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西昌市為例,在已經完成“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驗收后,作為中學理化生三門實驗較多的學科,如何不斷深化中小學實驗教學改革、提高學科教師的綜合素養,加強實驗室管理;如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實踐能力、探究精神、創新意識等,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我們當前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關鍵詞: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簡稱“義教均衡”。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全面提升教師整體素質,縮小學校、城市、區域間教育發展水平的差距。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也就是使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在辦學經費投入、硬件設施、師資調配、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等方面大體處于一個相對均衡的狀態,與義務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礎性相適應。由于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財政的大力投入,四川省西昌市的“義教均衡”于2017年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它使西昌市義務教育階段的各中小學在學校基礎建設、教學硬件設施其中包括標準實驗室的配置和建設等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許多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一、加強師資培訓,進一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實施素質教育,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是教師。西昌市雖然義務教育階段各中小學在學校基礎建設、教學硬件設施其中包括標準實驗室的配置和建設等方面有了質的飛躍,擺脫了過去常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現象。但現在“米”有了,卻缺乏更多的“巧婦”。從目前來看在一部分學校,特別是農村相對偏遠的學校,師資基本數量缺少,優秀教師短缺,學科結構不合理,師資整體水平相對較低。有的學校沒有專職的實驗員,由學科教師兼任,但這些教師的教學任務本身就很繁重而且學校對實驗室管理工作“量”的認定不太合理,所以也影響了老師的積極性。要徹底改變這一現象,只有政府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繼續加大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給予相關的優惠政策,引進優秀教師,改善薄弱學校的師資結構,加強對薄弱學科教師的培養。西昌市為了加強中小學的實驗教學,決定把實驗操作考試納入教學常規檢查中,并與年度目督考核掛鉤。2018年10月,還組織對中學理化生和小學科學四門學科所有任課教師進行實驗操作的專項培訓。充分利用專業教師培訓幫助非專業教師,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轉變觀念,加強對實驗教學的認識
新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建立新的課程目標體系。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的親身經歷和體驗,強調創設生動而有意義的學習情景。這些新的課程理念在教學中的有效落實,都離不開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但部分學校未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實驗條件,沒有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應有的作用。所以教師應積極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學校應采取有力的措施,認真做到“三開”:即“開齊、開足、開好”實驗,要求每位教師從根本上重視實驗教學,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上好每一節實驗課。幫助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驗教學中,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養成勤觀察、勤動手、勤思考的良好習慣,充分調動學生的各個感知器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都能在動手操作中學,在動手操作中思,培養學生探索真知,熱愛科學的良好品質。也才能更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能更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三、完善實驗室規范化管理,充分調動實驗人員的積極性
目前有的學校在實驗教學方面與新課程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要解決實驗教學弱化的問題,還需要各學校強化管理,完善實驗室規范化管理,明確實驗管理人員的職責,合理認定實驗人員的工作量,正確認識其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對相關教師給予更多的關愛和業務上的支持和幫助。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同時進一步建立健全制度實驗室管理制度,使實驗教學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上來。堅持定期對實驗教學管理進行綜合評估,對實驗管理人員進行實驗室和實驗教學兩個環節的考評,通過考評認真總結經驗,肯定成績,找出不足,使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實驗教學得以不斷改進。
四、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源,拓展學科課外活動
“義教均衡”達標后,學校各功能室都有一定的課外開放時間。如果學生能在教師的帶領和指導下,把實驗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拓展和延伸。指導和幫助學生在課外繼續進行更深入的自主探究和實踐創新活動,并努力嘗試把學到的科學知識、科學技術、科學方法等應用于社會和生活。為此,以在教學過程中和生活實踐中的問題為載體,利用課余實踐,創設問題情境和科學研究的途徑,引導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的體驗和感受,形成積極探索,主動求知的學習態度。進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要求教師盡量從生活中提煉課題。課題的確立應與教材相聯,與學生生活實際要密切聯系。尤其是對農村中學生來說,理論與當地的生產實踐相結合更是教學的方向。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心和已知的知識積極探索生活實踐中遇到的相關學科的問題、社會熱點問題等。同時在課外活動中還應兼顧活動形式的多樣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總之,作為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實驗是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探究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等的重要手段。只有學校和學科教師積極轉變觀念,進一步強化對實驗教學的認識,將其擺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之上。大膽創新實驗教學的新模式,讓實驗教學充分發揮其應用的作用。一定會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進而促進學生學科知識與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國發【2012】48號《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
[2]李素敏《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葵陽,女,漢,本科,1969年11月,中學生物一級教師,四川省西昌市教育科研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