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娥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授課的形式被廣泛的運用。在教育中,微課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主要的學科。對于數學的學習可以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本文分析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促進小學生思維邏輯的發展。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形式也在不斷地變化。其中,微課的教學形式被大都數人所接受和使用。微課的教學方式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它簡單便捷,可以集中對知識點進行分析。小學數學在小學階段是主要的學科,是學生邏輯思維發展的基礎階段。學好數學,可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本文對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進行探究,促進小學生思維邏輯的發展。
微課教學的涵義
結合學者的研究,微課程即是簡稱為微課。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學的方式變得更為的簡單。微課就是其中的一種。微課是利用網絡資源,教師將拍好的教學視頻傳于網上以便學生進行學習。但是微課不同于傳統的教學,微課的“微”主要體現在教學時間上,一般不超過10分鐘。由于微課時間的因素,決定教師在使用微課教學時,要將知識的重點、難點等進行提煉教學。微課的教學內容可以多種形式,可以是討論類、實驗類、教學類等等,方便教師進行教學,也有利于學生進行學習。
微課教學的意義
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和學者對微課教學的研究,分析微課教學的意義主要有如下幾點:
學生學習方式方便快捷
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是學生要到學校進行實地的學習,教師與學生面對面進行教學,因此傳統的教學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利用微課教學,教師把一些重點或者是難點知識拍攝成視頻,提供學生觀看學習。這樣的方式打破傳統面對面實地教學的方式,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對教師的微課視頻進行點擊學習,學生可以體驗到快捷方便的學習方式。如有位學生對幾何的知識掌握不透徹,學生可以學習教師拍攝好的有關幾何知識的微課程。教師將有關幾何知識,按照幾何的圖形進行知識的教學。其中有三角形、正方向等等,教師將分一個幾何圖形的重點以及難點的知識進行歸納,學生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學習,重新對知識點進行再次掌握,鞏固對幾何圖形的知識點。
對知識點進行歸納
微課課程是將知識點進行具體的、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微課的教學可以是新課程的教學,也可以是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再次的鞏固。由于微課對時間是有限制的,教師不能繁冗地對知識進行教學,而是挑選出知識的重點以及難點進行教學,為此教師都會將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以便有利于學生進行學習。如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面積的學習。教師對于微課的使用是熟悉的,不能將有關面積的知識點都集中于一個微課上,而是可以將知識點進行羅列,挑選出適合學生學習的知識進行微課教學。有關面積的學習,首先要先對面積的概念進行學習,其次對面積的計算方式進行學習,最后讓學生對面積的學習進行運用。教師按照面積知識學習的步驟,將有關面積的課程拍攝成3個微課進行教學。這樣對有關面積的知識進行具體的歸納,可以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學習和鞏固,學生對知識也有系統的了解。
學生利用碎片時間學習
小學生學習壓力大,一周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進行學習。傳統的教學方式花費學生大量的時間。而微課的教學時間短,學生可以利用碎片的時間進行學習,對學生的學習壓力進行分散,使得學生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集中學習。小學生可以利用手機、電腦等方式,隨時隨地進行微課學習。學生也可以想要學習的時候就點擊微課學習。學生可以在學校放學后,對學校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也可以利用學生課余碎片的時間對新知識進行學校,使得學生提前對新知識進行預習。
基于微課,訓練學生的思維邏輯
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和學者對數學微課的研究,分析利用微課訓練學生的思維邏輯。
設置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明確,可以讓教師更加有目的進行教學,使得教學的效果良好。微課教學時間短,因此教師在進行微課視頻拍攝之前要先將本次微課的教學目標設定好。具體的做法有:一是教師要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數學的學習是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讓學生對想法更加的有邏輯性。教師根據自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了解,了解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方面遇到的難點。另外,教師也要有自己的教學主見,讓學生掌握一些必要的數學技能。二是教師要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在了解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情況后,教師要將學生認為的難點與數學知識學習的重點進行歸納總結,理清楚自己微課視頻教學的順序和內容。三是教師在微課教學之前,要對本節微課教學設置一個清晰的教學目標。如本節微課是對數學分類進行教學,教師就可以把分類的方法作為本節課的重點,目標設定為讓學生掌握具體的分類方式,這樣可以使得教師的教學更有目標性。
數學與生活相融合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也要反饋于生活。因此,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時要把數學和生活相互融合,對學生的邏輯思維進行訓練。教師具體的做法有:一是教師在設置微課知識內容時,可以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將結合。如在學習數的加減法,教師可以采用具體的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教學。“5+5”、“8+11”等等的數學加減法運算,可以采用具體的事物,如“5個蘋果加上5個蘋果是多少蘋果?”、“8個梨子加上11個桃子是多少水果”等等,將生活中買水果與數學的加減法運算相結合。符合小學生學習的方式,也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從而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二是教師可以利用動畫的方式,在微課上加入一些動畫的學習方式。教師可以利用flash動畫方式,將超市的物品與數學分類知識相結合。在微課上呈現出可以將散落在超市地板上的物品,一一對超市的貨架內容和標準進行分類學習。如散落在地板上的物品有各種飲料,超市寫有飲料類的貨架,教師點擊鼠標將各類散落的飲料分類到飲料類貨架上。這樣有關數學和生活的動畫學習方式學習數學分類知識,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興趣,從而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微課的教學不單單是教師專門知識的講解,也可以采用教師講解與學生學習的方式。具體的做法有:一是教師要將知識學習與練習相結合。教師可以在知識講解的微課程結束后,設置一個當堂作業練習。學生不僅有對知識的學習,還能掌握知識,學生在微課程進行作業練習,可以讓學生對知識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另外,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思考,引導學生自動思考。微課還可以設置評論。教師可以將微課中問題的提問,讓學生通過評論進行回答。教師可以通關評論,了解學生思考的情況。再根據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對知識學習,使得學生的邏輯思維可以得到發展。
微課被廣泛適用于教學。微課給教學帶來許多便捷優勢。教師也應該更好地掌握微課的使用方式和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的數學邏輯進行培養和訓練,使得學生的邏輯思維有所發展。
參考文獻:
李琛.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教學與邏輯思維培養[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8年10期.
高雅文.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