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紅
說起作文,不僅學生感到頭疼老師也感覺頭疼,因為學生生活體驗單一,生活素材積累較少,故每每寫起都是絞盡腦汁,再加上教師平時教學,讀與寫分開,沒有很好地把寫作訓練滲透在平時教學中,作前指導簡單粗暴,讓很多孩子害怕作文。
我們研究“紅色教育和情景作文”,就是為了解決學生作文內容貧乏、言之無物的實際問題,把學生的目光引向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自然生活,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這種將內容和方式有機結合起來情景教學,使得學生不再覺得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枯燥,我們在育人方面,也不再是說教式的、空洞式的了,有物有事有理,學生在耳濡目染之間,深感革命成功的來之不易,更能端正自己的品質,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
德育雙馨,品學兼優就是要從生活的每一處教育開始的。要充分利用好家長委員會研學活動,讓家長和老師一起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并喚醒生活體驗,誘導學生進入寫作情境,讓他們產生樂此不疲,產生非寫好不可的毅力。好的情景也要有好的指導,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觀察,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玩樂中。
一、重情境
把紅色資源和情景作文結合起來,充分挖掘身邊的課程資源,使作文指導和生活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如:我們帶學生去反圍剿紀念館,去之前我們要求學生觀察事物時,除了要注意事物的相同點以外,更要注意事物的不同特征,突出其特點。因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有其各自特點的,絕沒有完全相同的東西。我們只有仔細觀察、抓住特點,寫出來的作文才能準確、逼真。所以一到反圍剿紀念館,學生就被里面的英雄人物吸引著,講解員詳細地介紹革命故事,學生們聽得非常認真,認真聆聽導游的講解,共同追憶五次“反圍剿”戰爭中,革命先烈英勇抗敵,頑強斗爭的感人歷史,紛紛被先烈身上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前仆后繼的革命精神和頑強的英雄氣概所感染;紀念館通過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段生動全面地再現了當年反“圍剿”戰爭場景,展列的軍衣、手榴彈、草鞋等物品讓廣大學生感受到當時先烈們生活的簡樸和條件的簡陋。每到一處參觀,都是一次教育、一次熏陶、一次震撼,同學們由衷地感嘆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回來之后,學生這樣寫道“聽到長征精神,我的內心再次充滿感動,長征精神哪怕再過十年、二十年,還是一百年,都是不能被歷史的波浪所掩埋的。這些革命精神已經深深地刻入了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心里,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我們奮發圖強。看著鄉親們編的草鞋,我仿佛看到鄉親們認真編織草鞋的情形,他們把對紅軍戰士的愛都融在了這一雙雙的草鞋里。”
二、善積累
絕大多數學生并不是不會寫作文,而是缺少素材,作文離不開生活,但在生活中也要學會善于積累。每一次我們帶學生出去研學,學生迸發出來的語言,都讓我們欣然。紅色教育景區翠微峰是我們經常去研學的地方,翠微主峰上曾經住過我們寧都的易堂九子,孩子們都非常向往登上主峰去看看,我們組織四年級的學生去攀登翠微峰,一路上一邊走一邊聽導游講解。
“從山腳抬頭看,主峰高高聳立,似乎在云彩上面呢!中間裂開了一條縫,縫里有許多用磚塊砌成的石階,兩邊的石壁間插著許多鋼管。要是你往上爬,你會發現這座山非常陡峭,有些地方特別狹窄,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撞到頭或是被夾住。往下望一眼,讓人心驚膽戰、毛骨悚然。可如果你堅持爬到山頂,整個寧都城美景盡收眼底。”可以看出,我們的孩子多么有才華,這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情感,更是一種快樂!把這種語言積累下來,教給孩子方法,寫什么地方都是寫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那么孩子的寫作能力就會快速提升。積累,有時候可以從一個詞一句話一段話開始,長期積累,必定能厚積而薄發。
三、懂方法
其實作文是有一定方法的,我們教師首先要學會教會學生運用各種感官的體驗,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感覺到的按一定順序有條理寫下來,并展開合理的想象,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寫作文不是記流水賬,更不是簡單地復述,它是有一定的語言規律的,更是有一定的方法呈現的。如:我們帶學生去紅色教育基地“翠微峰”研學,引導學生從眼前看到的情境出發,聯想到與之有關聯的其他事物,以使作文更加生動形象。如在指導學生寫翠微峰的“神龜探水”和“金精洞”時,學生把自己看到的景色和自己的聯想結合,這樣寫道“站在半山腰,山底下的一座小山外形像一只巨大的烏龜,而烏龜正好落在玉女河內,遠看起來,猶如一只神龜正悠閑趴在湖里喝水,十分逼真。隨著游玩路線,我們來到了“金精洞”,進入洞口,還要穿越洞內,頓時,另一派景象呈現在眼前:一座高峰挺立在眼前,從山峰的最頂端斜落下來一串串水滴,晶瑩剔透,濺落在地,像一串串珍珠從天上飄落下來,飛濺起一串串水花。” 在這里,學生巧妙地運用了聯想的方法,把紅色教育基地翠微峰的景象描寫得生動有趣。
作文訓練是一項語文綜合能力的訓練,需要觀察、思維、表達密切配合。只有通過認真仔細地觀察,才會有深刻的理解,才會在大腦里形成清晰的印象。當學生有意識地對準目標觀察,有序、細致地觀察,就會引起積極、活躍的思維,積極活躍的思維就會帶動具體、生動的表達。
創設情境教作文,可以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化被動為主動,是能讓學生順利渡過寫作難關的一條成功之路。作文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只要我們用心去探索它,用心去研究它,就一定能找到打開作文之門的金鑰匙。
(作者單位:江西寧都師范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