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城銘
【摘要】? 在體育課中有一部分學生由于自身、家庭、學校、社會等因素的影響,造成對體育鍛煉認識不正確、體育技能較差、難以完成體育學習任務等,我們稱這些學生為體育后進生,而體育后進生是體育課中個體差異的明顯表現,本文通過探索體育后進生的成因及其轉變對策,為提高教學效果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體育鍛煉 后進生 個體差異
【中圖分類號】? G623.8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0-198-010
在平時的體育教學工作中都客觀地存在一些對體育學習不感興趣,對體育鍛煉不積極,對學習內容應付了事的學生,他們因長期被教師、同學所忽視,就逐漸成了體育后進生,而這一現狀沒引起體育教師足夠的重視,從而造成教學目標沒有達成,教學效果較差的現象,所以做好體育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學校體育工作中一項重要任務。
1.體育后進生的界定
同時滿足下列三個條件的學生,本文判定為體育后進生學生;身體條件:身體偏胖或者偏瘦,在體育學習中比較吃力,不能完成運動技術的學習。體育成績:在體育考核中成績較差。學習態度:學習體育技術時不夠認真,逃避體育鍛煉,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只是想在體育課上和同學一起玩。
2.體育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2.1學生自身原因
由于過度肥胖或瘦弱,體育課上他們掌握體育技能較慢,做一些有點難度的動作時容易被同學譏笑,班級和學校的一些體育競賽活動很少參與,久而久之他們慢慢地進入了體育后進生。怕吃苦怕吃累,在學校里,有一些在家嬌生慣養的學生,他們從小就沒有受到過任何的苦,一到體育課上稍微有一點累就受不了,就退出了體育鍛煉的隊伍,從而能難達到體育考核的要求,因此也步入了體育后進生。性格內向,缺乏自信,體育后進生大都有性格內向的特點。在集體活動中適應性較差,有時舉足失措,不能充分表現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往往知難而退。不去參加體育鍛煉,自然就成了其中的一員。
2.2.學校和教師的因素
2.2.1學校因素
在應試教育的支配下,學校堅持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出發點,體育課總是以“次科”的形式出現,對體育課不夠重視,學校教學內容設置的單調也讓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學校的體育教學器材配備不全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慢慢地有部分學生對上體育課的興趣也隨之減少,發展成為體育后進生。
2.2.2教師因素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教學設計不合理,沒有考慮體育后進生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缺乏針對性,一味地傳授學生已感到厭煩的內容;有的教師不能因材施教,沒有對學生區別對待,不適應的語言損害了學生的自信心;教師教育方法欠妥,一味批評和指責。有的學生由于總是達不到教師的教學要求,體驗不到體育的成功樂趣,久而久之,也就逐漸失去了體育鍛煉的興趣,慢慢變成體育后進生。
2.2.3家庭因素
有的家長對體育運動的認識存在不足或者是錯誤的,認為體育鍛煉影響到學習,甚至禁止學習參加體育鍛煉,就會影響到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現在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由于家長的溺愛,一部分學生覺得體育運動苦、臟、累,從而不愿上體育課和參與體育鍛煉。
3.轉化體育后進生的對策分析
體育后進生的形成的原因的多樣化也決定了教師對不同的體育學習后進生應有不同的教法,所以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為他們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改變其對體育鍛煉的態度,逐步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體驗到參加體育鍛煉的喜悅。
3.1指導學生對體育有正確的認識,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學生積極性
體育后進生中很多學生尋體育運動缺乏正確的認識,因此,體育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加強思想教育工作,讓學生明白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還要適時地做好與家長的聯系和溝通,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3.2設計多樣化的集體項目,讓每個學生都能快樂參與,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因為在平時的一些項目上總是做得不夠好,參加集體項目時總是拖后腿,很多體育后進生在參加集體項目時常常表現得沒有自信心,怕失敗后會被老師和同學嘲笑,久而久之就不敢參加體育活動了。這種情況下,體育教師要更多地關注體育后進生,在體育課上,創造更多的多樣性的集體活動機會,讓第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其中來,在比賽中要給予他們更多的多鼓勵,增加他們的自信心。
3.3發現個特點,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體育老師應該針對體育后進生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競賽活動,發揮其的優勢,善于發現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優勢項目,發揮他們某一方面的興趣、特長,讓學生嘗試成功,體驗成功,在其中要善于抓住轉化的時機,及時進行鼓勵,讓他們也能體驗到參與體育鍛煉的喜悅,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
4.建議
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鍛煉習慣的,而不是培養體育全才。因此,對那些因各種原因造成的體育后進生我們更應關懷他們,更應協同努力,以多角度、多層次施加教育影響,促進他們健康轉化,全面進步。
4.1在重視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合理設定可行的教學目標。
4.2在體育課教學中應千方百計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使整個教學過程趣味十足,讓學生睦正體會體育課堂的樂趣,體育活動的美好,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3多開展以全體學生為主的多樣性體育活動,為后進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
4.4多無化的評價相結合,學生的自我評價,進步性評價和目標評價相結合。
[ 參? 考? 文? 獻 ]
[1]田志軍.對體育后進生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西藏教育,2007,7.
[2]何江明.體育差生心理狀況和成因測試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3.
[3]楊文軒.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
[4]瞿豐在.體育課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1).
[5]王中和.現代體育教育改革[J].體育科研,2004,1:(4).
[6]周兵.體育教學任務[J].體育心理學,2005,4.
[7]成軍杰.體育課教學內容與體育興趣[J].學校體育學,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