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歡
小兒頭痛作為最常見的一種兒科癥狀,每10個兒童就有1人或每4個青少年就有1人飽受頭痛之苦,嚴重影響到了兒童的學業,父母的工作。對兒童的健康、心理情感發育造成了危害。但是目前對其認識不足,也沒有得到正規的治療。且當前學習緊張,升學競爭激烈,發病率也不斷攀升,最新統計,一年的總患病率為11%。男性6%,女性15%-18%。終生患病率至少18%,因此小兒頭痛問題已經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引起頭痛的原因復雜,為此千萬不能忽視小兒頭痛造成的影響。
一、小兒頭痛的原因
頭痛通常指頭顱上半部疼痛,不包括面部、咽喉及耳內的疼痛。疼痛是由腦神經傳導,有第I、II、III、V、Ⅸ、X對腦神經參與。但凡有這些神經分布的頭部皮膚及皮下組織、帽狀腱膜、顱內外血管、顱底部的組織,如硬腦膜、大腦鐮、小腦幕等均有痛覺。神經纖維被壓迫牽拉、炎癥侵襲都引起疼痛。
常見的病因分顱內疾病,各種病原微生物以及寄生蟲引起的感染,顱內的腫瘤,外傷或自發引起的顱內出血,以頭痛為表現的癲癇,先天性顱腦畸形,良性顱內壓力增高,腰穿術后;頭部顱外疾病,臨近的器官也容易波及,常見的眼部疾病,如屈光不正,眼眶內腫物,鼻部有急慢性鼻炎、鼻竇炎,耳部的中耳炎,乳突炎,口腔的齲齒、牙周炎及膿腫,顱骨骨折引起頭痛,甚至頭頸部肌肉持續收索都會引起肌緊張性頭痛;全身性疾病也會引起頭痛,如發熱、高血壓、中毒、缺氧、腫瘤轉移到頭部、甲亢、尿毒癥、藥物副作用、精神心理因素等等。
小兒頭痛多是發熱,腦血管擴張引起,年長兒多由于缺乏足夠的高質量睡眠,情緒緊張、視力疲勞,臨近組織五官炎癥等因素引起,少部分因頭顱外傷,微生物感染顱內,極少部分腫瘤引起。但是由于病因多樣,情況復雜,延誤治療引起后果嚴重,故兒童在出現頭痛時一定要及時就醫,規范檢查治療。
二、頭痛警訊
頭痛可為一側額、顳、頂、枕部,可擴散到半側或整個頭部。可脹痛、搏動性頭痛、陣發性頭痛或是持續性頭痛,有些出現人格改變、眼球運動異常、肢體無力等。小嬰兒不能言語,可表現劇烈哭鬧不能或不易安撫,嘔吐、拍頭、抓發、發熱、抽搐、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等等,皆是比較危重的信號,需要立即就醫。必要時做相關檢查如查血、腰穿、頭顱CT、MRI、腦電圖等,不必擔憂電離輻射,很偶爾的檢查在安全范圍內,對人體不造成影響,遵醫囑執行,切勿猶豫耽擱,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三、頭痛的預防
對于大部分良性頭痛患兒來說,這是必須要在正規醫院請醫生及時的排除潛在的高風險疾病隱患,僅針對青少年坐立姿勢不正確,用眼不衛生,長期視疲勞引起視力下降,屈光不正,過度緊張等問題引起偏頭痛或者緊張性頭痛,可以確保兒童充足的高質量睡眠,適度運動減壓,高溫高濕環境避免暴曬,看書寫字坐姿正確,平時抬頭挺胸不埋頭看手機含胸弓背,避免飲用咖啡、茶葉等刺激性飲料。關注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父母必須要與兒童共同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作好他們的榜樣。
結束語:重要提示,小兒頭痛請家長朋友密切觀察,引起重視,出現情況盡早就醫,避免延誤,切勿自行使用止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