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族風格服裝設計就是將民族服飾的一些形式要素運用于現代服飾設計之中所產生的設計風格。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歷史,并將其與服裝設計相整合,可以從視覺審美、藝術情境、結構特征等方面增強服裝的視覺沖擊力,并體現出我國民族服裝的藝術內涵。民族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體現了物質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機結合,高度概括化地反映了民族服裝的本質特征。
關鍵詞:服裝設計;民族元素;應用
我國地域廣闊,歷史悠久。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形成了眾多民族,可以說,每一個民族都有其所特有的服裝文化,充分體現了每個民族的精神特征、生活習俗和審美觀念。如今,越來越多的民族元素被應用到現代服裝設計中來,以其所特有的原生態氣息和質樸展現出了各民族服裝文化藝術內涵。
民族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其要素概括起來主要是在服裝款式、材料、工藝、圖案、色彩搭配等方面。從應用形式上看,往往要借用民族服飾的一些要素,如結構特征、局部造型特征、圖案式樣、色彩關系、服飾品、首飾、有手工感的面料等。運用民族元素進行設計的服裝稱為民族風格服飾,與其原生態的民族服飾相比已經有了非常大的區別,但又從局部和細節上展現出民族服飾的風格特征。比如苗族刺繡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常常會利用其華美、繁復的工藝進行裝飾,也經常應用其服飾常有裝飾品如貝類、銀飾等。但是,我們要看到,應用民族元素進行服裝設計,要充分立足于當代的審美要求和穿著習慣,否則是無法取得好的市場效果的。
一、應用民族元素進行設計的基本方向
我國的民族服飾非常豐富,如何更好地把民族元素運用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對設計師的文化底蘊、設計理念、制作工藝水平等要求都是很高的。設計師要明確運用民族服飾要素進行設計的基本方向,才能有的放矢,運用自如。大體上講,應用民族元素的基本方向有兩個,一是創造藝術價值,二是創造商業價值。
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體現在服裝設計上,兩者是互相促進的關系。前者主要表現在對創意服裝的設計上,后者表現在對各類實用服飾的設計上。而創造商業價值是最終的目的,這就要求民族風格的服裝要非常鮮明地體現出符合時代審美要求的時尚性和適用性。設計師不能只考慮服裝的藝術美而使設計的方向脫離市場要求,從而走上為了設計而設計的獨木橋。
二、要把握不斷變化的時尚潮流
對服裝設計師而言,把握不斷變化的時尚潮流是一個重點。因為時尚總是在不斷變化的,流行的因素很復雜,但一經形成潮流后,人們對此競相模仿和勇于追求。從商業價值的角度看,把握住時尚熱點是進行設計的必要因素,也是確保服裝暢銷的重要保證。設計師必須能夠敏銳地捕捉時尚熱點,并把流行風格融入到自己的設計之中。尤其是運用民族元素時更是如此。如果設計師忽視時尚熱點,就難以擺脫對原生態民族服裝的簡單模仿和元素借鑒,最終導致設計產品無法被市場接受。從眾多實踐所積累的經驗看,每一個成功的服裝設計都是在順應時尚潮流的同時完美融入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從而增強了自己設計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又增強了設計產品的識別度,凸顯了自身的設計風格。因為消費者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特別是當今大眾對時尚有自己的理解,人們會根據自己的品位從數以萬計的產品中挑出自己的所愛,組合出別出心裁的搭配。面對這樣成熟的消費者、成熟的市場,靈活的設計思維以及積極的應變能力是很重要的。
三、民族元素的應用
目前,民族風格服裝更多的是將民族服飾里的精粹與當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全新概念的材料和服飾風格。而民族元素應用得比較廣泛的服裝類別,主要包括高級時裝、流行時裝、休閑裝、日常套裝、禮服等方面,一般來說,在女裝領域的運用更為常見。
從設計手法上來講,在操作中常見的手法有兩種,一是提取民族元素進行重新調配,攝取流行元素,提升服裝的時尚感,演繹出民族文化的包容性與獨有創新;二是將不同風格的元素進行重新組合,產生強烈對比,使純樸與流行有機地整合為一體。
前者往往是在時裝設計中在時裝的外形輪廓上做局部處理,從而實現現代設計與民族元素的完美整合,如采用民族工藝材料和圖案裝來打破固定的款式造型。如運用極具特色的織錦與刺繡進行服裝局部裝飾,比較常見的是運用刺繡花朵或鏤空刺繡,從而使服裝面料的立體感得到極大的提升,并生動地展現出中華民族的文化特點。而將不同風格的元素進行重新組合的手法,打破了中國傳統服飾的固定模式,在設計中更加重視表現現代生活理念,其主要特征是利用后現代解構主義理念,把民族風格的樣式、線條、色彩等通過組合,從而構成融合古今的現代美。如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在大型舞劇《孔雀》的全球巡演發布儀式上,所穿的民族風格服裝十分搶眼,不僅充分運用了刺繡這一藝術手段,還搭配了極具民族特色的銀飾,使服裝整體效果非常突出,也更加凸顯了她所從事的職業特色。
參考文獻
[1]徐云,孫阿強.中國民族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思維表達.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12.
[2]宋玲敏.中國服飾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上的運用.中國輕工教育,2008-12.
[3]文杰.試論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04.
作者簡介:
韋拉,藝術設計學碩士研究生,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