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詩英
有的女性去醫院進行B超檢查,一開始檢查結果是盆腔積液,間隔一段時間再次檢查竟然變成了盆腔炎,這是什么原因那?其實盆腔積液是導致盆腔炎疾病的一個原因,盆腔積液如果是病理性的,大多數是由子宮內膜異位癥或者盆腔炎導致的,同時盆腔炎病癥也會引發盆腔積液現象。由此知曉,雖然盆腔積液和盆腔炎屬于兩種疾病,但是這兩種疾病能相互的進行轉化,進而互相影響。下面給大家講解一些關于盆腔積極和盆腔炎的知識。
一、盆腔炎分慢性和急性兩種
盆腔炎病癥是指盆腔腹膜、生殖器官以及子宮四周結締組織出現炎癥,主要部位包括輸卵管炎、盆腔腹膜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卵巢膿腫等,炎癥有可能局限在一個位置,也有可能多個部位同時出現炎癥,根據發病的過程可分為慢性盆腔炎和急性盆腔炎兩類。
(1)急性盆腔炎:臨床癥狀有發熱、下腹痛以及陰道分泌物異常增多等,腹痛癥狀表現為持續性,且在活動后有疼痛加重現象。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頭痛、高熱、寒戰以及食欲不佳等。月經期間發生急性盆腔炎的女性還會出現月經量異常增多,并伴有經期延長現象,如果女性盆腔炎被包裹后還會出現盆腔膿腫癥狀,進而壓迫局部,引起一系列不良癥狀,壓迫膀胱部位時,會出現尿痛和尿頻以及排尿困難等現象。若壓迫直腸部位時,會出現里急后重等一些直腸癥狀。病情嚴重時還會引起膿毒血癥和敗血癥,如果不給予及時的治療,還會導致感染性休克,甚至是死亡。
(2)慢性盆腔炎:是因急性盆腔炎疾病沒有徹底治愈或者病人體質比較弱,讓病程出現遷延所引起的,慢性盆腔炎疾病發病時患者會出現腰骶部酸痛、下腹位置墜脹以及疼痛等現象,常在月經前后、過度勞累或者性生活之后加劇,也有可能會出現月經不規律或者月經異常等現象。病情出現反復發作且經久不愈癥狀,致使女性出現輸卵管妊娠和不孕癥狀,嚴重危及女性的身體健康。
(3)導致盆腔炎疾病的一些病原體感染的來源:此疾病的病原體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混合感染,外源性病原體首次感染機體后,會造成一定的損傷,然后讓內源性病原體有可乘之機,引起厭氧菌和需氧菌的感染。①外源性病原體,其主要是性傳播疾病的一些病原體,比如支原體、沙眼衣原體以及淋病奈瑟菌等;②內源性病原體,主要指寄居再陰道處的微生物菌群,包括厭氧菌和需氧菌,比較多見的是厭氧菌和需氧菌的混合感染,包括溶血性鏈球菌、脆弱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腸埃希菌等。
(4)盆腔炎的嚴重性:如果盆腔炎疾病不給予徹底、及時的治療,有可能引起輸卵管妊娠、盆腔粘連、不孕、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癥等反復發作的癥狀,繼而危及女性的生殖健康。據相關學者指出,盆腔炎患者出現宮外孕的概率較正常女性高出6倍到10倍。為此,盆腔炎疾病比較輕的患者可以在門診進行治療,如果是重度感染病人應及時住院進行規范治療。
二、盆腔積液可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兩類
盆腔積液屬于一種表現,不是一種病癥,準確的說是影像學圖像對盆腔內的液體進行的一種描述。在臨床上,可以使用B超檢查,觀察盆腔積液癥狀,如果盆腔積液的深度在3厘米以下,且沒有其他不適癥狀時,是不需要特殊對其進行處理的。如果稍稍高于3厘米,需要集合患者的排卵期、腹脹、月經期以及是否存在腹痛等現象進行綜合判斷是否為病理性的盆腔積液,因為排卵期、腹脹、月經期或月經剛結束的幾日都會出現積液略高于3厘米的現象,如果患者無其他異常癥狀,及時稍稍高于3厘米,也不必過于緊張。
(1)生理性盆腔積液:大多數健康女性在排卵期或者月經期都會出現輕微的盆腔積液現象。這是由于女性的盆腔在解剖上看其處于最低的位置,當盆腔、腹腔、臟器等部位出現破裂出血、滲出液或者漏出液時,這些液體會在盆腔位置聚積,進而形成我們所說的盆腔積液。比如,女性月經來潮時,會有少量的經血出現逆流到盆腔位置,進而引起盆腔積液癥狀。月經中期時,女性排卵時的一些卵泡液也會在盆腔出聚積,從而引發盆腔積液;便秘的病人,因腸蠕動較慢,會讓少量的腸液出現滲出現象,繼而引起盆腔積液癥狀。
(2)病理性盆腔積液:病理性的盆腔積液癥狀大多數是因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附件炎等因素導致的。女性出現盆腔炎附件炎的癥狀和日常衛生習慣有直接關系。比如近期性生活、產后1個月內存在性生活、婦科手術沒有痊愈時進行盆浴等。
引產時消毒不徹底或者人工流產也會導致醫源性感染現象,進而導致盆腔積液。如果患者還伴有慢性感染疾病,很可能是輸卵管、卵巢盆腔內出現炎癥而導致的盆腔積液,也有可能是腫瘤或者結核病癥導致的一種疾病,少數患者也有可能因黃體破裂、巧克力囊腫、宮外孕破裂、卵巢癌以及盆腔膿腫所導致的。
(3)病理性盆腔積液的治療方式:①物理療法:在盆腔局部進行溫熱良性刺激,提升其血液循環能力。改善相應組織的營養情況,增強新陳代謝能力,以利于炎癥的消退和吸收;②藥物療法:使用激素類藥物或者抗炎藥物進行對癥治療;③手術療法: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制定針對性的手術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