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義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學是傳授學生科學知識和訓練學生物理思維方式的重要科目,在傳統教育思想影響下,教師更為重視物理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對學生物理思維的培養過程。本文就從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展開了有關的探討,爭取為學生展開一個科學有效的物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物理;思維能力;概念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而現階段的高中物理教學并沒有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試圖將所有的知識點毫無遺漏的灌輸給學生,卻很少涉及到對學生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新課標要求下,這種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是非常不可取的,我們必須重視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才能讓高中物理教學得以健康有序的開展。
一、深化物理概念,訓練學生思維能力
物理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學的切入點,是高中物理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建立完整而又準確的物理概念是幫助學生發生質的飛躍的一個關鍵。在日常教學中,我經常會發現我們班同學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常常處于一個相對較淺的層面,他們在抱怨物理理解難、解題難的同時卻并未曾去思考過自己是否真正讀懂了物理概念。尤其是對于高一的學生來說,高一正是打好物理基礎概念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如果能夠徹底理解物理概念,將會對學生在物理學習上的思維展開和自信心培養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從物理概念的深化著手,為學生良好的物理學習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
“質點”是學生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接觸到的第一個抽象的概念,也是運動學有關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在教學中,我堅信讓學生將這一概念理解透徹是高中物理學習一個良好的開端。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在質點概念教學中一帶而過,“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這十幾個漢字看起來組成了一句最簡單的概念句子,學生也自認為已經掌握了質點的概念,殊不知在做題的過程中只知道帶入“可以被看成是質點的條件”,并沒有真正理解其含義。在教學中,我給學生留出了十分鐘的思考時間,讓他們閉上眼睛在腦海中理解質點的概念,想象質點的樣子,從“代替”、“質量”、“點”這三個關鍵詞入手,與此同時讓學生表達他們能夠從這簡短的一句話中收獲到哪些信息。當學生擁有了充足的思考時間,他們就有機會去認識到一個真正的質點,在接下來講解“物體看成質點的條件”以及接下來的一系列題型解答不過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和訓練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熟練程度而已。所以說從深化物理概念著手,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最基礎和最直接的方式。
二、貫穿物理意識,訓練學生思維能力
高中物理涉及到了運動學、力學、電磁學等多個物理領域,針對不同的知識范疇學習,學生勢必要掌握一些必備的物理意識,這是對學生學習物理最基本的要求。如物理模型法、等效法、圖解法、整體法和隔離法等,這些都是高中物理學習中經常用到的一些思維方式,如果學生沒有熟練掌握其運用的方法和巧妙,將會給高中物理學習帶來很大的困擾。
很多學生在解答物理題的過程中多多少少會使用一些必要的物理意識,即便是他們并不知道其在物理學上的名詞表示,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去學會使用這些物理意識。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嘗試引導學生去認識到一些物理意識,并幫助學生養成使用物理意識的習慣。比如,“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正堪宜,游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這是《紅樓夢》中詠風箏的詩,風箏的風力F、線的拉力T以及重力G的作用下,能夠緩慢地飛在天上,關于風箏在空中的受力可能正確的是?”這是一道有關力學的物理題,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已經將風箏默認成質點了,在講解中教師要再一次重申學生所存在的這種思維意識,以至于再遇到類似的或者是更為復雜的運動學、力學和電磁學等題目時可以實現巧妙的運用。
三、引入媒體輔助,訓練學生思維能力
物理是一門對邏輯思維要求較高的學科,高中物理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更是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很多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引進幫助學生降低理解上的難度,為接下來學生的物理思維的訓練開啟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摩擦力”是力學中的一個較為重要的知識點,由于摩擦力“看不見,摸不到”,學生在一開始的學習過程中勢必會存在諸多理解上的誤區。。在教學有關內容中,我就借助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模式,以多媒體方式為學生呈現一幅幅生活中常見的摩擦現象。我先給學生播放一名學生手推桌子的生活情境,這名學生先是沒有在桌子上作用任何力,桌子靜止在地面上。接著學生用很小的力去推桌子,桌子仍然處于靜止狀態。然后再用較大的力去推桌子,桌子仍舊紋絲不動。最后學生用更大的力去推桌子,桌子在學生的作用下開始移動。四種生活中常見的手推桌子現象被搬到了多媒體上,針對這四種情境分別讓學生分析桌子的受力情況,這樣在多媒體輔助下,教師可以更好的引出摩擦力的概念,學生理解的難度也會有所降低。在教學中涉及到“地面平整度對車輛與地面摩擦力的影響”時,我就為學生展示了同一輛車在陡峭不平的道路上和在平整道路上行使的視頻,讓學生直觀觀察到二者之間的不同。在講到“滑動摩擦力受到什么因素影響?”時,我就在多媒體上給學生播放了小朋友輪滑的場景,學生從中便可以更為直觀的分析出滑動摩擦力所受的影響因素。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成為了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一大助力,對學生直觀的觀察和思維能力的提升帶來了莫大的幫助。
訓練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遠比具體的知識講解要有效的多,一個正確而又高效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從茫茫題海中解脫出來。所以,廣大物理教師應該從高一年級物理教學開始,全面的、綜合的提高學生的思維方式,從而讓學生從物理學習中收獲多多。
參考文獻
[1]網絡教學資源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高悅龍.學周刊.2019(12)
[2]讓學引思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有效教學[J].倪運華.科普童話2019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