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喜輝
摘 要:本文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淺談如何培養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對筆者從事語文教學過程中總結的經驗進行簡要的敘述,希望對各位教育從業者能夠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中語文;語文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教育理念;四個維度
語文一直以來就是受大家重視的一門學科,高中語文更是高中學習階段中特別重要的一門學科。隨著我國教育業的不斷發展,培養學生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新型人才越來越重要,我們必須重新認識并重視語文這門學科,從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做出改變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來不斷改進教學。
一、清楚認識學科素養,樹立核心素養教育理念
2014年教育部印發的文件提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個學習階段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各個學習階段的各門學科都有不同的重點突出強調的核心素養,而語文核心素養又包括四個維度:語言構建與應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這四方面的維度是高中語文教學的具體任務和根本目標。在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科教學中,教師應該以這四個維度作為教育的目標和方向,清楚認識學科素養才能夠樹立正確的核心素養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核心素養教育理念需要教師理解理念、內容以及價值,用它來豐富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知識,能夠做到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以此來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做出正確的指導。
二、轉換自身角色,做學生的引路人
眾所周知,傳統語文教學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主,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核心素養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隨著教育大環境的變化,學生主體地位越來越突出,因此教師需要對自身角色進行轉換,教師承擔著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重任,首先就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準,培養自身的核心素養,從基礎知識到基本技能,再從思維方式到學習習慣、態度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到人文素養各方面都要涉及,這樣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有所引導。高中階段的語文教材大多數都是一些難懂的文言文,學生在學習這類文章時常常感到枯燥乏味,逐漸喪失了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大膽質疑,質疑教學是現在被各位教育從業者所熱議的教學方法,通過質疑教學可以讓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從而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在學生思考過程中不僅鞏固了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記憶與鞏固,還能夠對學生培養語文思維提供益處,在質疑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這樣與往時不同的教學方式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把學生從一個聽者引導為了思考者,同時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核心素養。
三、基于四個維度出發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第一個就是語言的構建與運用,語言構建與運用需要學生通過主動的學習來積累知識,了解語言文字的特點與規律并且能夠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我都會首先讓學生進行預習教材,在預習過程中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和存在疑惑的地方做出標記,其次利用晨間的時間進行誦讀,在文章朗誦過程中學生能夠多次理解全文,對自己的疑惑進行思考,在一定時間內就能夠對文章有一定的見解。最后就需要教師的指導了,教師需要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指點,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空間的同時又能夠為學生解答疑惑,在《師說》這一教材中出現了許多“也”字,其在每句話中都有不同的含義,教師先要從背景故事切入,然后讓學生對文章有個大致掌握,然后共同進行翻譯,讓學生根據語境進行對關鍵語氣詞的解析,明白其中深刻的含義,提高學生們的文言文閱讀水平。第二個是思維發展與提升,思維發展與提升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獲得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的提升。關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與提升主要以提問的方式來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拋出問題的時候,學生的大腦就會接收問題、用自己的思維結合所學知識開始思考,在準確解答老師的問題的過程中思維能夠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第三個就是審美鑒賞與創造,學生在學習語文學科過程中體驗、欣賞、評價和創造美的能力及品質就是所謂的審美鑒賞與創造。在欣賞課文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能夠使其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創造,提升自我語文水平。第四個就是文化的傳承與理解,通過文章來繼承優秀的文化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展示出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態度。理解文章深意、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豐富情感,從中領悟人生哲理有利于培養對人文底蘊的理解,并在潛移默化中對個人生活進行思考,擁有一個健康生活。
總結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作為一種趨勢,會成為持續被教育從業者所熱議的話題,每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有教學方法的差異,但是一切都是以提升學生這四大素養為具體任務和根本目標,期望會有更多教師參與進核心素養教學的探討中來,分享更多寶貴的教學經驗。
參考文獻:
[1]寧春蓮,《語文核心素養之審美鑒賞與創造文獻綜述》,《語文課內外》2018年20期
[2]何雪琴,《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探索》,《課外語文》201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