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摘 要:當前,我國媒體融合進程逐漸走向深水區,新聞產業發展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時代,然而新聞作品的著作權保護難題也亟待破解。媒體融合下,轉載行為的便捷性為新聞作品的快速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但未經許可肆意轉載新聞作品的行為嚴重侵害了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為維護新聞作品的獨創性、尊重創作人的智力成果,從立法、司法、技術措施等方面構建協同保護體系,為新聞作品著作權保護提供解決方案,以供參考。
關鍵詞:媒體融合;新聞作品;轉載;法律規制
媒體融合下,轉載行為的便捷性為新聞作品的快速傳播提供了便捷條件,但未經許可肆意轉載新聞作品的行為嚴重侵害了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新聞作品轉載之法律規制問題,是科技發展給知識產權保護帶來的新課題。
一、媒體融合引發的新聞作品轉載亂象
媒體融合時代,僅需一部手機,借助于微博、微信、新聞聚合媒體等自媒體平臺每個網民都可以是新聞作品的創作者、傳播者和使用者。與此同時,大量自媒體未經授權肆意轉載他人新聞作品而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屢見不鮮:微博用戶“辣筆小球”曾發布一條原創微博,該微博當天就被轉發超千次,未經授權的轉載行為嚴重損害了創作人的合法權益;微信公眾號呦呦鹿鳴曾發布《甘柴劣火》一文,閱讀量迅速逾十萬條,并由此引發一場廣受關注的自媒體對他人新聞作品的“洗稿”之爭;《廣州日報》、搜狐、現代快報等多家媒體針對今日頭條侵犯新聞作品著作權提起輪番訴訟,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新聞聚合媒體也引發了一系列新聞作品著作權糾紛;截至2018年底,《新京報》已發布54期《反侵權公告》,涉及數百篇新聞作品。①當前,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47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高達99.1%,②網民各種網絡轉載行為中,最常被轉載的莫過于新聞作品。在著作權法領域,轉發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正是由于廣大網民版權意識的薄弱,未經授權肆意轉載進而引發新聞作品轉載亂象,給新聞作品著作權保護帶來極大困擾。
二、規制新聞作品轉載行為的必要性分析
對新聞作品轉載行為予以規制有其必要性,主要基于如下兩方面的考量:
(一)維護新聞作品獨創性的要求
獨創性是獲取著作權的核心要件,只有獨創性的智力成果才能被認定為作品從而受著作權法保護。新聞作品的固有屬性決定了它重事實輕表達,較之其他作品獨創性一般較低,轉載者通常會以新聞作品獨創性低的特點作為其抗辯理由。關于作品獨創性的判定,早期英美法系國家采用“額頭流汗”原則,而大陸法系判斷獨創性的標準是體現出作者的“個性”。我國當屬大陸法系,如果新聞僅僅是對事實的純客觀報道,則由于缺乏獨創性不受著作權法保護③,反之,如果新聞中包含創作者的分析評論等個性化表達,均應當認定為作品,而無論其獨創性的高低。因此,為維護新聞作品獨創性的要求,新聞作品轉載行為應當予以規制。
(二)尊重創作人智力成果的需要
媒體融合時代,得益于創作者的信息采編、語言組織、文本加工和時事評論等智力勞動,龐大規模的網民才能迅速、便捷地獲取信息,但掣肘于自身的新聞信息生產能力,很多自媒體照搬、照抄、轉載他人作品,甚至不予署名。這種“拿來主義”漠視了新聞創作者的辛勤勞動和智慧付出,極不尊重創作者的智力成果,有悖于著作權法之精神,有損于創作者的創作熱情,有礙于民眾接受高質量的新聞作品,因此,新聞作品轉載行為亟待規制。
三、新聞作品轉載的著作權法規制建議
針對媒體融合引發的新聞作品轉載亂象,淺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規制建議:
(一)立法保護
首先,建議刪除現行著作權法中關于“著作權法不適用于時事新聞”之規定;其次,完善新聞作品法定許可制度,建議在著作權法中增設關于新聞作品延遲轉載的限制性條款,給予原始新聞者一定時間的優先轉播權;第三,完善新聞作品的合理使用制度,建議在著作權法中設置相應的兜底條款,以確保社會公眾和新聞作品權利人之間的利益平衡。
(二)司法保護
新聞作品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導致許多新聞作品權利人放棄追究侵權責任,這是我國新聞作品著作權保護的痛點所在。針對新聞作品版權保護難、維權難的問題,建議加大對新聞作品轉載侵權的查處懲罰力度,進一步完善懲罰性賠償機制,適當提高侵權賠償數額,以威懾心存僥幸的侵權者。
(三)技術措施保護
適時引入區塊鏈、公鑰加密和可信時間戳等技術手段,通過技術接入,實時監測新聞作品被侵權情況,一旦發現侵權行為,技術平臺及時取證存證,為原創作品提供原創認證,促進版權保護。此外,應當由集體管理組織對技術措施統一應用、統一預警,制定監管標準,確保合理運用技術措施以規避技術措施濫用對新聞作品版權保護產生的負面影響。
(四)協同監管
一方面,政府部門應當持續加大監督管理和侵權打擊力度,行政機關可出臺針對新聞作品著作權保護的相關政策,與現有法律規定形成有效互補,發揮合力;另一方面,政府還應引導民眾積極參與到新聞作品版權保護的監管中來,鼓勵民眾舉報、投訴新聞作品侵權行為,并對舉報行為予以獎勵。通過以上措施構建對新聞作品的協同監管、合力保護的良好局面。
注釋
①張海志.自媒體時代新聞作品的著作權保護分析[N].中國知識產權報, 2019年1月28日.
②數據來源:CNNIC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③ 《著作權法》第5條(二)項規定:“著作權法不適用于時事新聞”。
參考文獻
[1]孫昊亮.媒體融合下新聞作品的著作權保護[J].法學評論,2018,36(05):73-83.
[2]翟真.職務新聞作品網絡轉載制度的構建[J].中國出版,2018(02):64-67.
[3]張海志.自媒體時代新聞作品的著作權保護分析[N].中國知識產權報, 2019年1月28日.
[4]馮曉青,周鵬博.網絡新聞轉載及其法律規制探析[J].南都學壇,2019,39(01):59-69.
[5]唐先博,黃明健,李萍.我國作品獨創性認定的實證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3):15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