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麗
摘要:目前,人類社會普遍進入“亞健康”時期,而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愿意花時間、花精力去優化自己的身體素質,所以形成了“健康第一”、“全民運動”等社會風氣。那么,教育本就是時代的產物,所以幼兒教育也已將體育與健康活動列入五大活動領域之一,希望可以全面優化幼兒的身體素質。因此,幼兒教師要積極根據幼兒的成長規律去組織體育健康活動。本文將從根據幼兒體質確定運動目標、根據幼兒興趣組織體育游戲、根據幼兒成長組織親子運動三個角度來分析“健康第一”背景下幼兒教師應該如何組織體育健康活動。
關鍵詞:幼兒體育與健康、“健康第一”、落實策略
眾所周知,幼兒園所招收的孩子基本上都是3-6歲的稚兒,而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幼兒開始進入身體發育的高速階段,跑跳能力、身體協調能力、肢體反應能力等都將發生明顯變化。但是,現在的幼兒普遍比較“宅”,一方面,許多家長忙于工作,無暇與幼兒一同參與運動活動,而且也十分寵愛孩子,所以會給孩子購買大量的玩具,導致幼兒逐漸習慣了玩玩具、看電視、打游戲等生活,缺乏運動意識;另一方面,有的家長出于保護幼兒的心理,不愿意讓幼兒經常外出,無形中剝奪了幼兒參與體育鍛煉的機會。因此,為了進一步優化幼兒的身體素質,教師必須要利用幼兒園活動去豐富幼兒參與體育鍛煉的機會,讓幼兒喜歡上運動,全面保護幼兒的身心健康。
一、根據幼兒體質確定運動目標
目標,是指通過體育與健康活動所想要收獲的結果以及所實現的進步,決定著幼兒體育與健康活動的實施效益,也是評價每一輪體育與健康活動是否達到預期設想結果的判斷標準。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孩子,他們的身體素質也會對體育與健康活動提出不同的要求,而只有適合,才能真正優化幼兒的身體健康。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體質水平去制定運動目標,保證每一輪體育與健康活動都能進一步優化幼兒的身心健康。
就如在組織小足球活動時,需要認真分析小班、中班與大班幼兒的身體素質差異,由此制定長期的足球運動指導計劃。比如,小班幼兒很少接觸足球運動,缺乏球感,而且四肢發育水平、身體協調能力水平都比較低下,很難接受高強度的運動任務。因此,小班階段的小足球運動目標就確定為:引導幼兒熟悉足球,形成球感,完成一些短距離的踢球、傳球等任務。隨著幼兒年齡增長,身體素質變好,就需要加大足球運動的訓練量,讓幼兒學習守門員、足球運動的運動技巧,且不可用手觸摸球。對于大班幼兒,則需要適當組織一些趣味足球游戲、比賽等活動,以團隊配合賽優化幼兒的足球運動水平,使其懂得合作作戰。如此一來,各個年齡段的幼兒便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再根據幼兒體質制訂課時運動目標。
二、根據幼兒興趣組織體育游戲
客觀來說,體育與健康活動需要以幼兒的親身參與和充分練習才能真正作用于幼兒的身體成長,否則將無法發揮體育與健康活動的教育功能。因此,組織體育與健康活動的基本前提便是要保證幼兒可以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對此,《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已經明確指出,游戲是效果最佳的育兒活動。因此,教師要積極利用體育游戲來組織運動活動,讓幼兒在玩耍中鍛煉自己的身體,使其愛上體育運動,自覺參與體育游戲,從而更好地優化幼兒的身體素質。
在戶外運動活動中,可經常組織“老鷹抓小雞”、“警察抓小偷”等游戲,由此優化幼兒的跑跳、躲閃、反應能力,能有效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比如,幼兒都很崇拜警察叔叔,所以他們很喜歡“警察抓小偷”這一田徑游戲,也會認真熱身、學習短跑運動的技巧。但是,也正是由于幼兒十分崇拜警察叔叔,所以都希望自己可以扮演“警察叔叔”,不愿意扮演“小偷”。對此,就需要認真向幼兒解釋角色分配的重要性,同時引入角色輪換制度,每當一輪游戲結束之后,便調整幼兒的游戲角色。如此一來,幼兒則可積極參與短跑訓練,全面展示自己的奔跑能力、身體反應能力。待游戲結束之后再客觀賞識幼兒的身體素質,鼓勵幼兒自主分享游戲體驗,積極總結出短跑技巧,進一步優化幼兒的身體素質。
三、根據幼兒成長組織親子運動
親子活動,顧名思義,就是需要家長與幼兒一同參與體育運動的一種活動形式,而這一合作策略可以切實改善幼兒的家庭生活環境,全方位地保證充足的運動量,從而更好地優化幼兒的身體健康。因此,教師要積極與家長形成合作關系,通過親子活動去改善親子關系,同時要鼓勵家長在家庭生活中增加一些鍛煉身體的機會,進一步拓展體育與健康活動的組織范圍。
為了讓家長與幼兒一同參與體育運動,可定期組織親子趣味運動會,積極利用青蛙跳、袋鼠跳、“劃船”等趣味游戲去優化親子運動機會,并及時向家長解釋體育運動的好處,全面展現幼兒的身體素質變化。還可設計一些家庭親子運動任務,比如由家長教給幼兒踢毽子、丟沙包等等,利用一些體育活動去豐富家庭生活,進一步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另外,家長要與孩子一同準備運動表演,及時呈現本家庭的運動計劃與親子交流方式,以便其他家庭積極效仿,從而切實優化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結構與內容。實踐證明,當家長明確了體育運動對幼兒身心發育的好處之后,便會積極配合,主動與幼兒一同參與了體育鍛煉。
總而言之,在幼兒教育階段組織體育與健康活動更加符合幼兒的成長規律,不斷改善幼兒的身體素質、運動水平、四肢發育,促使幼兒真正實現健康成長。因此,幼兒教師要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體育運動活動,根據幼兒的成長變化動態調整運動目標,結合家長支持完善幼兒的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王丹,朱君.“健康中國”幼兒體育教育三位一體核心教育模式的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5):231-232.
[2]陶春雷.基于健康體適能幼兒體育活動內容的構建[J].才智,2018(36):31.
[3]黨晶.快樂運動 快樂成長——幼兒體育活動促進幼兒健康積極情感的發展[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200-201.
[4]任薇.我運動 我健康 我快樂——談民間游戲在幼兒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巧利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200-201.