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摘 要:信息技術的開放利用已經普及我們的教育教學領域,英語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在教學中起到了改革、探索的重要作用。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會很大地提高我們英語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興趣;合理的整合;創新能力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教師和學生們可以通過電腦和手機獲取很多信息。時代的進步信息技術在我們課堂教學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有機整合不言而喻,將信息技術用之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來,順應了課堂教學改革的趨勢。合理恰當的在課堂上應用信息技術很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使課堂環節變得生動有趣,教學資源得到了得到充分的利用,學生的參與學習的激情得到了提高,活躍了課堂氣氛,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了孩子們學習英語的信心。
一、借助信息技術豐富小學英語課堂
小學英語課堂需要學生模仿、表演,借助課件中的動畫意境來感受生活中的真實的語境。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科目進行整合,主要體現在有聲音、有畫面、有情境、能滿足學生的多種感官。小學生處于形象思維的年齡段,他們喜歡聲圖并茂的教學資源,所以有聲有色的畫面更能吸引他們,使原本枯燥的的教學內容變得有聲有色,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比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Colour》這一單元時,我利用多媒體出示各種顏色,如:紅色的蘋果、黃色的香蕉、紫色的葡萄等。當孩子們看到這些形象的圖片時,注意力一下就集中了。然后,讓學生自主選擇一些圖片進行對話演練,這樣,既滿足了學生們的感官也豐富了對話操練的內容,同時也突出了本課的教學教學重點、難點。學生們對本課的知識有了更深的了解。學生在這種真實的語境中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二、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意義
傳統的課堂教學已經根深蒂固的形成了一種模式。很多教師依然在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教師講的多,學生說的少。久而久之就對學習產生了依賴性和懶惰感,他們不愛思考,不愛積極參與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利用信息技術與課程進行合理的整合利用,則能使學生由原來的“填鴨式教學”學習方式轉變為“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進而提高學生獲知識和處理本課教學內容的能力,學生們獲得了全面發展。在進行信息技術與英語合理優化整合時,教師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素材簡化教學內容。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是我們教師教學改革的一個新趨向,所以,在我大喊著課程改革時,我們應該積極主動的尋求一種新型的適合本學科的新型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而使學生的聽、說、讀、演獲得全面發展。
三、掌握學生的特點,合理運用信息技術
實踐證明,當教師把要所教的內容以課件的方式出示,更加能吸引學生的眼球。信息技術呈現給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生更加直觀的獲取本課的單詞和句型。因為信息技術主要是以視頻、動畫、圖片等方式來出示給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由于受學生的年齡的特點,動畫、色彩、生動的圖片、動聽的音樂等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What’s your number ?》一課中,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我利用PPT快速的出示數字圖片,one、 tow 、three、 four、 five…讓學生瞬間記憶,看他們在短時間內能記住幾個單詞。本活動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們學習的熱情,他們爭先恐后的回答我的問題,一比高低。我們在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我們教學時,我們要根據學生年齡段的特點合理利用。對待低年級的孩子畫面不用太長,動畫內容不要過多,尋求一些色彩鮮明亮麗,文字簡短操作方便的PPT。對待高年級的學生,畫面要豐富,語言要增加難度,操作可以加大難度,可以設置一些競爭型的游戲,引發學生探索知識的動力。
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教師要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確定適合孩子們年齡特點的課件。利用課件找到一種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因為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枯燥的講解已經滿足不了現在學生的需求了,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后,可以靈活、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做的輕而易舉,學生學的輕松有趣,教學環節也因此有了提高,從而學習們更加喜歡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