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妍姝
摘 要:隨著新一輪特殊教育教學改革的進行, 尊重個性化、滿足特殊兒童的個性化需求的教學理念逐漸深入, 并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始探討。本文將著重闡述如何運用個性化教學策略改善特殊教育語文課堂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使特殊教育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關鍵詞:個性化教學; 特殊教育; 語文課堂;
一、特殊教育語文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方式和內容的更新沒有結合學生的需求
特殊教育面臨的群體比較特殊, 這些學生的基礎能力比較薄弱, 因此在學習的時候會比普通學生更加吃力, 很多學生就容易破罐子破摔, 不愿意花心思在學習上。這些問題的產生與現在的教學方式存在很大的關系。目前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 沒有重視學生的個性體驗, 很多年齡層次相同的學生就安排在同樣的教室上課。雖然很多特殊教育學校都進行了教學方式的更新, 但是這些更新沒有很好地結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導致整體教學質量不高。對于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而言, 他們心理上的創傷是大于身體上的, 對教師所教的語文內容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所以, 為了更好地提高特殊教育語文教學水平, 必須加強教學方式的變革, 讓教學內容更加具有針對性。
(二) 集體教學背景下個性化教學效率低下
在特殊教育中, 如果教師沒有重視學生的特點, 在課程設計上不進行一定的改進, 對于所有的學生都采用統一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 那么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肯定是不高的。對于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來說, 他們在語文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 因此如果對他們進行統一教學, 只會讓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對特殊學校的學生心理造成更大的傷害。雖然現在很多特殊教育學校都要求“一生一案”的個性化教育方式, 但是在集體教學背景下, 個性化教學的效率很低。
二、個性化教學在特殊教育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一) 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目標, 重視學生差異
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學習基礎存在很大的差異, 在學習能力上也有比較大的不同。因此, 為了更好地照顧到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 加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教師在課程設計上要針對不同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有的學生理解能力比較好, 那么就可以制定一些要求比較高的學習任務, 讓學生在經過一定的努力之后便可以輕松地完成教師制定的學習任務, 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還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但是對于聽障學生來說, 他們的學習能力肯定比一般人差很多, 在課堂上能夠接受的語文知識也是相當有限的。如果讓這些聽障學生和一些理解能力很好的學生在一起做學習任務, 那么這些聽障學生肯定會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 甚至會對語文學習產生排斥的情緒。因此, 針對這些聽障學生, 教師在制定學習任務的時候可以適當地降低標準, 讓這些學生主要完成文字的識別等簡單的學習任務。
例如, 針對同一篇文章的學習, 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個性化差異, 制定不同的教學任務。學生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記憶能力、理解能力、適應能力、學習興趣等方面, 在設計教學目標時, 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相應的任務。比如對于記憶能力好的學生, 教師可以多安排一些背誦的任務, 讓學生在熟記這些文學知識的同時, 潛移默化中提高文化底蘊, 當學生的詩詞積累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會上升一個層次;對于理解能力好的學生, 教師可以多安排這些學生進行語文教材內容的分析, 讓他們自己總結一個單元或者一篇文章學習之后的感悟, 在理解教材內容的同時, 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讓學生能夠靜下心來仔細分析問題, 了解文章結構以及背后所蘊含的哲理;對于適應能力比較弱的學生, 他們在學習能力上會比一般的學生差一些, 所以教師可以安排這些學生進行識字訓練, 讓他們多識字, 培養他們的文化素養, 等到學生適應語文課堂之后, 再給這些學生布置一些理解性的學習任務, 讓這些學生的語文成績可以穩步上升。
(二) 針對學生的個性化教學, 進行個性化評價
隨著特殊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目前很多特殊教育學校都推行了“一生一案”的教學方式, 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 制訂了相應的語文教學計劃, 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 也制定了相應的語文學習任務。因此, 為了能夠讓特殊教育中的語文個性化教學形成閉環, 還需要制訂個性化的評價方案。特殊學校的學生在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上都具有一定的差異, 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較差, 為了能夠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時表現進行評價, 多以鼓勵為主。
例如, 在學習一篇文章的時候, 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布置相應的課外作業, 那么教師也應該針對這些個性化的作業進行檢查, 一方面可以督促學生學習, 另外一方面可以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對于記憶力好的學生, 可鼓勵他們多背誦一篇課文, 當學生能夠按時完成學習任務的時候, 教師就應該提出表揚, 讓更多的學生找到學習的榜樣;對于理解能力比較好的學生, 教師可要求他們在閱讀一篇文章之后提出自己的感想。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進步情況, 對學生提出表揚, 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找到自己擅長的地方。
(三) 強調師生互動交流, 解決學生困惑
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些困惑是比較正常的事情, 對于普通學生而言, 他們面臨的困惑可能比較相似, 所以教師進行統一的解答就可以減少學生的困惑, 但是對于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而言, 他們的困惑大相徑庭。有的是因為語文理解能力的問題, 有的是因為詞匯量的問題, 有的是因為心理排斥的問題等, 每個學生的基礎不一樣, 學習起來的難度也會不一樣。因此, 在特殊教育語文課堂上, 教師要重視師生之間的交流, 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擁有發表自己想法的機會。教師也可以多采用提問的方式, 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 讓學生能夠跟上教師的思路。在語文教學課堂上, 學生和教師應該是融為一體的, 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 在課堂上盡量保證學生的自由, 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勇敢地提出自己的問題。當這些問題分享出來之后, 教師再和其他學生一起幫助提出問題的學生解決問題, 這樣不僅讓學生的問題得到解決, 還可以培養學生互相幫助的學習習慣。對于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而言, 雖然他們某些方面的缺陷會對他們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 但是并不代表這些學生對語文學習沒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學生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針對這些學生的想法, 制訂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課后教師也應該多與學生進行交流, 了解學生的真正需求, 減少學生的困惑, 讓學生能夠毫無保留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語文教學中, 學生的參與非常重要, 所以教師要及時與學生溝通, 創建包容性強的課堂, 并在集體教育的背景下, 更好地開展學生的個性化教育。
三、結語
特殊學校語文課堂長期受傳統教育的約束, 亟須跟上教育體制改革的步伐, 注重學生主體性, 加強學生的個性體驗, 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 優化語文教學。對于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而言, 他們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差異也比較大, 因此, 在特殊教育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教育, 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 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 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 這樣才能夠保證每位學生都公平地接受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張煜晨.廣東省特殊教育現狀分析及發展建議[J].基礎教育參考, 2018 (03) :68-71.
[2]盛偉.提高特殊教育課堂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華夏教師, 2015 (10)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