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芳子
關鍵詞:小學德育;實效性;理念;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2-0168-01
兒童是一個國家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希望。為了更好的進行小學德育教育的工作,學校和老師要研究學生的身心特點,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熱愛生活,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觀,與人為善,全面發展。本文針對目前小學德育教學中理想化、抽象化,教學內容、方法落后等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對策。
1.小學德育教學中的問題
(1)學校不重視德育工作
不重視德育教育是現在大部分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學校是培養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主體,學校在學生心里是一個神圣的地方,所以學校一定要做好德育工作,做好學生的引路人。但是,實際中很多學校都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格,而是唯分數論,只要學生學習好,能夠考上一個好的中學,這所學校就是優秀的。學校德育工作只有在思想品德課中開展,德育工作形式單一,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2)評價方式不科學
由于德育教學模式單一,對學生的評價也是用分數來衡量。這種用分數來評價學生是否具備正確的思想道德素養是非常不科學的。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在實際生活中體現出來的,考試里的知識學生知道改選什么、答什么,但是在實際中學生不一定能做到。而且,分數的高低不能體現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高低,學生在日常訓練中知道考試選什么,但是他們不明白為什么,這樣的德育教學是沒有效果的。評價方式要結合生活實際,運用多種評價方式,綜合考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3)教學活動形式化
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德育教育的意義,提高思想道德素養,就要結合生活實際,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真正理解知識。有的學校開展了很多德育活動,但是都是以講座的形式為主然后讓學生去聽,沒有實際意義,浪費人力、物力資源。這樣的德育教學沒有真正起到它的作用,學生理解不了。不感興趣,也就進去不到學生的心中。
(4)老師思想道德水平不夠
老師在德育教學的第一線,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榜樣的形象。但是,很多老師對心理學、德育學的知識不了解,不能有效的開展德育教學。同時,一些老師的思想道德素質也不高,做出一些違反師風師徳的不良行為,給學生帶來了不好的影響。
2.小學德育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時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學生得身心發展不成熟,對社會沒有系統性的認知,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所以,學校和老師要認識到對孩子思想道德素質培養的重要性。小學階段對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確的道德觀至關重要,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德育工作,發揮德育教學的實效性。
3.提高小學德育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1)豐富德育教育內容
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主要以思想品德課程為主,所以學校重視思想道品德課程,改變教學理念和模式,提高對課程的興趣,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學校應該多開展實踐活動,例如讓學生去了解身邊的烈士事跡,培養學生愛國精神。或者開展反校園霸凌活動,讓學生了解校園霸凌的危害,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學生親身實踐,更容易理解理論知識,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2)循循善誘,關心愛護學生
在德育教學中老師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還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學生心理比較脆弱,如果方法不正確很可能產生心理問題。所以,老師在德育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教學方式,循循善誘,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愛護,提高德育教學的實效性。在學生犯錯時,不要一味地指責,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為什么犯錯,造成的后果,以后應該怎么做。這樣既維護了學生的自尊,也讓學生明白了道理。把接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轉化為實際行動。
(3言傳身教,重視老師的榜樣作用
同時,也要加強老師的思想道德素質。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其言行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影響。所以,老師要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面對學生一視同仁,關心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同時,學校還要對老師定期開展培訓,結合社會主義道德觀,讓老師的觀念隨著時代進步。
小學德育教育是一個復雜、漫長的工程,需要學校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德育教學的實效性。學校要積極開展各種德育活動,豐富教學環境,加大對老師德育方面的培訓。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踐活動,推動學生的綜合發展,把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劉天賦.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47
[2]劉建華.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13):80-81
[3]劉艷.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探索[J].文教資料,2018(25):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