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珍
摘 要:為號召國家規定的明確要求,許多學校都對小學生的課程進行了調整,毛筆字作為中國的國粹之一,理所應當的被納入小學生必修課程當中,該項規定對于培養中小學生掌握硬筆書法以及毛筆書法的技能,傳承中華傳統技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書法課實際進行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
關鍵詞:書法教學;小學生;毛筆書法
前言:毛筆書法作為我國藝術寶庫的瑰寶之一,將毛筆書法課程加入小學課程是勢在必行的行為。雖然現如今,在小學的毛筆書法課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許多需要改進的問題,但是大力推廣毛筆書法這件事絕對不能放棄。我們可以在不同的角度對小學生的毛筆教學中進行分析改進,從而提升毛筆教學質量。
1.小學開展毛筆字教學的意義
在前些年的學校學習中,毛筆字課程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只存在于藝術生課程當中,因此對于毛筆字的推廣存在極大的局限性,應國家相關規定在各地方、地區的中小學開設毛筆字課程這一舉動,不僅能夠在全國各地更大范圍的進行書法技能的推廣,而且從小培養孩子們對于中華傳統的興趣,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推動中華傳統技能的傳承。
在小學中開展毛筆字教學不僅是對祖國的花朵的一種培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各地學校老師的專業技能以及教學能力的一種考驗,促使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
2.小學毛筆字教學的現狀
2.1學生缺乏學習毛筆書法的興趣
通過此前一段時間的毛筆字教學活動,我們能夠發現對于毛筆字教學課程順利進行的阻礙之一是學生缺乏學習毛筆書法的興趣。
在小學中實行毛筆字教學,由于接受課程的對象都是6歲至12歲的小朋友,天生好動活潑的性格是大多數,在動手實踐的課程中,經常會出現叫喊、打鬧等不好管理的現象。由于孩子們的心思并沒有放在毛筆字學習上,興趣也不容易培養,經常會給課程教授者造成困擾。
2.2教學觀念和模式方面的問題
雖然在如今許多學校已經招聘年輕有活力的教師來對小孩子進行教授,但是由于教授者受教育方式仍然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新時代小孩子的教授方式仍然受到教師兒時的受教育方式的影響,這就嚴重的影響到了現如今教學進程的進步。如今的小朋友所接觸的世界與大多數教師小時候所接受的東西不同,因此對二十一世紀的小朋友進行的教育方式也應該隨時代的進步,小朋友們的接受程度而有所改變。應該要努力培養教師們的教學能力,使教師的授課能力也與時俱進,進行創新型教學。
3.優化小學毛筆字教學的措施
3.1直觀示范
3.1.1例子示范
用實例的方式形象直觀的為小朋友展示書法的魅力。對于年紀較小的小朋友來說,圖畫相比文筆更具吸引力。在大人世界中的文字對于孩子來說距離太遠,轉變為利用孩子們的語言與孩子進行溝通會使事半功倍。
3.1.2多媒體示范
在現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小孩子也接觸到了許許多多的電子產品,但是處于對孩子成長受到影響的擔憂,大多數家長都會對孩子進行電子產品的隔離措施,或者是短時間接觸,也是因為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對多媒體會更加充滿興趣。在多媒體中進行毛筆書法的過程展示,像動畫一樣抓住孩子的眼球,加之教師的語言講解,在視聽兩個方面加深對毛筆學習興趣。
3.1.3對比示范
將不同的毛筆字進行對比展示,能夠使不同點更加突出,優缺鮮明展示。可以將不同字體的毛筆字進行展示,也可以將,美丑不同的兩個字進行展示。當好看的字與不好看的字放在一起時,更能夠凸顯出“美”的字為何“美”, “丑”的字為何“丑”,使學生的印象深刻,有助于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正確的筆畫的基本寫法。
3.2形象剖析
3.2.1巧借比喻剖析筆畫形狀
文字本身是象形而來,每一個文字背后都有其具體含義或者是故事,將故事與文字本身結合,增強文字的記憶點,對于小學生的毛筆字學習更加有利。小孩子本身想象力豐富,對于沒有接觸過的事務充滿想象力,喜歡聽故事。如果用比喻的方式進行教學,相對比傳統的通過多次書寫生硬記憶那些固定的筆畫與讀音,更容易被小朋友所接受。比如教“旦”的最后一筆時,可以比作“一根長長的扁擔桿”,整個文字比喻為“太陽被擔在扁擔上”。
3.2.2善用故事剖析運筆
不僅文字可以用故事進行強化記憶,書法的學習過程中,運筆也可以運用故事進行強化記憶。整個文字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在書寫文字的過程中的每一筆則是這個故事中的每一個細節,只有細節都是相似的,故事才是同一個故事,文字的臨摹才有其存在的意義。比如“旦”這個字整體來說是“太陽被擔在了扁擔上”,上面的“日”字則可以象形為天上多了個太陽被后裔射中了一箭。
3.2.3利用形象生動的描述剖析結構
要想寫好毛筆字就一定要重視對字體的間架結構的掌握。有的字是上下結構,有的字是左右結構,若是結構寫的不對,那字也就是不是那一個字了。在對文字的結構學習中也可以運用比喻或者故事的方式進行。像“還”字屬于半包圍結構,可以在教學中加入故事“從前有個人借了錢沒有還錢,別人就把他圍了起來,這里要注意暴力行為是不好的,但是也警示我們借了別人的東西一定要記得按時歸還。”如此教授既可以讓小朋友們學習的新的字體結構,還教授了他們做人的道理,可謂一舉兩得。
小結:我們應該在提高學生興趣,提高老師教學能力,創新教學模式等多個方面,全面的進行改進,推動毛筆書法的推廣與發展。在對小學生的教授過程中,應該注意以孩子的角度對其進行教授,以孩子們本身能夠接受的程度之上因材施教。可以利用例子示范、多媒體示范以及對比示范的方法加入到課程教學當中;也可以在筆畫形狀、運筆以及框架結構的教學中巧妙地運用比喻的、講故事的形式實行。
參考文獻
[1]趙淑霞.如何培養小學三年級學生寫毛筆字的興趣[J].甘肅教育,2018(11):91.
[2]于杰. 小學毛筆書法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
[3]王鄰霖,梁瑞娟.基于“以賽促學、促教”認知教學體系的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研究——以毛筆字技法與剪紙拼貼在招貼設計課程中的應用為例[J].智庫時代,2019(2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