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艷
摘要:深度學習理論是指通過全面調動學生的神經系統與思維能力來優化學生學習程度的一種教學理論,能夠促使學生切實理解知識的內涵與本質,便于學生積極內化所學知識。其中,古詩文是高中語文學科的重要資源,便于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使其感受博大精深的語言知識,需要通過深度學習改革來優化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此,高中語文教師便要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引導學生層層剖析古詩文作品的內涵。本文將從組織文化背景調查活動、組織古詩文閱讀探究活動、組織古詩文主旨交流活動三個角度來分析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如何以活動來促使古詩文教學的深度改革。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文、學科活動、深度學習、策略探析
客觀來講,常規的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知識本位”問題,教師會事無巨細地為學生解釋古詩文知識,布置高強度的知識識記任務,使得學生對古詩文作品的理解十分膚淺、片面,難以深入體會古詩文為何在中華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影響了高中生文學鑒賞、文化認知與傳承等素養水平的健康發展。針對這些現實問題,高中語文教師要注意豐富以學生為中心的古詩文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深度閱讀,切實發揮古詩文資源的教育作用。
一、組織文化背景調查活動
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識是促使高中生深入探究古詩文作品內涵的基本前提,影響著學生的閱讀理解與文學鑒賞感悟。其中,有不少學生不喜歡學習古詩文的直接原因便是他們不喜歡古詩文的語言表達方式,也不了解古詩文作品的文化內涵,經常出現理解誤差,也就因此深受打擊,無法積極投入自己的思維認知經驗。為此,高中語文教師便要積極完善文化背景知識的調查活動,讓學生們養成在語境、背景知識下閱讀古詩文作品的思維習慣,保證學生可以準確理解古詩文作品所要傳遞的中心思想。
就如在《離騷》一課教學中,我就讓學生們積極展開了文化背景調查活動,希望學生們可以通過實踐了解《離騷》一文的寫作背景以及作者屈原的人生經歷,以便學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離騷》一文的主旨思想。比如,有的學生通過調查了解到,《離騷》是古人屈原通過描寫自己的生活理想與未來理想抱負而創作的一部文學作品,反映了屈原內心渴望革新、創新的堅定理想。也有部分學生通過文化背景知識調查發現屈原的一生發展十分坎坷,最終也受到奸人所害而投江,所以在誦讀《離騷》時變得更加感性、婉轉。其中,少部分學生調查了《離騷》一文在古詩文領域中的藝術地位,懂得《離騷》開創了中國文學上的“騷”體詩歌的局面,大大影響了后來的文學發展。在語文課上,我讓學生們積極分享了實踐所得,通過豐富的活動優化了學生的文化知識儲備,便于學生展開深度閱讀。
二、組織古詩文閱讀探究活動
常規的高中語文古詩文閱讀課以教師傳遞、歸納語文知識為基本方式,學生們無法展示自己的閱讀思路與閱讀理解,并未深入作品內容去進行個性解讀。然而,新課改已經指出閱讀是個性化的思維活動,教師需要通過探究教學方法來保障學生的能動性。為此,高中語文教師在組織古詩文閱讀教學時,也要積極完善閱讀探究,讓學生們能動地分析古詩文作品,促使學生真正實現深度閱讀。
就如在《孔雀東南飛》一課教學中,我就將5個異質學生分成一組,設計了小組合作探究任務:梳理課文的故事線索,合理劃分段落,翻譯文本;認真分析課文人物的性格特點;從課文中找出例句去分析賦比興與浪漫主義手法的表達效果;提煉課文中的文言實詞、一詞多義、偏義副詞、古今異義詞等基礎知識;分析作者創作《孔雀東南飛》一文的意圖與想要表達的主要思想。在閱讀探究中,學生要互幫互助,合理分工。比如,學生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輪流朗讀、翻譯課文,借此檢測本組學生的古文誦讀能力與文本理解能力。然后,小組則可根據誦讀感悟去探究本文的故事線索與發展過程,進而再對本文語言展開個性化鑒賞即可。其中,有不少學生會在小組探究活動中產生多元理解,難以形成統一結論。針對這一現象,各個小組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堅持求同存異的原則,積極展開思想交流,客觀展現自己的閱讀理解,由此促使學生獲得多元的閱讀感悟。
三、組織古詩文主旨交流活動
深度學習的基本特征是學生們不僅可以準確理解知識內涵,還能結合自己的人生體會創造性地應用所學知識,而古詩文學習活動同樣也需要學生進行創新遷移。面對這一需求,高中語文教師可以積極組織古詩文主旨交流活動,讓學生們自主解讀古詩文作品,引導學生進行思想碰撞與精神溝通,由此優化學生的閱讀理解,形成多元思想。
就如在《孔雀東南飛》一課教學中,我就讓學生們客觀分析了導致焦仲卿與劉蘭芝走向悲劇之路的成因。其中,有不少學生指出導致悲劇發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當時封建家長制度的錯誤引導,古人一直遵行的孝義使得家長在家庭中有著突出的話語權,兒女之輩不可違抗,所以劉蘭芝不得不被休,也是悲劇的源頭。但是,有不少學生對此進行了質疑。一方面,這些學生認為“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才是導致劉蘭芝被休的直接原因,而這種思想不夠尊重女性,完全將繁衍子嗣的責任放在了女性身上,使得劉蘭芝無法討得焦母的喜愛。另一方面,這些學生也認為焦仲卿的軟弱也是導致悲劇發生的重要原因,認為只要焦仲卿態度夠強硬,拒絕休掉劉蘭芝,拒絕下一樁婚約,也不會導致悲劇發生。面對學生所提出的不同觀點,我十分欣喜,也客觀肯定了學生所做出的正確解讀,鼓勵學生繼續發散思維,不斷完善學生的閱讀思想,使其進行深入思考。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滲透深度學習理念是為了促使學生們把握古詩文閱讀規律,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將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產生積極影響。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優化古詩文深度閱讀改革,借助多元的語文活動去豐富課堂形式,確保學生可以展開深度學習,不斷優化古詩文的閱讀教學效果,從文學、文化與語言文字三個方面來突出古詩文作品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陳軼嘉.高中古詩文教學中的文本參讀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8.
[2]姜彤.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預設與生成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3]黃慧君.創新教學方式?承續經典魅力——中國古詩文情志因素與高中生品性教育的整合性研究[J].名師在線,2018(20):29-30.
[4邵志誠.腹有詩書氣自華——談高中生的古詩文背誦[J].科技信息,2010(3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