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摘 要: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工作離不開能源,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讓人們對能源的使用量越來越大,這樣一來就加大了工程建設變的難度。而其中電力工程勘察設計技術是電力工程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由于此項技術對于隨后的工作進展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得到相關工作者的高度重視,這樣一來就會加強電力工程建設的效果。
關鍵詞:電力工程;勘察技術;創新應用
我國經濟的提升,讓很多行業都加大了對于電能的使用量,要是無法擴充電力工程的規模,那么就不能夠達到理想的電能使用要求。所以我國要在今后重視對于電力工程的建設,并加大投入力度,對過去的電力勘察設計技術所具有的問題進行改善,這樣一來就能夠確保電力工程的建設質量。
一 目前我國電力工程勘察設計技術發展所存在的問題
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電力工程建設工作還處于發展中階段,盡管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不過從整體上來講,還和發達國家存在明顯的差距,在諸多技術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同時電力工程建設還受限于很多因素,造成電力工程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勘察設計是電力工程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但是過去在進行電力工程建設期間存在大量的問題,從而始終無法提升勘察設計工作的效果,而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
(一)勘察設計整體質量水平較低
在對電力工程建設期間,電力企業會讓專業設計企業來負責勘察設計,不過由于電力工程還屬于發展中階段,因此各項監督還不是很完善,從而啟用了大量的資質條件不符合要求的設計單位。而且一部分設計單位為了可以獲得項目負責人的青睞,在競標期間會盡量的壓低競標價格。此外在進行勘察設計期間,設計企業為了能夠得到理想的經濟收益,而忽略了細節工作,而且在工作時間和工作量方面也不是很充足,從而導致相關的勘察數據沒有有效性,所以無法提升勘察設計工作的質量。
(二)地質勘察和基礎設計的周期比較短
在建設電力工程的過程中,地質勘察和基礎設計是非常繁瑣的工作,有關企業和工作者要通過深入到現場進行認真的勘察、分析等工作,才可以掌握有關的地質資料和參數。因為受限于電力工程的工期,地質勘察和基礎設計的規定時間非常短,但是工程設計企業一定要在得到地質勘察報告的情況下才可以開展隨后的工作,因此這就造成地質勘察和基礎設計工作存在周期短的情況。
二 電力工程勘察設計中技術的創新應用
想要讓電力工程得到良好的建設,那么就要提升勘察設計的效果。相關工作人員要合理應用和創新電力工程勘察設計技術,這樣一來就會提升電力工程的建設效果。而怎樣才可以對電力工程勘察設計技術進行正確的使用便成為了相關工作者所主要研究的工作。一部分具有豐富經驗的工作人員在經過多年的研究后了解到,在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中,技術創新是尋求企業發展的主要渠道,而電腦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進步也使得勘察設計技術逐漸的實現了現代化、自動化,這因此提升了勘察設計的效率,同時對于帶動電力工程的建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從相關工作者的角度講,要緊抓機遇,來對電力工程勘察設計技術進行創新。那么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討論一下相關的話題:
(一)地質勘察的新技術
在對電力工程進行勘察設計期間,最好采用遙感技術、GPS技術等全新的技術,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地質勘察的效果,同時還能夠確保地質勘察報告的真實性。而若想改善過去地質勘察方式無法精準的獲得相關地質和設計參數的情況,那么就要在地質勘察期間采用全新的現場勘察和實驗室檢測技術,這樣就能夠得到精準的設計參數,同時還能夠準確的判斷出巖層的性質、變形情況、極限承載力等特點,這樣一來就能夠順利的開展電力工程基礎設計工作。
(1)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能夠改善過去勘測方式中由于交通不方便、勘察環境差所引發的眾多困難,同時還能夠采用遙感技術來制作高水準的地圖,并且會讓圖像信息更為的清晰。此外還能夠掌握地質的實際情況,這樣一來就可以提升勘測的質量。而在對方案進行設計期間,可以運用遙感技術來精準的獲得所處地段的地形地貌的相關數據,和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信息,而且還可以確定變形監測點遙感地面控制點、附近的電力線路鋪裝狀況等,這樣一來就可以掌握地質的具體狀況。
(2)GPS技術
采用GPS技術能夠給電力勘測工程創造出空間的參數基準以及大地控制網,并在電力勘測工程中完成收集空間地理數據的工作。同時還可以融合空間地理信息,來避免電力線路遭到地質災害。全數字攝像測量技術還可以對電線路進行輔助勘測設計,和采取數據處理,高程控制等工作。
(二)加強地基、基礎方案與設計參數的技術分析
在對電力工程進行勘察設計期間,要認真的研究地基基礎的勘察結果,這樣就會提升基礎建設的質量。在工作期間,要對現場勘察的實際情況和電力工程的負載情況進行充分的研究,這樣就能夠保證技術的使用效果,同時還可以為電力工程帶來理想的經濟收益。目前我國普遍運用的是電腦技術來對有關參數進行分析,從而保證了電力工程的整體性和使用期限。
(三)克里格法的應用
在對電力工程的巖層性能進行分析期間,想要能夠提升精確度,通常會采用克里格法,而采用其中的高密度點法,可以獲得精準的勘察結果。此外在對電力工程進行巖土勘察期間,想要精準的掌握巖層的承受力特征和有關的參數,那么最好采用回歸分析技術,并結合克里格法的統計功能,來對有關的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在通過電腦系統的處理后,就能夠給設計工作創造出具體的數據資料。
三 工程實例分析
我們主要是以某電力隧道工程為例來詳細的研究勘察設計技術的使用和創新工作。在此工程當中,隧道總長達到了164m,埋深為100±0.3m。在通過地質勘察后,工作者掌握了以下的數據,工程所位于的區域的地下水位埋深在8.6m-9.1m的范圍,底層從上到下依次為:人工填土層,厚度在2.4m到4.7m之間;粉質粘土層,厚度在1.8m到3.1m之間;粉土層,厚度在3.4m-3.7m之間。砂卵石層,厚度在3.4m-3.7m之間。工程所處的地土層主要是將砂土來當做充填物,并往里面放入了30%的礫石。依據此工程的建設規定和施工方式來看,設計工作者在進行基礎設計過程中主要采用了符合使用要求的“馬蹄形”斷面。而通過此工程的地質和水文情況,和隧道的寬度、埋深等,設計工作者確立了有關的技術參數,比如:三心圓是隧道斷面的重要構成部分,毛洞的開挖跨度和高度要分別保持在4.65m和4.33m,同時還要留有內空間,大小為2.4×2.2m,這樣一來就能夠構成滿足有關需求的供箱形電力隧道。
結束語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能夠了解到, 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電力工程建設工作還處于發展中階段,盡管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不過從整體上來講,還和發達國家存在明顯的差距,而且在諸多技術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這就要求相關工作者要掌握地質勘察的全新技術、并加強地基、基礎方案與設計參數的技術分析。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相關工作者要積極努力,大膽創新,爭取研究出更為先進的電力工程勘察設計技術,從而讓電力工程能夠得到更好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馬超,馮立楠.電力工程勘察中的電纜測量技術[J].科學技術創新,2018(28):165-166.
[2]張雷.電力工程勘察設計中新技術的應用[J].民營科技,2015(07):57.
[3]謝世煊.電力工程勘察設計中技術的創新應用[J].科技風,2013(19):134+136.
[4]龐博.電力工程勘察設計中技術的創新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