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愿
摘 要:學生在進入到高三年級之后,面臨的學習任務越來越繁重,不僅要學習新知識,還需復習之前的內容,但是隨著高考的臨近,以至于他們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在物理高考中涉及到知識點較為復雜,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于他們來說難度較大,是高三沖刺學習的難點。筆者以高三學生物理沖刺學習為淺析對象,同時提出部分個人建議。
關鍵詞:高三學生 物理 沖刺學習
在物理高考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大量的基礎性知識,還要求他們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及靈活運用知識來解題的能力。高三學生應認識到高中物理知識是環環相扣的,雖然與初中物理相比所學內容更為廣泛和細致,跨越性也更大,不過并非是一門無法攻克學科,只要在沖刺學習階段運用恰當的方法與技巧,就能夠學習好這門課程,以積極的心態迎接高考。
一、結合具體教材內容,鞏固基礎物理知識
教材作為一切學習活動的發起點,即使高考大綱的主要依據也是課本,考點同樣是從教材中延伸而出的。高三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過程中,同樣要以具體的教材內容為出發點,科學整理課本中的各個知識要點,包括:概念、定理、公式和原理等,不斷鞏固自身的基礎知識,在解題時擁有穩固的理論知識做支撐。高三學生在物理沖刺學習階段應該結合教材內容歸納知識點,增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促使自己構建完善的知識網絡,為高考做準備。
諸如,高三學生在復習“什么是拋體運動”時,應當明確該章節在整個教材體系中的地位,知道這是曲線運動的第一節,在整個教材結構中承擔了由“直線”向“曲線”過渡的任務,知道“平拋運動”是一種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線運動,也是運動合成和分解知識的第一次實際應用,還是理解與掌握其它曲線運動的基礎。高三學生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平拋運動進行復習,如:飛機在飛行時拋下的物體,從槍口水平射出的的子彈,從桌邊水平擊出的小球等,總結曲線運動的概念、方向和條件;能夠判斷力與運動方向的夾角不同時,是如何改變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并鞏固拋體運動的概念,可以準確判斷出哪些運動是拋體運動,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
二、善于借助實驗優勢,深化理解物理知識
高三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需要認識到高中物理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不少知識要點都很難直觀理解與掌握,這為沖刺學習帶領極大困擾。此時,高三學生可以借助實驗的優勢展開沖刺學習,尤其是對于部分不夠熟悉的知識點,應當通過動手操作的方式來研究實驗現象和原理,輔助自己深化理解理論知識,且理解高考試題的命題原理。同時,高三學生在實驗操作中能夠不斷歸納試驗題型的解題思路與方法技巧,從而提升沖刺學習的效果。
比如,高三學生在學習“初識簡諧運動”過程中,可以在教師指導下先操作實驗: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彈簧振子和單擺運動,產生疑問:這些運動有什么特點?通過觀察實驗現象,討論得出結論:這些運動都是來回運動,具有往復性。接著,高三學生深入思考:凡是往復運動都是振動嗎?像人在教室里來回走動、人拍皮球時皮球的運動是否是振動?此時,我們可以親身實踐,再次分析上述實驗,且與來回走動和皮球的上下運動進行比較,發現物體振動時,必然在某一中心位置的兩側做往復運動,得出平衡位置的概念。隨后高三學生聯系水中的浮標、風中晃動的樹枝、鐘擺的運動等實際現象,并用手感受聲帶的振動,深化對機械振動的理解。
三、了解不同物理題型,不斷提高解題水平
高三沖刺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應對高考,物理高考中常見的題型有選擇題、實驗題和計算題等,而且不同題型的解題方法有所差異。因此,高三學生在物理沖刺學習階段,需要了解各種常見的題型,認真傾聽教師的講解和分析,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和反思,真正做到優勢互補、揚長補短,不斷彌補自身的不足。同時,高三學生在日常解題練習中應當認真審題,明確題目中的對應關系,歸納和整理解題思路與技巧,從而提升自身的解題速度與準確度。
舉個例子,高三學生在復習“自由落體運動規律”時可練習這一計算題:為測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讓一個小石塊從井口下落,測得經3s聽到石塊落到水面的聲音,那么井口到水面的大約深度是多少(不計聲音傳播的時間)?解析:由于石塊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h=1/2gt2得出井口到水面的深度為h=1/2×9.8×32=44.1m;反思:根據自由落體運動規律將長度測量問題轉化為時間測量問題,即為物理學研究中常用的測量轉換法。當然,也可解答同類題目:物體從h高處自由下落,它在落到地面前1s內共下落35m,那么物體下落時的高度及下落實踐分別是多少?(g=10m/s)。這樣高三學生通過反復練習,熟練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性質和規律。
四、總結
總而言之,高三學生在沖刺學習中,應當深刻認識到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實踐性科目,針對難以理解的知識借助實踐操作來學習,增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在有限的沖刺時間內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發現自身的不足且逐漸攻克,最終充滿信心的面對高考。
參考文獻:
[1]牛曉云.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三物理復習策略[J].甘肅教育,2018,(11):119.
[2]張智拓.高三物理學習方法初探[J].現代交際,2018,(04):229+228.
[3]葉陳梅.淺談高三物理復習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7,(23):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