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久珂
摘 要:各級政府希望通過智慧工地平臺(由管理后臺和前端接入設備構成)加強施工現場管理,降低事故發生頻率,杜絕各種違規操作和不文明施工。目前,多數智慧工地平臺由住建部門出資建設管理后臺,工地項目部出資建設前端接入設備(工地現場實時監控、務工人員勞務實名制考勤、建筑工地揚塵噪音監測及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機械等),統一接入到管理后臺,實現了住建部門對各項目部的遠程監管,但是工地項目部“出錢被監管”而抵觸,智慧工地推進靠行政手段強推?;诖?,本文將主要論述筆者希望通過數據綜合應用,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由單方監管到多方受益,變政府一方被動推進為企業多方積極參與,共同推進智慧工地和諧發展。
關鍵詞:數據、智慧工地、管理后臺、接入設備
一、現狀和存在問題
隨著國家建筑業快速發展,建造能力不斷增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建筑行業諸多問題也不斷暴露出,如監管體制機制不夠健全、工程建設組織方式落后、質量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市場違法違規行為較為突出等,迫切需要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來加強對工程現場的管理。
然而,隨著智慧工地的逐步推廣,由住建部門強制推行使用的弊端日益顯露出來,主要表現為:
1、監管單位建設成本投入較大
使用智慧工地的監管單位主要是政府各級住建監管部門。政府各級住建監管部門通過智慧工地實現:建筑質量安全監管、施工現場安全監管、文明環保施工監管。管理后臺由住建部門出資建設,前端接入設備(工地現場實時監控、務工人員勞務實名制考勤、建筑工地揚塵噪音監測及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機械等)由施工單位項目部出資建設,統一接入到管理后臺,否則,施工項目部無法辦理開工許可證。施工單位隨著施工項目的增多,智慧工地前端接入設備投入越大,為滿足住建部門的監管而勢必白白付出一筆不小的成本費用。
2、施工單位項目部擔心被處罰有抵觸情緒
監管執法者和被監管者之間往往是一種“貓和老鼠”的關系,被監管的施工單位工地項目部擔心安裝了智慧工地容易被監管執法單位處罰,或多或少會有一種抵觸情緒,時常會出現不積極不配合找理由拒絕安裝的情況,即使安裝了也可能出現故意損壞不開機等情況,導致智慧工地在工地項目部推廣較為困難。而從施工單位集團總部來考慮,他們還是需要有手段來對本單位各個工地進行遠程監管,但由住建部門建設推廣模式沒有考慮各施工單位集團總部的監管需求,各施工單位集團總部也不會強制要求各項目部使用。
3、建設單位的安全質量監管需求未得到體現
另一方面,建設單位作為工程建設的主體,是工程建設項目的主要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對工程質量安全負總責。他們需要先進超前控制預防為主的手段,將質量安全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達到預期的質量安全控制目標。住建部門建設推廣模式是從監管者的視野和角度來設計功能,不能充分考慮建設單位的安全質量監管需求,導致他們使用推廣也不夠積極。
二 、數據綜合應用的建議
智慧工地目前存在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智慧工地深入推廣,迫切需要考慮數據綜合應用,兼顧各方需求,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由單方監管到多方受益,變政府一方被動推進為企業多方積極參與,共同推進智慧工地和諧發展。為此,筆者提出如下思路:
1、打開監測數據藩籬,促進信息共享
對現場無聯網監測設備稍做改造,使同一臺設備不僅可以將監測數據實時傳到住建部門監管平臺,還可以同時將監測數據傳到業主單位和施工單位集團總部項目現場管理,讓業主單位和施工單位及時發現現場安全風險和違規現象,密切配合政府監管工作,降低或杜絕違規施工行為,積極調動多方力量,齊抓共管,緩建政府監管工作壓力。
2、突破4系統限制,建設“4+N”企業服務系統
傳統的智慧工地主要包括視頻監控、勞務實名制監督、塔機監控、揚噪監控等4大子系統,對于政府監管單位來說基本滿足,但對于業主單位、施工單位來說還遠遠不夠,他們還需要基于這些智慧工地監測數據基礎上疊加自己的項目監管服務。
對于施工單位,可以考慮推動基于移動通訊、互聯網的施工階段多參與方協同工作系統的應用,實現企業與項目其他參與方的信息溝通和數據共享,開展BIM與物聯網、云計算、3S等技術在施工過程中的集成應用,創新施工管理模式和手段。
對于業主法人單位,可以考慮進一步優化工程項目管理組織架構、工作流程及信息流,利用新技術提升并深化應用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工程項目多個參與方之間的高效協同與信息共享,實現從前期立項審批、設計、施工、竣工、移交到運維的數字化交付和全生命期管理。
3、構建多方共贏生態,政府、業主單位、施工單位攜手推進
將信息管理平臺、智能技術、智能設備廣泛應用到政府、業主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管理中,創新工程管理模式,構建覆蓋“建設主管部門、企業、項目部”三級聯動的“智慧工地2.0”管理體系,全面提升企業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與核心競爭力,有效提高建設主管部門在工程質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監管與服務效能,實現業主單位、施工單位工程項目建設過程精細化管理,促進參建各方協作化、行業監管高效化、建筑產業現代化。
三、小結
通過智慧工地前端接入設備產生數據(含數字、文字、圖像、聲音)的綜合應用,為政府監管單位、業主單位、施工單位集團總部提供規范化、個性化遠程監管服務,切實幫助相關單位加強工程現場監管,實現多方共贏,必將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同。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
[2] 《關于印發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的通知》(建質函〔2016〕1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