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忠
摘 要:近年來,隨我國社會經濟蓬勃發展,建筑行業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機遇。然而,由于我國發展初期的文化、技術受限,建筑電氣工程在設計方面存在著一系列在發展中遺留的問題。文章從現今的建筑電氣設計體系的現狀出發,列舉了其存在的漏洞,并嘗試給出相應的優化措施,以幫助完成對建筑電氣設施的優化構思,從而推動對建筑行業的未來發展的探討。
關鍵詞:建筑電氣;建筑電氣設計;電氣設計優化
前言:
電氣設計在現代建筑工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完善的電氣設施是對建筑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系數的重要保障。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新技術在各領域進行著對基礎設施的功能、設置上的優化,電氣設施的優化,更是要嚴格把握其現實存在的漏洞,針對性地加以改善。
一、現存問題
(一)設備缺乏細分管理
當下建筑設施中,缺乏對電氣設施的管理細分體系,使不同功能的電氣設施無法得到針對于它們最合理的維護措施與周期安排。
(二)防災害措施不足
電氣設施的重要性與其受到的在極端狀況下的防護措施強度不成正比,缺少防火災、防雷電的機器保護措施的設置。
(三)安全性考量不充分
當下建筑設施中,電氣設施與大部分的建筑接地工程設施一同放置,在操作或維護這一類的消防、監控等設施時,有可能受到電氣設施漏電的影響。
(四)技術自研程度低
我國建筑工程中,電氣施工所使用的電網設施、節能組件,大多為價格低廉、質量較差的產品,缺乏高質量的電氣設備的技術支持。同時,在節能方面的功能也不夠健全,使推動電氣設備方面的節能減排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成為難題。
二、優化措施
(一)建立細分管理機制
在現代建筑設施管理中,要定期對各類設施進行功能、受損度、使用壽命等方面的檢測,并對需要更換的設備組件進行維修和替換。電氣設施的種類眾多,諸如照明、供電、電動引擎、變壓等多種功能的設施,其功能指向與合理的維護周期有著不同的需求。若按照最低時限進行檢修,會造成人力物力上的資源浪費;但若按照最高時限進行檢修,則會造成部分設施無法在合理的檢修周期內得到檢測,可能導致電氣設施功能的失效,甚至造成安全事故隱患。在現行的電氣維修體系中,往往采取寧可年檢浪費人力,不可埋下安全隱患的妥協措施。因此,若要對電氣設施的維修管理體系進行優化,必須建立電氣設施細分化的管理體系,對供電、照明、引擎、變壓等多個功能的各自的維修時間年表,并嚴格依照按表登記的形式對電氣設施各功能模塊的檢修歷史記錄進行登記,供管理人員進行核實校對,保證電氣設施能夠得到正確、高效的檢測。
(二)建立災害防護措施
現今的建筑工程設計中,缺乏對于電氣設施在極端狀況下的應急防護措施的設置。包括火災情況下,電氣設施的消防應急方案;以及在雷暴天氣下,電氣設施對自我設備安全程度的自檢能力與防護設備的啟用。在對該類極端情況的考量上,建筑電氣設計工程方面急需建立合理的體系,以提高電氣系統的應急防護能力。
1.消防應急體系
消防系統是針對于建筑可能發生的火災隱患的應急防護系統,對于電氣設施的防護要采取第一時間發布警報并優先啟動滅火程序進行應急處理的思路。首先在電氣設施的設備間里設置實時溫感檢測裝置與火災報警器,在明確有火災情況的發生或潛在可能性時發出聲光雙形式的警報,通知管理人員進行核實與搶救;同時連通火災報警網絡,進行對消防網絡的火災險情數據的傳輸,在最短時間內地將火災發生的地點、時間進行報告,以幫助消防力量進行及時調配;最后要在電氣設施的設備間設置應急自動滅火器,在發出警報的同時自動啟動,以惰性氣體滅火為主,防止以水滅火導致的漏電危險性的出現,以確保后續到場的電路維修管理人員、消防隊員的施工作業安全。通過警告、報警、自救三位一體的消防應急體系的建立,確保電氣設施消防措施的完善。
2.防雷安全體系
防雷體系的建立需要從設備與空間布局兩方面出發。首先,在電氣工程設計時的材質選取上,要盡可能配備完善的防雷設備,如防閃棒、避雷針等,為引雷裝置設置向下安全傳導的路線,通過鋼筋等設施進行安全引雷,避免雷電直接擊中電氣設施導致設備的損害。同時與周邊建筑的區域避雷網進行關聯,保證能夠及時將能量進行疏散傳導,防止過多蓄積的能量對引雷裝置產生無法控制的破壞進而導致裝置的失靈。同時要確立監控體系,對防雷設備的功能進行實時的監控,使管理人員能夠第一時間了解設備功能是否健全,并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三)提高設施安全系數
在原有的建筑設計之中,電氣工程的設計未能與建筑自身的其他基礎工程建立良好的線路兼容,導致在設施的布局上,一方面在多樓層的電氣設施排布方面呈現混亂的局面。現今高樓建筑越發普遍,超過二十層以上的建筑已成為常態,若未對電氣變壓進行合理的處理,極易導致各樓層電壓的差異與不穩定,要在底層、中層、高層進行至少三個以上的分區域變壓器的設置,提高電氣設施變壓的穩定性,確保建筑電路的安全運作。另一方面,建筑內部的接地系統設置較多,然而電氣設施的布局往往未與它們進行隔離,甚至由于部分工程方為壓縮設施空間,以調配出更多的商業用建筑空間以提高利潤,將大部分的接地工程設施都擠兌在同一個設備間內。這樣的布局極大程度上造成了電氣設施需要與其他的電子機械設備、防火防盜設備共用相同的線路,這使得電氣設施的漏電情況極易在操作其他接地工程的過程中發生,造成安全隱患。因此,在優化電氣工程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各類接地工程與電氣工程之間保持安全作業距離,保證各系統之間的穩定工作,同時也可確保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四)重視技術科研能力
我國電氣工程在初期發展迅速,但在進入新世紀以來,與建筑相結合的電氣工程技術逐漸停滯,發展緩慢。由于建筑廠商對成本的壓縮與對電氣工程的不重視,導致電氣設施高新技術的引進收到阻礙,家庭安全電路、環保轉換電能等電氣領域的新技術無法得到應用。在思考建筑電氣設計優化之時,要堅決摒棄以利潤為先的設計思路,放棄將低廉的電氣設施作為施工建材的首選,要充分利用國家的政策扶持與經費補貼,重視加強電氣設備的技術自研,提高電氣設施對電能的利用率,向節能減排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努力拼搏。同時要以科技為驅動,不斷深化電氣設施的智能化格局,緊跟中國社會的信息化發展節奏,持續推進建筑智能化的發展,使電氣設施的功能運作更加人性化、安全化、智能化。
結語:
建筑電氣設計的優化要嚴格考量電氣設施與其他建筑設施的兼容性,在保證建筑功能安全運行的基礎上,通過對電氣設施的器材選擇、安全措施、布局調配的改良,進行體系上的完善、功能上的健全。只有當建筑電氣設計實現了從技術到體系的全方位優化,才能令其有效地幫助人們居住水平的提高,同時使建筑智能化的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得到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黃春枝.淺析建筑電氣設計存在的問題及主要對策[J].建設科技,201845(2):68-69.
[2]章慶.建筑電氣設計中安全與節能措施的探討[J].綠色環保建材,2018,No.136(6):227+229.
[3]王祁勝.淺談建筑電氣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8,No.529(20):131-131.
[4]吳友發.淺析建筑電氣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措施[J].低碳世界,2015(25):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