平安校園建設的意義
深化平安校園的建設具有多方面的積極重要的意義,對于國家層面來說,它建設平安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校園是我們青少年聚集的主要場所,青少年作為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對祖國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因此保障好他們所處的教育環境和平安校園的建設對于建設平安中國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其次,校園作為一個求學的場所,承載著每一個家庭的希望,每一個學子的夢想,因此它應該是平安、和諧、安全、神圣的,這是作為校園來說應該有所保障的,需要我們來共同建設的。最后,從師生發展的角度來說,平安校園的建設關系到學校里的每一個師生,他們處于校園之中,校園的發展與動態變化與他們每個人聯系緊密,平安校園的建設是每個人的現實需求,因為只有校園平安和諧,才能產生知識與學習,才能保障好師生的正常學習生活。
三、平安校園建設過程中所面臨的難題與挑戰
在深化平安校園建設的過程中,很大一部分的學校面臨著許許多多的難題與挑戰,其中比較突出的方面有以下幾點:
(一)科技帶來的挑戰與影響
眾所周知,科技改變了人們的傳統生活方式和習慣。比如互聯網的引入讓很多的人接觸到了虛擬網絡,而這把雙刃劍給校園安全也帶來了不少的挑戰與影響,面對學生利用網絡這方面的問題,容易給平安校園的建設帶來一定的困難。比如現在網絡發展速度快,垃圾信息泛濫;比如假新聞的爆發式傳播影響到學生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正確樹立;比如各種虛假信息的出現容易迷惑青少年,這樣的負面影響嚴重影響了平安校園的構建。
(二)校園環境的影響
在很多學校門口,我們不難發現其旁邊都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小攤販,他們販賣許多東西,比如文具、食品、書籍、繪本等等,這些東西非常符合青少年的興趣與愛好,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監管力度,校園周邊的食品安全、健康安全等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監督與控制,所以這也是在深化平安校園建設方面所面臨的一大挑戰。
(三)安全意識的薄弱
其實在很多校園安全意外事件中,很大程度上源于師生的安全意識薄弱,他們往往認為意外是小概率事件,不會降臨在自己的身上。但是現實往往是不盡人意的,由于師生的安全意識的薄弱,容易導致校園安全建設方面得不到好的效果,因為我們必須及時的采取相應的措施,以防止校園意外事故的出現,為師生創造一個好的教育環境。
四、深化平安校園建設、創造良好教育環境
面對上述所提出的深化平安校園建設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與挑戰,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點相應的方案來進行預防,以幫助師生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學生各方面的成長:
(一)加強互聯網安全的宣傳與監管
面對互聯網安全與信息等方面的難題時,學校應該要加強與家庭的交流,在此基礎上形成學校與家庭相結合的教育合力,加強對學生互聯網安全等方面的限制與管理。以此來推動學生正確的認識到如何利用好互聯網,而不是利用網絡來吸收一些不良的信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以建設平安校園,創建良好的教育環境。
(二)強化校園周邊安全
校園周邊安全的問題不容小覷,比如食品安全、健康安全等。深化平安校園建設,要強化校園周邊安全的建設,比如實行定期抽檢校園周邊商店的合法性和健康資格,分小組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教育學生如何保護自身的安全。不斷地完善學生的基礎安全設施的建設,以此來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三)加強宣傳教育,深入安全理念
在深化平安校園建設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強對師生安全理念的樹立,大力進行安全宣傳教育,讓師生意識到校園安全建設的重要性,讓他們學習到基本的安全知識、自救知識,比如地震、火災逃生等技巧等,以此來深化平安校園建設,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深化平安校園建設,為師生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推行的一件大事。只有保障好校園的安全,才能更好的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潛能。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來深化平安校園的建設,如樹立安全意識、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的建設、與家長共同對學生實施管理等方法,其實最終的目的都是在于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以為促進他們各方面才能的發展提供切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楊祖平.關于深化高校平安校園建設的思考[J].高教學刊,2016(18):185-186.
[2]趙文曼.深化高校平安校園建設的措施與對策探討[J].科技視界,2014(20):168+199.
[3]王紅云.加強校園安全教育與管理,共同創建平安校園[J].當代教育論壇(校長教育研究),2008(11):56-57.
作者簡介:胡忠陽、男、漢族、湖北人、本科、共青科技職業學院副校長,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