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枝 王昕 張迎春
【摘要】? 高中語文學科反思性學習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確立自己在課堂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自主、自覺展開自我監督、反思與評價,在理論與實踐中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挖掘自己的技能與能力。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教學現狀及高中學生身心發展特征,思考教學過程中促進課堂有效性、提高學生多維的反思能力的方法與手段,深化現代教學理念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指導地位,激發學生潛能,讓學生成長為語文核心素養與綜合素養全面過關的人才。本文結合教學經驗與相關研究內容,借鑒優秀教學案例,立足教學現狀,力求提升學生多維反思學習效率,促進教學改革發展。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多維反思 實踐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0-056-010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要讓高中生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養成終身學習與反思習慣,就需要優化反思性學習框架,在教師的正向引導下,提高學生學習活動與反思活動的實效性,將課堂教學效率最大化。
1.高中語文學科中學生多維反思能力的影響因素
1.1 學業壓力讓反思教學受到時間限制
高中生受升學壓力影響,學習任務繁重,語文學科雖然是高中重點科目,但在多學科內容的影響下,課堂學習時長相較于教學大綱給出的教育要求仍然不算充足,教師很難在課堂上為學生預留過多思考與反思的時間,學生在較大的學習壓力影響下,即使對語文學科具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也很難留有充足的時間展開反思性訓練。
1.2 高中生行為習慣誤區導致反思學習效率低下
很多高中生深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在課堂上缺乏主動探究興趣,尤其是在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很難發現自己的問題,如教師在繁重的教學任務重忽視了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未能認識到引導學生養成有效反思習慣的重要性,學生就很難認識到培養自身反思能力的重要性,自然會缺乏對自身學習系統的多維反思,不能主動發現與解決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2.高中語文學科中學生多維反思能力的形成特征
2.1 產生疑問才能展開多維反思
反思是為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而反思的基礎呈現形式則在于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才能展開多維反思。只有學生對問題產生疑問,才會產生探究欲,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較大的思考空間,引導學生深入解構所學內容,由此產生學習疑問,由此展開思考與探究。
2.2 主動探究才能進行多維反思
新課標指出學生應當從傳統學習模式轉變為探究性學習模式,通過多樣化的學習內容,在問題中學會反思與批判,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形成屬于自己的語文學科知識系統,在深入鉆研中提高學習能力與綜合實踐能力,在反思中發展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強與他人的溝通合作,進一步產生對自身學習的觀照。
3.高中語文高效課堂培養學生多維反思的實踐思考
3.1 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導入高效反思性教學
傳統教學認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難以認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反思性教學中也存在錯誤認知,認為反思教學應當以教師反思為主體,忽視了學生自主多維反思的重要性。要讓學生提升語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深刻思考培養學生多維反思能力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認真學習相關理論,并通過不斷實踐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提高學生反思性教學的有效性,從教學活動中總結規律,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不足,進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與綜合素養。
3.2 結合素質教育教學目標,優化反思教學內容
教育學理論正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發展而不斷推陳出新,現代高中語文應當依據新課標立足語文學科素養,優化反思教學內容,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學習實際擬定動態教學目標,從教材入手挖掘更多學習內容,并通過多種內容導入引發學生深度思考與反思。如教師可以在高一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背誦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文言文功底,隨著教學環節的深入、學生文言文作品內容的積累,再重點構建學生文言文知識框架,強化反思教學,在反思中達到對知識的二次解構與復習,實現反思教學的有效性。在此過程中需要為學生擬定明確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根據每天的學習內容進行導向性明確的反思,讓學生在有序的課堂學習中構建知識框架。
3.3 營造良好師生關系,構建多維反思教學模式
教學活動應當是師生雙向溝通與交流的活動,為了建立高效語文課堂,教師應當創造趣味性學習模式、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勇于與教師交流,敢于提問、敢于探究、敢于批判、敢于反思。教師可以創新反思教學的模式,結合高中生個性,在課堂上開展“滿堂問”活動,教師與學生可以隨時向對方提問,與學生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如在學習《鴻門宴》、《燭之武退秦師》等課文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影像資料素材,深化學生的文本感知,然后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其中的人物關系,結合自身學習經驗發表見解,隨后通過作文、讀后感等,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結合所學內容反思自己獲得的經驗教訓,同時營造反思境界,在對自身學習活動的歸納與總結中發現問題,在問題中進一步思考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
4.結語
學生是自身認知系統與學習系統的主體,教師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當有意識強調學生對于自身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觀念等的反思與探究,用平等的態度、專業的教學方略推動學生反思與實踐,進而提高學生的多維反思能力,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促進高效課堂的發展。
(本文系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課題《學生多維反思在語文高效課堂中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 參? 考? 文? 獻 ]
[1]張奠宙.教育研究與評論[J].小學教育數學,2014,(08).
[2]孫春成.語文反思性教學策略[D].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05).
[3]李慶海.課堂新問題診斷:數學[D].吉林大學出版社,2011.
[4]羅陽六小數學課題組.問診課堂,促學生反思意識培養[D].研究方案,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