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的交易額占進出口貿易額比列呈現逐年攀升的趨勢,從2008年的4.4%上升至2016年的27.5%,在跨境電商的高速發展背景下,新型跨境物流海外倉也應運而生。海外倉的建設有著不同的模式,適應不同規模的跨境電商企業。本文首先介紹了跨境電商物流海外倉的發展現狀,隨后又深入地分析了海外倉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并對跨境電商海外倉模式的選擇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跨境電商物流;海外倉;模式選擇
一、我國跨境電商海外倉建設現狀
(一)我國跨境物流的不同模式
國際快遞與國際郵政小包是我國跨境電商物流選擇最多的途徑。以DHIJFed Ex/UPS/TNT為代表的國際快遞,主要以派送速度較快、物流記錄可追蹤,相對比較安全為優點,但劣勢是價格較貴。國際郵政小包優勢是物流網絡可覆蓋的區域廣,價格便宜,但劣勢是派送周期長,有對物品的重量、體積有限。國內快遞公司和中郵EMS的國際物流,優點是價格比國際快遞要低,派送速度較快,但劣勢是物流覆蓋區域有限。專線物流優勢是規?;杀镜?,價格低,劣勢是攬收的范圍有限。海外倉是結合傳統外貿物流的基礎上走貨到倉,在海外當地派送,速度快,成本低,而且解決了以上跨境物流解決不了的重要環節:退換貨靈活,極大改善了售后服務,實現產品本土化運營,提高客戶的滿意程度,促進了跨境電商的供給側改革。但要解決的難題:有一定的庫存壓力,如何消化和共享庫存是A}待解決的難題;加大了對跨境電商的供應鏈管理、供銷管理能力的要求;不同模式的海外倉有著不同的建設和運營成本,不同規模的企業對不同海外倉模式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
(二)我國跨境物流海外倉建設現狀
目前我國海外倉有三種比較典型的經營模式,即自建模式、與第三方合作模式及一站式配套模式。
1.自建模式
自建模式指的是跨境電商企業自己在海外目標國建設屬于自己的海外倉,這種模式需要比較大的建設和經營成本,適合實力比較雄厚的大企業,蘭亭集勢就是一個典型的自建倉代表企業。根據易倉科技《海外倉調研報告》,我國擁有自建倉的跨境電商賣家的海外倉分布情況如下:41.18%的海外倉分布在美國;26.47%的海外倉分布在德國20.59%的海外倉分布在英國;5.88%的海外倉分布在荷蘭5.88%的海外倉分布在澳洲。雖然自建倉對物流全程的把握和控制程度很高,自主性很強,但在選擇目標國建倉和日常運營過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如不熟悉目前國內政策法規、海外員工的招聘和管理、資金壓力和海外倉選址的問題等。
2.與第三方合作模式
合作模式建倉就是指跨境電商企業由于自身資金不足和對目標國的了解程度不夠,找第三方企業合作建倉或租用對方在目標國的海外倉,大龍網是這種模式的一個代表企業。這種與第三方合作模式的優點很明顯,一是可以分攤掉跨境電商企業海外建倉的建設成本,二是可以在第三方的平臺上盡快熟悉和融入目的國的風土人情和制度環境,避免文化沖突和矛盾,加快海外倉本土化建設進程,使跨境電商企業更快融入目標市場。
由于大部分的跨境電商企業都屬于中小企業,所以有超過60%的跨境電商企業選擇與第三方合作模式。統計顯示,第三方海外倉的市場國主要分布在美國、新興市場國家(西班牙、中東、南美、日本)、英國、俄羅斯、德國和澳洲。
3.物流公司一站式配套的海外倉服務模式
物流公司一站式配套的海外倉服務模式是指物流公司不僅完成跨境物流運輸,還在目標國建立海外倉,為跨境電商提供本土化倉儲服務。物流公司利用自身的專業倉儲經驗和運營經驗發展海外倉,提供專業的海外倉服務,有著天然的優勢,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遞四方速遞就是其中一個代表企業。這種模式適合規模較小、對目標國銷售量不穩定的跨境電商企業,省心省力。
二、我國跨境電商海外倉模式選擇的因素分析
(一)經濟和制度環境
在外部影響因素中,經濟、制度和政治環境是最重要的。第一,因為只有一個國家的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其購買力才足以支撐目標市場的發展。而且經濟發展的程度會影響所在國的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和供應鏈管理技術等。第二,一國的制度環境不同,如稅收制度及通關政策的不同,會直接影響跨境物流的時間效率和經濟效率。第三,一國的政治環境是營商環境中的基本保證,像經濟發達、政策透明,具有成熟的海外倉市場的歐美地區,經營海外倉的風險就低得多。但像中東國家政治動蕩,對于海外企業來說政治風險、支付風險和匯率風險都太大。跨境電商企業海外布倉在選擇目標國時,經濟水平、制度的明朗度、政策的穩定性及政治風險都是首要考慮的因素,會直接影響其物流成本和速度。
(二)建設運營成本
不同規模的跨境電商企業適合不同模式的海外倉,原因是不同模式的海外倉的成本不同,這個成本包括建倉成本和日常運營成本。自建倉的成本是最高的,主要是初始建倉成本和使用本土勞動力的人力成本。與第三方合作模式,如果是合作建倉的話可以分攤建倉成本,如果是租賃第三方海外倉的話主要成本在使用租金成本。
(三)企業規模
在內部影響因素中,跨境電商企業規模是最重要的因素??缇畴娚唐髽I規模一般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不同規模的企業決定了它所能承受的海外倉成本的大小和市場必要性。在上面討論的三種典型的海外倉模式中,自建倉其建設成本、運營成本和各類風險是最高的,當然它的自主性也是最強的,這種模式適合于特大型、大)'的跨境電商企業,適合建在有銷售規模比較大、市場占有率比較高,銷售量比較穩定的目標國。而中小型跨境電商企業,由于資金的限制以及自身風險承擔能力,適合采取與第三方合作的模式,來分攤成本和風險,加快融入目標市場。而對于小型或者缺乏物流管理經驗的跨境電商企業初期缺乏管理經驗、缺乏品牌知名度,很難打開全球市場,適合采用物流公司一站式配套的海外倉服務模式,這種模式是三種模式中風險和成本最小,對小型跨境電商企業來說最為省心的模式。
三、關于加快我國跨境電商跨境物流海外倉建設的對策
(一)政府層面
1.政府完善對跨境物流海外倉的政策制度
中國海外倉的發展剛剛起步,在很多方面的政策制度都有待于完善,如:在市場的準入、運營、監管、信息安全、征信和出人境監管等方面的法律政策有待完善,應借鑒國際法律相關法規,從政策方針、制度等方面為跨境物流海外倉發展提供支持和土壤。
2.以公私合作PPP模式共建海外倉
對于很多中小型跨境電商來說,自建海外倉對他們來說成本太高,而且在日常運營過程中的管理,如海外倉庫存的管理、對貨物的控制、售后退換貨等問題對中小型跨境電商來說都是挑戰。
為了支持中小跨境電商的發展,政府可以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運營的模式,共建海外倉。對小型跨境電商企業的扶持,促進小型電商海外市場的拓展,同時也是中國企業海外形象宣傳的背書。
(二)行業方面
1.搭建海外倉聯盟
搭建海外倉聯盟,也就是指將各個跨境電商的海外倉根據優勢互補的原則進行資源整合,形成以一個聯盟,將海外倉規模化。第一,這樣在拓展海外市場時談判時就更有優勢,進入更加容易拓展市場。第二,進行聯盟后,物流資源互補,提升海外倉的整體實力,在派送速度、售后服務、庫存消化等方面效率會更高。
2.滯銷庫存的共享
海外產品會因為退換貨或銷路不暢等原因造成庫存積壓,從而造成資金鏈問題和成本損失。如何消化庫存是海外倉目前要解決的最棘手的問題。從行業的角度來看,可以在各個賣家、批發商、零售商、經銷商之間經行庫存共享,信息共享,互利共贏,共同消化庫存。
3.企業聯合共同推進本土化建設
海外倉的本土化建設是個非常復雜的大工程,它包括營銷、支付、發貨、售后服務、法律團隊建設和本土化語言等多個方面,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財、物去構建。單個企業的實力有限,最好的方式是組建一個海外倉服務商聯盟,各個企業在聯盟內分工合作,共享共建。
(三)企業方面
1.提高企業自身建設水平
物流企業要在供應鏈技術基礎建設方面,加大資金及人力的投入,加快派送速度,提高存貨的周轉率,實現物流記錄的及時追蹤,提高人員的素質、管理和服務能力。
2.重視海外倉的本土化,通過提供本土化服務提高競爭力
跨境電商面向的是國外消費者,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實現向本土化轉換,是打開當地市場銷量的關鍵。具體涉及本土化的環節有支付方式本土化、外包裝貼標本土化、語言本土化、客服服務人員本土化、本土售后和維修等環節。另外,也可以通過在本土加工和組裝的方式完成產品本土化,這同時也是海外倉服務商更大的增長點。
參考文獻:
[1]Knowler,Greg.Overseas warehouses drive up HongKong e一commerce sales,eBay study finds.[J].JoC Online.2015(7):11.
[2]Raphaelle Duciet.Parcel deliveries and urbanlogistics:Chang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courier express andparcel sector in Europe—The French case[J].Research inTransportation Business&Management.2014(7):15-22.
[3]孟亮.我國跨境電商企業海外倉模式選擇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17(2):37-44.
[4]宋倩.我國跨境電商企業“海外倉”發展面臨的風險原因及其防范[J].對外經貿實務,2017(9).
作者簡介:
林彩云,云南經濟管理學院,云南昆明。
①基金項目:來自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基于共享經濟視角下跨境電商海外共享物流發展探究》,項目編號,2018JS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