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玲
摘 要:以寧波某一高校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研究大學生面對突發網絡公共事件的參與態度、參與方式、參與時間等動機及行為特征。
關鍵詞:突發網絡公共事件 參與度
引言
突發網絡公共事件是指圍繞現實中的某個社會事件而突然產生,在網絡空間引起網民廣泛討論并形成強大的網絡輿論,進而影響黨和政府決策或者造成重大現實影響的公共事件。“參與度”是指個體參與滿足內在需求、價值和興趣的事物的程度,突發網絡公共事件參與度指對個人對突發網絡公共事件的關心、在意和重視程度。
本文基于突發網絡公共事件的特點,將突發網絡公共事件劃分為政治類事件、社會類事件、教育類事件,對比研究大學生對三類網絡公共事件的卷入程度,并進一步探尋大學生參與突發網絡公共事件的影響因素。
研究方法 根據查閱文獻資料分析大學生參與突發網絡公共事件的內涵,制定問卷調查和訪談方向,根據專家指導法制定問卷調查及訪談內容。首先對某學院3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訪談,并對訪談的調查結果進行匯總分析。根據匯總發現,學生參與突發網絡公共事件可以分為具有代表性的社會類網絡公共事件、教育類的網絡公共事件、政治類網絡公共事件。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61份,有效率為92.2%。其中政治類網絡公共事件有效樣本150份,社會類網絡公共事件樣本155份,教育類公共事件樣本156份。
研究對象 在校大學生,我們采用網絡在線調查及線下深入訪談的方式進行。調查對象不考慮生源地、年級、性別、所選專業的區別。
大學生對突發網絡公共事件的參與情況 本問卷采用20對描述該突發網絡公共事件的意思相反的詞語,每組相對的詞語劃分為6個等級,被試根據自己的態度做出選擇。依據量表分級,總分在20-59分為低參與度, 總分在60-100分為中參與度,總分在101-120分為高參與度。
調查顯示政治類事件中低參與度的比例占30.5%,中參與度占25.5%,高參與度占44%;社會類事件中,低參與度的比例占23%,中參與度占31%,高參與度占46%;教育類事件中,低參與度的比例占11%,中參與度占31.5%,高參與度占54.5%。結果表明,大學生對三類突發網絡公共事件的參與度呈以下特點:高參與度的人群比例接近或大于50%,對于社會類和教育類突發網絡公共事件而言,中度卷入度的人群比例大于低參與度人群比例,而政治類突發網絡公共事件則相反。
大學生參與突發網絡公共事件的影響因素分析
(1) 參與時間情況
參與時間指被調查者關注該突發網絡公共事件的時間, 分為 “持續關注” 、 “偶爾關注” 、 “基本不關注”三個等級。持續關注人數位為177人,所占比例為38.39%;選擇偶爾關注的人數為213人,所占比例為46.2%,選擇基本不關注的人數為71人,所占比例為15.4%。結果表明,被調查的大學生對于突發網絡公共事件的參與時間大部分屬于持續和偶爾關注,基本不關注的人僅占15.40%。
(2)參與方式情況
參與方式指被調查者如何參與此類事件,本文設置“評 論”、“轉發”、“跟帖”、“與他人爭辯”和“網絡外行動”五種 方式,按參與層級分為“經常”、“偶爾”、“從不”三個量級。在網絡評論中,參與方式選擇“經常”是33.86%,偶爾的41.27%,從不的24.87%;參與方式選擇網絡轉發的,參與方式水平選擇“經常”是24.97%,“偶爾”54.56%,“從不”20.47%;參與方式選擇網絡跟帖,參與方式水平選擇“經常”是20.18%,“偶爾”是45.75%,“從不”34.07%;參與方式選擇與他人爭辯、討論,參與方式水平選擇“經常”是20.36%,“偶爾”是47.53%,“從不”32.11% 。參與方式網絡外行動,參與方式水平選擇“經常”是1.12%,“偶爾”是2.73%,“從不”96.15% 。結果表明,大學生主要通過評論、轉發、跟帖的方式進行參與網絡公共事件,較少人會進行突發網絡公共事件的網外延伸活動。
(3)他人意見影響度情況
他人意見可分為官方媒體意見和自媒體意見,被調查者個人態度分為“可以接受”、“跟帖轉發”、“轉訴他人”、“基本不看”四種不同態度。 在官方媒體意見中,選擇接受的有43.27%、跟帖轉發的有24.35%、轉訴他人的有17.23%,基本不看的有15.15%。在自媒體意見中,選擇接受的有23.15%、跟帖轉發的有34.64%、轉訴他人的有33.78%,基本不看的有8.43%。結果表明,被調查的大學生對于網絡公共事件中的官方媒體意見和自媒體意見存在較大的差異,43.27%大學生傾向于接受主流媒體的意見,而對于自媒體意見接受僅為23.15%,34.64%的學生選擇跟帖轉發和轉述他人。
進一步的統計分析表明,在政治類事件上,大學生對于官方主流媒體意見堅持可以接受態度,并會將官方的媒體意見轉訴給他人; 而對于社會類和教育類事件,大學生不僅對官方媒體意見持接受態度,并且會進行跟帖轉發,并轉訴他人;對于在自媒體上轉發量較高的突發網絡公共事件,大學生保持自己的意見, 但會對其進行跟帖轉發并轉訴他人。由此可見,在三類事件的他人意見上,大學生對于官方媒體意見接受度較高,但對于自媒體意見持保留態度。
(4) 參與態度情況
參與態度指通過參與該突發網絡公共事件,被調查者態度可分為“對我有影響”、“對我很有價值”、“有參與風險”、“對 我有用”、“符號價值”五個維度,另外按參與度水平分為“很大”、“一般”、“基本沒有”。“對我有影響”很大的比例占41.23%,一般的占46.35%,基本沒有的占12.42%;“對我很有價值”很大的比例占35.64%,一般的占45.27%,基本沒有的占19.09%;“有參與風險”很大的比例占20.97%,一般的占54.67%,基本沒有的占34.36%、“對我有用”很大的比例占20.97%,一般的占54.67%,基本沒有的占34.36%;“符號價值”很大的比例占23.45%,一般的占52.78%,基本沒有的占23.77%。結果表明,大學生對于突發網絡公共事件均認為對其影響和產生的價值較大、能夠意識到一定的參與風險,但認為對自身的用處和符號較小。
研究結論
研究結果表明,大學生對突發網絡公共事件參與存在較高的水平,在不同類型的突發網絡公共事件存在不同的差異。 大學生突發網絡公共事件的參與度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雖然參與時間、他人意見對大學生突發網絡公共事件參與度影響作用不顯著,但大學生對于官方媒體意見的接受程度較高,因此,做好主流媒體的正確引導,對于削弱突發網絡公共事件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金立印.網絡口碑信息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影響—— —一個實驗研究[J].經濟管理,2007(22) .
[2]黃越,姚楊,邵琦.大學生網絡公共事件卷入度影響分析研究[J].價值工程,2016(1) .
[3]唐麗麗,唐慶鵬.青年大學生參與突發公共事件網絡輿情的現狀調查及引導對策[J].電子商務,2017(6)
基金項目:2018年浙江萬里學院輔導員工作研究課題——大學生參與突發網絡公共事件的動機、行為特征及應對機制研究-浙江萬里學院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