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榮
產后月經不調是一種產婦常見的疾病,若出現這類情況,產后女性不必驚慌,認真對待認真調理即可治好。但是也不能不理,月經不調對人體的健康是有一定的傷害的。
產后月經不調概況
產婦生了孩子之后,體內的雌孕激素水平可能會加速下降。主要是因為分娩之后,激素水平會經歷一個變化過程,會促使內分泌產生生理變化。進而導致月經不規律現象出現,臨床上我們把產后的月經不調,分為正常和異常的。
部分女性朋友生孩子直到斷奶前均未來月經,這類則考慮是泌乳素的升高或者哺乳引起的,可以視為正常。若產后月經周期不準,提前或推后,經期超過7天,或14天才干凈,且伴隨著下腹疼痛,則認為是異常。
產后月經不調的原因
但是不能因為產后本身可以出現月經不來、月經推后,就所有的不來月經都不管,所以,建議大家產后出現月經的推遲,可以觀察一段時間。部分女性在生產過后會碰到月經不調,怎么辦呢?首先我們要了解產后出現月經不調的原因,同時明確此階段避孕的重要性,這時候還是有可能懷孕的。
1、受產后情緒的影響,導致激素分泌不穩定。日常生活情緒波動較大,極易發火或焦慮,睡眠不足。
2、產后月子期間受寒或受到精神刺激,導致內分泌異常。
3、產后機體分泌失調。
4、產后服用藥物,影響月經。
產后女性最容易忽視月經問題,誤認為不來月經或月經失調是產后的正常表現。其實并非如此,產后月經不調考慮是身體出現了問題,或身體發出的警告。月經不來雖然有可能是正常的,也有可能是異常的,在就診時,醫生說沒問題,就有可能是產后由于激素水平的變化引起的月經稀少,回去觀察就行。
若你出現產后月經不調,首先需要考慮是不是懷孕了。比如經常有生了孩子之后的女性喂奶期間不來月經,然后幾個月后檢查,發現懷孕了。
若月經量減少,需要引起注意,女性朋友產后由于一些生理的變化,產婦可能出現不來月經,是因為懷孕期間雌激素、孕激素,甚至泌乳素都有變化,和非孕期間的激素水平不一樣,突然之前的激素下降,可能會出現月經延遲的情況。我們要注意哺乳期產婦泌乳素水平的改變也會導致月經推遲。
產后月經不調的治療及調理
產后月經不調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于生理的原因導致的月經不來,主要表現為月經的推遲或者是月經不多。也有一種情況是異常的,如果出現月經淋漓不盡、出血頻繁等異常,需要就診。產后月經不調治療,主要如下。
1、產后媽媽經期不規律考慮與內分泌、器官病變或藥物有關,若出現這類情況,應當勞逸結合,多注意休息,及時補鈣,同時還需要加強身體的營養及維生素供給。保持適當的運動,注重內分泌的調節。產后開展適當運動,能夠提升機體免疫力,加速氣血運行。但也需要注意休息,做到勞逸結合,不可過度疲勞。
2、部分產婦在生育階段,出血量較大,若此時月經量過少,則認為是血虛導致。此時需要注重補充營養物質,多食補氣血的食物。在月經來臨時要及時補鐵,避免貧血。
(1)若判斷為垂體功能導致的月經不調,需要避免交替使用避孕藥,避免長時間服用避孕藥。
(2)若月經量過少,則要注重子宮保養,避免做損害子宮內膜的手術,注重垂體功能。
(3)若月經量過多,且伴有血塊,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對癥治療。
4、若確診為無排卵型月經產后月經不調,應當積極開展孕激素治療,可服用黃體酮膠囊,每晚服用。
5、產后月經不調女性朋友應當合理控制飲食,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主要是避免辛辣食物加重病情,杜絕便秘情況的出現。其借助飲食搭配,合理進行調節,適當補充鈣質,比如:可多食用一些絲瓜,加速血液及靜脈的流通,清熱解毒。還可多吃羊肉粥,補血止痛。
6、心情憂郁或沮喪會導致月經量減少,甚至出現閉經現象。若心情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則容易導致月經周期紊亂,使得月經提前。產后要保持愉悅的心情,減少心理壓力,及時調整情緒。切記在月經來臨前,需要保持穩定情緒,不可出現太大的情緒波動。
7、產后女性朋友還可以進行自我按摩,注重腹部保暖,多按摩腹部或相關穴位,有利于子宮的恢復。每晚泡腳,可加速腳底血液循環,保障子宮血液流暢,避免子宮受寒。
總而言之,女性朋友若出現產后不來月經的情況,如果不是因為哺乳的原因或者懷孕的可能的話,建議到醫院做詳細檢查,對癥治療。若發現月經不調,需要及時就診,聽取醫生的建議。若未發現明顯異常,則借助飲食+情志調理,保持愉悅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