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偉
一、大學英語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多數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處于以基礎教育為目的的通用英語學習階段,通用英語可以幫助所有不同專業的學生掌握共同的語言技能。通用英語適用于各個專業的學生,它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學習技能以及語言體系,但不能針對某一專業培養學生的英語交流和應用能力。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點是在培養學生堅實的通用英語基礎上,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專業英語學習意識和學習策略。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專門用途英語的課程設置是我國現階段大學英語教學所承載的艱巨任務。結合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高校、不同專業的大學生積極開展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將順應國際社會對于國際化卓越人才的發展,滿足國家對于各個行業內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需求。
二、專門用途英語(ESP)概述
ESP是是從國外引入的一種英語教學方式,我國的英語教學專家們將其翻譯為“專門用途英語”或者“專用英語”。專門用途英語是指與某種特定職業或學科相關的英語教學方式,其課程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培養目標或特殊需要來開設的。目前,專門用途英語的明確定義可以從《上海市大學英語教學參考框架(試行)》中找到。從1979至今,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在目標、方法、內容等方面經歷了不斷的調整,其目的在于使英語教學更加符合社會的需要和國家經濟文化的發展。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日益融入世界,英語又是世界通用語言,客觀上要求改革大學英語教學,以培養更多更好既具有專業知識又具備良好英語能力的人才。
三、大學英語教學引入專門用途英語(ESP)的必要性
1.明確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提升大學英語教學水平
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仍普遍存在目標不明確的問題,致使出現了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學習效果不佳等情況,更不用說我省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此類問題了。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入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正是此次英語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其目的就在于要解決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那么,引入 ESP以后,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也就更加明確了,即:“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學術英語交流能力,使他們能用英語直接從事自己的專業學習和今后的工作,在自己專業領域具有較強的國際交往能力;在提高學術交流能力和學術素質修養的同時,培養他們的人文素質修養,提升他們跨文化交流、溝通和合作,以及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笨梢?,這樣的教學目標結合了學生的未來專業學習、研究以及交流的實際需要,必然會使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和興趣,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在教學相長中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2.培養優秀的英語實用人才,服務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發展
大學英語教學主要是基礎英語或者綜合英語的教學,檢驗教學效果的手段主要是國家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或者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通過率。但是,學生即使通過這類考試,在實際工作中并不一定就具備相應的使用英語的能力。如在國際藏毯展覽會上,高校志愿者們提供的英語翻譯服務磕磕絆絆,力不從心;大學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需要閱讀英語文獻,大學卻沒有相關的英語課程支持他們的研究活動。實際上,ESP正是符合這樣需求的一種教學理念和方法。ESP引入大學英語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會改變英語水平唯考試成績論、與實際需要相脫節的現象,將會更加切合學生學習、工作的實際需要,更加切合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大學英語教學只有切實地與學生、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不斷提升教學水平,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實用人才,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四、專門用途英語在大學英語(ESP)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以需求分析為基礎的教學目的
專門用途英語是大學英語教學目的轉變的重要手段。大學英語教學不是一門專業課程,而是具有工具性的學科,它要滿足專業性和社會性需求。大學英語教學不應該是自我封閉的,而是應該結合專業實現有效的教學目的,即培養出兼有學術素養和職業素養的優秀人才。大學英語教學的成功標志不是四級、六級的過級率,考研的過級率,跨文化交際知識多么豐富,語法基礎多么扎實等,而是培養學生專業英語學習的能力和工作后的專業英語能力。大學英語教學中開設專門用途英語課程首先應該以學生和社會的需求為基礎定位教學目的。傳統的以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為中心的教學目的已經不適用于專門用途英語教學。
2.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大學英語教學逐步從側重語言技能型,轉變為語言技能與知識內容并重型,甚至是側重知識內容型教學。專門用途英語需要一個真實的語言環境,即在逼真的語言環境中促進學習者的語言順應和遷移。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動機,開拓視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提高學習能力,最終實現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目的,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效果。
3.以能力提升為導向的師資建設
專門用途英語教師師資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是掌握專業知識,其次是掌握 ESP 教學理念和方法。語言教師需要轉變觀念,學習研究某個學科專業的基本知識、原理,掌握專業知識理論框架,理解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同時,語言教師還要鉆研ESP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提供給學生專業相關的學習材料,設計符合學生語言水平和專業水平的教學任務,學生完成任務之后應給出準確的評價、反饋及指導意見等。專門用途英語教師培養可以通過與專業教師合作教學和參加ESP教師培訓來完成。學校提供平臺,使語言教師和專業教師進行合作教學。專業教師可以幫助語言教師理解并熟悉專業知識,對于教學重點難點進行研究探討。語言教師可以在專業術語、語言技能提高、語言面貌方面給予指導和建議,達到專業英語教學的最佳效果。
五、結語
隨著我國與國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加,高校需要為地方各方面發展培養實用人才,在我省高校引入 ESP教學將是勢在必行,那么如何將ESP教學與現有大學英語教學有機地融合起來,大學英語教師如何轉變觀念以及如何發展自己都是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本文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總課題組子課題《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課題編號:JKS81284)最新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蔡基剛.中國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發展回顧、問題和任務[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5(03).
[2]王守仁,王海嘯.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發展方向[J].中國外語,2011(05).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總課題組子課題《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課題編號:JKS81284)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